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论坛专题 > 现代化研究助地方经济腾飞 > 西部:难得的机遇
西南地区现代化战略的几点建议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2-27 【字号: 小  中  大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西南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为复杂的地区,是民族文化最为丰富多彩的地区,是文明演化最多元化的地区,是城市化最不发育的地区,因此本区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千篇一律,必须根据区域总体发展目标、模式,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战略,提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政策措施。

双向开放,因势利导

西南地区封闭的格局是与其现代化的目标相悖的,这种封闭来自于自然条件、交通、观念、文化和地缘。因此实行开放的发展模式是向现代化走出的第一步,这里包括内向开放和外向开放。外向开放即通常所指的打开国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西南地区进出口总额为93102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90149万元。研究表明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程度高的外向型经济普遍优于内向型经济,这种开放包括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多形式、多渠道扩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活动,建立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李宗植,2001)。开放过程中所接纳的资金、技术、管理方法是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同时,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又有地缘上的优势,一方面她可以参与传统意义上的开放,这与国家的开放战略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本区与周边国家通过距离接近、文化相通、血缘相亲、民族相同、宗教相近的特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内向开放一方面是本区与东部及其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另一方面是区内各省市区之间的开放与合作。对内开放的基本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资源、经济技术的互补性。开放的过程就是接受现代化的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过程,因为,区域开放过程中,思想、观念、思路、资源利用、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对人的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和地区现代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建立机制,优化政策

没有长效、科学的运行机制,要实现区域现代化是难以想象的。要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创新机制,包括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等。建立适应城市化发展的人口流动机制、适应生态重建的城市、区域和产业的生态化战略,以及适应经济发展和地区现代化的投资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和企业政策、国土资源开发整治和保护政策、科技教育人才政策以及其它社会发展政策等。

产业发展,结构导向

按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导向来分,产业结构的演进模式可以分为资源导向型、结构导向型、技术导向三种模式。资源导向型是通过开发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主导产业。结构导向型是通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技术导向型是使区域产业结构向高技术方向转变,大力增强高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直到成为主导产业。西南地区正处在资源导向型向结构导向型转换时期,应选择结构导向型模式,它旨在通过要素的重新组合,达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最优化,通过结构的整体效益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