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论坛专题 > 传播科学理念 弘扬科学精神 > 媒体追踪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
  文章来源: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03-06-18 【字号: 小  中  大   

科学技术部部长 徐冠华

□一个社会越是希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越是希望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走向成功,就越应该关注如何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和国家面向新世纪、面向全球化所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关系到国家昌盛和民族兴衰。在这史无前例的征程当中,我们要历经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挑战和困难,迫切需要我们在创新战略方面有一个大的转变,在创新文化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

□在当今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的年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在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年代,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这已成为一个民族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推动人类文明的演进

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当代的科技创新在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主动的角色。

先进生产力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总要寻找它的落脚点,而且往往在最适宜的文化环境里实现突破。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科技知识和成果的出现,更会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工业化的历程告诉我们:越是创新活跃的地方,就越容易形成产业革命的广阔舞台,越容易形成创新集群以及各类资源汇聚的经济中心;一旦创新活力丧失,就面临着在竞争中出局的危险。十八世纪以来,世界的科学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转换的结果,其中无不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根由。

——英国是借助工业革命崛起的第一个国家。十七、十八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有培根、莎士比亚等人推波助澜的人文主义思潮,为牛顿、胡克、波义耳等科学家们进行自由的科学探索并提出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优越环境。海上贸易的扩大使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大行其道,为纺织机、蒸汽机等技术的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科学大师与企业家的竞相辈出,造就了英国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和产业贸易中心地位。但在此后,由于绝大多数科学探索活动封闭在皇家学会的小团体里,学术与生产相对脱节,导致英国的科学及工业技术逐渐丧失了早期的领先优势。

——德国的科学发展得益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横扫欧洲的启蒙运动,以及康德、黑格尔等思想家对科学方法的总结和传播,也得益于歌德、席勒等人领导的浪漫主义运动。在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将大学教育与专业研究室结合起来,为学院文化注入了创新要素,大批青年人才有机会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这一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开辟了优化小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从这里走出的一大批人才成为德国崛起的重要力量。德国实现了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和生产体制的变革,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并在有机化学和煤化学研究方面有所超越,发展了合成化学工业,使之成为重要的出口工业,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突破口。1875年左右,世界科技中心由英国转移到德国。1895年前后,德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英国。但是科学的繁荣不代表强大,到后来,德国科学也饱受人种优异论、法西斯政治等极端主义的摧残,两次大战彻底改变了德国的命运和德国人的心态。

——美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与创新互动的结果。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决定了其文化的包容性,反过来又变成了文化促进创新的重要条件。开放性的移民文化为各种文化观念的撞击创造了条件;人们在竞争、迁徙中形成的实用主义思想观念,导致了更加重视策略、看重效果的行为模式。因此,以市场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探索管理机制的创新,在美国都得到鼓励。上个世纪初,许多技术发明并不是发生在美国,却在美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产业化,如内燃机和电力的普及带动了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较早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科学管理,高生产率和便宜的商品是美国经济崛起于世界的有力武器。美国企业还较早地将研究开发机构纳入企业,并且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解决了科研和生产的对接问题。在美国,"大科学"和开放式研究机构的形成,使科技与经济、政治、社会,特别是由于美国地位变化所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风险投资不管其源于何处,在美国可得到最快的发展,成功地实现了金融、投资和科技成果、人才的有效结合。二战后至今,虽然不断受到其它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在主要高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从后进国家追赶并超越先进国家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后发国家都是以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可这里同样也出现了"李约瑟式"的问题:为什么新的工业革命不是发生在初始科技和经济领先的国家而是在别的国度?我们还可以深入追问:同样是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科技创新会有不同的结果?有很多学者对这类问题作了深入分析,众多结论都直指文化环境这一潜在的、深层次的因素。大家公认,现成的以及正在形成的文化可以从观念、制度、方法、习性、价值多个层面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起阻碍作用的。所以,一个社会越是希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越是希望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走向成功,就越应该关注如何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时代呼唤再造中国创新文化的辉煌

