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研专题 > 我国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现代化的现状与前景(多图)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02-09-09 【字号: 小  中  大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何传启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早在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根据小平同志的设想 ,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是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显然,第三步战略目标不同于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它是一个跨度50年的动态目标,是以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为参照系的。那么,中国现代化的现状如何(什么是2000年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是2050年的现代化)?如何实现2050年的现代化?
1998年,江泽民主席先后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2000年6月,江泽民主席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进一步指出 :“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一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知识经济的崛起,创新浪潮的汹涌,必然对世界和我国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对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那么,知识经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有什么影响?
现代化既是我们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现代化是动态的,现代化研究也是不断发展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就开始讨论现代化问题。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经典现代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现代化理论,8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再现代化理论,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可以为我们制定和完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一、中国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中国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如果不了解世界现代化进程,就不能全面了解中国现代化现状。如果不分析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就不可能展望中国现代化前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发展方向发生重大转折,世界现代化内涵发生本质变化,经典现代化理论发生范式危机,世界现代化理论研究出现三种新潮流。
1、世界现代化方向发生重大转折。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继续进行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特征的经典现代化;发达国家则进入以非工业化(工业转移+工业升级)、非城市化(城市扩散+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现代化轨道。工业经济衰落(表1),知识经济崛起,反映了世界现代化方向的重大变化。

2、世界现代化内涵发生本质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内涵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发达国家国家的新现代化内涵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随着知识革命、信息革命的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世界的面貌。知识产业的比重超过50%,表明世界现代化的内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3、经典现代化理论发生范式危机。经典现代化理论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在英文里现代化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讨论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1958年,丹尼尔·勒纳出版《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一书,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1959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比较政治委员会召开了政治现代化讨论会。60年代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著,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在70~80年代,现代化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现代化理论。尽管这种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并因此受到种种批评,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用来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革命性变化的有力理论,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学者们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现代化具有不同的特点(表2)。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根据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个人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理论等。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是从国际关系角度解释现代化,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重要补充。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自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我国经典现代化研究亦涌现了一批知名学者,如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等。罗荣渠教授的《现代化新论》和《现代化新论续篇》(林被甸、董正华整理)是我国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在20世纪70年代,经典现代化理论遇到麻烦: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发展。学者们发现,用经典现代化理论解释发达国家18世纪工业革命到20世纪中叶的发展过程是合适的,用它解释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合适的,用它解释发达工业国家将来的发展就不合适了。 可以肯定地说,工业社会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驿站。那么,发达工业国家今后的发展过程是什么?20世纪 70年代以来,发达工业国家的非工业化、非城市化、信息化、知识化、工业经济衰落,知识经济崛起,知识社会来临,这些变化远远超出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范畴。
4、世界现代化理论研究出现三种新潮流。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法国、美国学者为代表的后现代化理论,8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生态现代化和再现代化理论,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1)后现代化理论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研究的集合。
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就产生了后工业社会的思想,1973年正式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在今后30年至50年间,发达工业国家将进入后工业社会(表3)。后工业社会具有5个特点:其一,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其二,职业分布: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其三,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其四,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其五,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后现代主义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相差很大,但他们都对现代性持批评态度。根据他们观点的不同,可以分为解构性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怀疑性和肯定性后现代主义,或者反现代的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后现代主义。肯定论后现代主义者对后现代时代持有一种乐观的观点,他们欢迎变化,欢迎积极的政治活动,提倡多元主义和宽容,支持和平运动、生态与环保、女权主义、绿色政治等一系列新运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相信,现代世界已经取得空前的进步,不能因为反对其消极特点而抛弃这些进步,现代性可以而且必须被超越。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成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的后现代主义,首先把后现代作为一个新发展时段,然后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扬弃。它承认现代性的进步性,同时对现代性的危害性进行揭露和批判;它强调非决定论、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探索有效地汲取现代性的优点又有效地避免现代性的弊端的途径。
1997年美国学者殷格哈特教授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等著作的问世。殷格哈特教授把1970年以来发达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把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现代化。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还包括政治、经济、性和家庭、宗教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如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从现代价值到后现代价值、从生存价值到幸福价值等(表3)。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通过工业化和系统的技术应用来扩大有形产品;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使个人幸福最大化,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