科技在中国的命运,是对创新与文化互动的一个最好的诠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的繁荣与起伏深刻影响着科技的发展,其中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许多成就至今还令我们感慨和赞叹。特别是我们的先哲在认识自然现象中归纳整理出来的整体视角、辩证思维、因地制宜等认识方法,不仅为我国天文学、医学、农学、工学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基础,而且在今天仍然表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后现代性。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再到宋明理学家的"万物一体"论,整体、和谐、统一的思维方式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正是得益于这一精深文化的滋养。当代科学已达到了一个分水岭,若要继续迅速进步,它们就必须统一起来,科学的融合可以开创一个新的复兴,这个复兴必须基于科学技术的整体观。这将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重新获得其生命力。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长期的封建帝制对人们的思想也形成了强大禁锢,历代王朝对新兴产业和科技成果的出现也往往视而不见。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中庸的思维习性,与近代科学执着于理性和实证探讨,追求启蒙,实现大众理想、人格自律的模式虽然在目标上不完全相悖,但却是很不一样的思想传统,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生与传播。明代以后,当局者还以妄自尊大的观念、大一统的体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关闭了我国与世界交往的大门,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和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正是因为在新科技知识和工业革命面前闭塞耳目、鲜有作为,造成了中国在工业文明发展中一直处于落后的局面,也饱尝到很多苦果。历史的教训令后人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今天,我们又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预见到,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未来30-50年里世界科学技术会出现重大原始性创新突破。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将是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领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洁净高效能源和环境技术等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人类将继续拓展对宇宙空间、海洋、地球深部的研究探索,将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物质世界本质的不懈探索和对数与形及其逻辑推演规律的研究,仍将是科学界最感兴趣的基本问题。未来科学技术很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现代科学和技术所引发的重大原始性创新导致的生产力根本变革,也必然导致全球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这种高速的变革,使得先进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能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后进国家不仅有后发优势,而且在某些领域还有可能具备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并产生突破。能否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次历史性挑战。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比如,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才有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有了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才有唐宋经济的繁荣;有了宋明理学和人性学说的矛盾冲撞,才有康乾盛世的歌舞升平。

今天,突破传统文化中的相对僵化和保守,重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再造中国创新文化的辉煌,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都将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与一般生产性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创造性活动及创造性成果的出现,更多地体现人们思想火花的迸发,这与文学、艺术等领域是相通的。特别是尖子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往往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就决定了一个研究集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关键也在于尖子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特别是在当代创新活动中,人才的创造性意义和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在国家层次上,这些年来我们常常谈到硅谷的创新,谈到美国雄厚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实质上支撑硅谷乃至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无数尖子人才。据了解,全世界科技移民的40%被吸引到了美国,在全美从事科学工作和工程项目的人员中有72%出生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仅在硅谷地区供职的中国科技人才就已超过10万人。2001年我曾经参加过我国一个科研项目的验收,这个项目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我们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十分忧虑,因为参加这个项目的90%的博士已经到了国外。大家知道,项目的鉴定更多地意味着评论过去,而创造未来的很多人已经流失,项目的意义何在?怎么能不感到痛惜!

认真分析我国人才流失的原因,我们不能不看到自身在管理理念上的落后,关键问题就在于重物轻人。一位华裔科学家曾深有感触地说:国内有些研究单位十分重视研究设备的拥有和配置,他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实验设备和仪器,好像这些才是研究所的实力和水平。应当说他们重视的不是人才,而是设备。但是,即使是最先进的设备,几年以后也会变得不先进了。没有人才,即使有最先进的设备,也不会产生出什么像样的研究成果。国内一位电信领域的著名企业家也对我说,有的同志十分关注国有资产的流失,但在他们的企业里,国有资产主要就是测试仪器和设备,几年以后因更新换代将会变得一文不值,真正宝贵的资产是企业内从事创新活动的人!美国微软的员工只有1.6万人,公司的固定资产也就是计算机、服务器以及一些房产,加起来不过几亿美元,但其市值已高达700多亿美元,其核心要素也就是拥有一批软件业的顶尖人才。因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作为科技工作的主线和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第二,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现代科学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和综合,许多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来自于交叉和边缘学科。同时,科学与技术的互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都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科学家群体,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主导性力量。如大家熟知的美国桑塔费研究所,从事复杂科学研究的这一团队不仅包括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家、计算机专家,还包括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哥本哈根学派、卡文迪许实验室、布尔巴基辩论会等等,也都体现了科学家集体的创造效应。几年前,我参观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多媒体实验室,看到从事多媒体研究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哲学、心理学、宗教、儿童、艺术、生物、物理学方面的专家,真正搞计算机的并不多。每周几次的免费午餐会,往往出现激烈而友好的争论。看过以后,我确实相信,这种大跨度、多学科的撞击一定会产生创新的火花。与国外学术活动非常频繁的情况相比,我国学术界闭塞现象还比较严重。封建文化传统的残余根深蒂固,小生产的影响仍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创新,门户主义、小团体主义和行会思想时有滋长。部门与部门之间、研究所与大学之间、研究室与研究室之间、研究室内部不同科学家之间、课题组与课题组之间学术交流不多,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更少。在当今大科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已成为主导的情形下,在科学研究国际化的趋势下,开放是创新的灵魂和源泉,对此我们切不可忘记。

第三,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是决定原始性创新取得成功的精神条件,而怀疑和批判则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科技事业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今天的科学春天,是布鲁诺、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无数科学家始终如一、执著企求、无私奉献迎来的。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这也是我国科研活动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个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文化环境,对于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来说极为重要。由于知识更新加快,新一代人才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已更新几个轮回。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对在小生产条件下形成的对权威的崇拜会进一步弱化。过去那种做事、评价和决策最终取决于权威的习惯做法,应当让位于科学、民主的方式和机制。为此我们一定要营造一个平等竞争、推陈出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环境。

我国科学界比较缺乏应有的批判精神,这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不能说没有一定的联系。我们的学者面对自己的导师、同行、学术前辈和学术权威,往往总是碍于情面,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批判或学术批判意识。我们的科研项目几乎无一失败,并且往往总?quot;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等等,这完全不符合科学探索的客观规律。总之,当今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无论是大科学家还是刚刚步入科学殿堂的年轻人,无论是科技管理者还是科研人员,在讨论科学问题上应当是完全平等的,特别要给青年科学家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应当以权威压制人,以名望排挤人,以资历轻视人。

第四,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科学大师霍金在《果壳中的宇宙》一书中引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里的一句台词?quot;即使把我关在果壳里,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这就是科学探索至尊至上的理想境界,是世界上所有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自由王国。相反的,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气度,没有超凡脱俗的冷静,就只能永远与科学无缘。当然,我们并不鼓励人们禁锢在科学的象牙塔里,但每一个迈入科学事业殿堂的人,首先要以科技人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不忘对科学真、善、美的追求,不应当把人文性与科学性分离甚至对立起来。因为只有把科学内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才能有产生科学思想的热情和灵感。我们鼓励科技人员要有成就感,但要避免单纯追求名利;我们鼓励和支持有管理才能的科学家担任领导干部,但要避?quot;学而优则仕"的倾向。如果过于追逐名利,甚至于对名利的追求超过了对科学的追求,科学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古今中外科学界的通性。比如,二战期间,美国数万名科学家放弃各自的研究偏好,主动投入到"曼哈顿计划"中。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也同样汇集了全国科技界精英,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人间奇迹。人们常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永远有自己的祖国。当今科技全球化趋势带给人们新的视野、新的理念,但国家利益的政治主张从来就没有过丝毫的减弱。对于每一个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来说,爱国主义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将是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不朽的内核。

继承和发展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为人类文明作出过灿烂的贡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优秀文化结晶。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和国家面向新世纪、面向全球化所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关系到国家昌盛和民族兴衰。在这史无前例的征程当中,我们要历经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挑战和困难,迫切需要我们在创新战略方面有一个大的转变,在创新文化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我们既要有秉承先辈精髓的民族自信,又要有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开化气魄。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当代科技界的重责。

政府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人类在迎接新挑战、解决新的矛盾或问题时,必然要对旧生产力、旧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创新文化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的文化实践,也包括相应的实践成果,包括在思想观念、认知方法、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制度模式等方面的转变或提升。创新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它既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在当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各国政府可以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手段来保护本国的商品,来抵制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但唯一没有办法控制流动的就是人才。因此,对我们来讲,在人才问题上,只有横下一条心,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的竞争。但是,我们更看到,这种争夺既是基于优越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更是基于和谐、宽松的文化环境。我们认为,创新文化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在体制机制、文化环境、价值观念等几方面,下大力气做扎实的工作。同时创新文化建设还要融入社会整体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以及文化创新的整体实践中。为此,我们应当深入贯?quot;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把吸引、发现和培养一大批尖子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倡导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加快建立有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科技发展以跟踪模仿为主到自主创新为主的重大转变。

第一,加快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和宽松的科研环境。当代科学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在这种情形下,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科学文化环境对科技的发展极为重要。未来一个时期,解决开放的问题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努力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摒?quot;山头主义"式的管理构架;在科研机构实施聘任制,建立公正、公平和透明的选聘机制,真正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选拔尖子人才;制定鼓励政策,以加强和促进科技系统内部的开放,包括研究人员之间的开放,专业领域之间的开放,研究机构之间的开放,以及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开放。要大幅度加强科技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技计划和科学工程;欢迎国外科学家参与中国的科技计划;鼓励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当中担任职务,鼓励把国际学术机构的办事机构设在中国。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为科学家创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鼓励科学家自由选题和探索";"中国政府支持科学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结合上开展基础研究,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造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好奇心驱动的研究'"。这为我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自然科学的发现与发明,从来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科学研究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各方面的复杂问题,选题的多样性、发散性是必然的。而且由于科学探索所特有的不确定性和非共识性?quot;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我们应当更多地注意自由选题,给从事前沿探索的人以更宽松的环境,并且在竞争的基础上,不仅对项目,也对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给予稳定的支持。

第二,确立公平竞争的机制。通过近一个时期的探讨,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创新体系和管理机制,应当本着"开放、流动、公平、竞争"的思路进行构建。国家将促进各类创新机构在开放的条件下加强能力建设,在流动的前提下加强资源配置,在公平的环境下鼓励参与,在竞争的基础上择优选拔和支持。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小人物和青年人的创新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一些具有很强学术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小项目,常常能够对科学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据有关资料分析,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成就,75%来自于不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小项目,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也往往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不单是一种现象,而且有可能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我们要使那些有独立思考、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几万元、十几万元的支持经费,有可能使他们步入科学殿堂,孕育出伟大的科学家。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民主精神,鼓励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不要求全责备。要鼓励年轻人敢于探索,敢于提出新观点,敢于面对失败。实际上,创新活动不可能有100%的成功率,科学探索也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失败者。我们要引导科技界认同和接受这样一条铁律。

第三,改革科技评价机制。科技评价问题既是一个管理操作问题,也是一个文化建设问题。我国目前的科技评价体系存在一定弊端,突出表现在为减少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不重视新人的原始性创新,将很容易导致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使得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往往难以脱颖而出。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壮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们更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创新目标,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为社会和科技界公认的科技评价体系。比如,要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要从以发表论文数量和水平为主转变为以获得发明专利为主,鼓励科技人员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回报;注重对于科技人员个人或团队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注重研究人员对创新实际贡献的评价,改变现行奖励制度中按照科研人员排序进行奖励的做法,以利于推动形成研究团队,促进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建立国际同行评议专家库,邀请国外专家参与评审。重要项目聘请国外专家参加评估,以便选准具有国际科学前沿和创新性的课题,提高立项评估的公正性;加强对评估过程的监督,积极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扩大评估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减少各种不正之风和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当前要特别针对科技界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切实解决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使科技评价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更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言:"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我们相信,在这种氛围下,一定会有更多的学人能够集中精力于科学本身,能够耐得住孤寂的煎熬。

第四,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这是目前我国创新体系中较为薄弱的一个关键环节。大家知道,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与国际水准相接近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要让我们的科研人员超越国际先进水平是难以想象的。事实上,正是由于我国科研基础条件的相对薄弱,许多科技人员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往往输在了起跑线上。同时,由于部门分割、体制封闭,我们在科研投入方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很突出,甚至有个别机构和专家学者垄断把持由国家财政投入所获得的科研设施和数据资源。比如,Modis卫星接收系统在美国共有16套,形成了覆盖全美的数据服务网,满足军民两用需求。英国、法国、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均各有一套,通过共享也满足了需要。但在我国,目前已经购买了17套,仅在北京地区就有8套,各部门、各地区还有80套的购买计划,重复分散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加快建立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有效的共享机制十分迫切和必要。我们将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支持科学技术发展、扩大公共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着力于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并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那些"小人物"们提供更多公平参与的机会。

第五,强化对全社会的科学普及机制。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体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创新"为"普及"明确方向,丰富内容;没有创新,将无所普及。"普及"是"创新"的基础和目的;没有广泛的普及,民众对科技将失去兴趣,创新将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科学普及的内在价值远远超出科技应用的范畴,它所蕴藏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将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科学普及可以带动整个民族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尊重科学、崇尚理性、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念。所以我们要求把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都与科技普及密切结合起来;整个科技界都要明确地把科技普及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努力破除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迷信,揭去科学技术的神秘面纱,使科学技术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从神坛上走下来,走进民众、走向社会,确保科技发展始终为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创新文化建设中,敢于跨越、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心不可或缺。我始终认为,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强大的潜在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在正确思想的引导和相适宜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总结"两弹一星"的经验,一是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在研制"两弹一星"中,我们的科学家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民族自信心、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今天大家谈"两弹一星"似乎已不是什么沉重的话题,但是回想四十多年前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在当时经济和科技十分落后的条件下,我们的科学家有这样的勇气是何等不易!今天我们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经济、科技、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完全有条件能够把原始性创新工作做得更好,能够把前人,把外国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个民族只有树立了自信心、自豪感,才是主体意识健全的民族,才能在多极化的全球格局中有所作为,才能为民族、为国家争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一个民族在科技方面的作为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命运。这在过去是如此,在今天和将来也都是如此。创新文化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源源不断地产生有竞争力的人才和成果的温床。在当今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的年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在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年代,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这已成为一个民族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我们科技界乃至全社会都应充分认识创新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参与创新文化的建设,谱写华夏文明新世纪的光辉篇章。

(这是作者2003年4月17日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所作的专题报告。经本人同意,本报在刊登时略有删改。)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03年06月05日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