殷格哈特教授等80名学者对世界65个国家的调查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些国家如尼日利亚刚刚开始现代化;有些国家如中国正加速进行现代化;有些国家如韩国接近于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折点;有些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等已经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北欧国家和荷兰是世界上最具有后现代特点的后现代社会。
后现代化理论既受到喝彩,也受到广泛批评。首先,“现代”和“后现代”是时间交叉的,后现代是时间不自恰的模糊概念;其次,它没有反映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等新的发展;其三,现代化不是历史终点,后现代化也不是终结,后现代化以后是"后后现代",这就有文字游戏之嫌。
(2)德国学者的生态现代化和再现代化理论。
1985年德国学者胡伯教授提出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他认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利用人类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生态现代化的基本观点:其一,把现代科学技术理解为生态改革的核心机制,市场经济鼓励的、政府促进的工业创新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其二,作为一种资源和风险的管理模式,超越了各种冲突和利益,通过建立新的环境议程,解决经济增长和相应的环境管理的常规矛盾。其三,把减少污染看成是加强经济竞争力的工具,而不是要求额外地增加和维持昂贵的末端处理技术,使清洁环境和经济增长不再成为一对矛盾。其四,不仅把环境挑战看成是危机,也看作是机会,可以看成是环境敏感技术的机会;其五,代表一种前瞻的、预防的环境政策,它采用预防原理,涉及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长期结构变化。其六,采用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同年德国学者贝克教授的《风险社会》德文版问世。他在书中提出了后来产生广泛影响的两个概念,风险社会和再现代化。随着1992年《风险社会》和1994年《再现代化》英文版的出版,这两个概念迅速在国际学术界传播。人们注意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一方面它们推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又产生了大量的不可预测的副作用--技术和生态风险,而且,风险已经超出现代社会的管理能力,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特征。
贝克教授认为,我们的现代世界处于转变之中,即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在19世纪,现代化分解了农业社会的结构,建立了工业社会;与此相似,今天的现代化正在分解工业社会,并产生另一种现代性。这种新出现的现代性就是"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出现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再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就是一个工业社会的创造性破坏的时代,创造性破坏的行为主体不是革命,不是危机,而是西方现代化的胜利。如果普通现代化(正统现代化)是工业社会形态对传统社会形态的解体和重构,那么,再现代化是另一种现代性对工业社会形态的解体和重构;普通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再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普通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工业社会,再现代化是消解现代工业社会(表4)。再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现代化。

(3)我国学者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1998年,中国学者何传启发表“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一文,随后出版《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何传启,1999),全面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4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4个时代16个阶段(表5);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将来还会有新的现代化等。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大致经历200年(1763~1970年),第二次现代化将大致经历100年(1971~2100年)。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可以简称为"两次现代化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
①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传统和现代是相对的,是不断变化的。现代化是非线性的,现代化是加速的,现代化途径是多条的,现代化是路径依赖的,现代化是不同步的等。
②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不是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发展。
③两次现代化有不同规律和特点。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世俗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④两次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第二次现代化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二次现代化在许多方面是第一次现代化的消除和"反向",在某些方面是第一次现代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有些方面是新发生的;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则是综合现代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两次现代化相互影响和竞争,第一次现代化为第二次现代化扩大了市场和资源,第二次现代化为第一次现代化创造了知识和市场,在公平贸易条件下两次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的,在不公平贸易条件下两次现代化是相互制约的。
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个人、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将有新的特点(表6)。

二、中国现代化的现状
世界现代化方向、内涵和理论都发生了变化。世界现代化进程也发生变化。要了解中国现代化现状,就需要对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程进行评价。
1、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评价方法:世界现代化进程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两次现代化要分别进行评价。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模型包括人均GNP、农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城市化、医疗服务、婴儿存活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大学普及率等10个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模型包括知识创新、知识和信息传播、生活质量和经济质量等四大类指标。
数据来源:世界131个国家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和联合国统计年鉴。中国地区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地区统计年鉴》。
2、世界131个国家现代化进程
1999年世界上约有60多个国家及地区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第一次现代化,其中,20多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或起步期;还有60多个国家及地区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程(表7)。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为76%,1999年实现程度为94%,在108个国家中排第64位;如果保持1960~2000年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不变,中国实现第一次现代化还需要15年;全国34个地区发展不平衡;1999年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在108个国家中排第56位。《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和《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验证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

世界现代化发展极不平衡。1999年美国等12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芬兰等12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奥地利等10个国家处于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期,巴西等33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成熟期,中国等37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尼日利亚等18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起步期,布隆迪等6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一些少数民族仍生活在原始社会。
根据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水平分组,1999年世界有发达国家15个、中等发达国家31个、初等发达国家29个和欠发达国家51个。中国处于初等发达国家水平,距离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
3、我国和地区现代化现状
根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我国现代化现状:
(1)中国现代化现状。目前,我国已进入第一次现代化发展期,第二次现代化进展喜人。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是较早重视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好于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快车道。2000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为76%,比1999年提高2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医疗服务、婴儿存活率、平均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等4个指标已经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1999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居108个国家的第64位。1980~2000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每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差距在缩小。如果保持1990~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大约在2015年前后达到100%。1999年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在108个国家中排第56位。我国生活质量指数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80~1999年,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缩小。
(2)我国34个地区现代化现状。2000年全国有8个地区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其中,香港、澳门和台湾第一次现代化的10个评价指标全部达标;北京、天津、上海有九个指标达标,辽宁和广东有六个指标达标。此外,江苏、浙江、黑龙江和山东有5个指标达标,其他22个地区只有2~4个指标达标。1970~2000年我国大陆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程度在迅速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等6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已经超过世界平均值,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80~2000年西藏、浙江、湖北、江苏、山东、陕西、福建和广东等8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值。我国大陆各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排名在不断变化,反映了各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相对发展水平的差异。例如,2000年与1999年相比,有9个地区排名上升,7个地区排名下降,15个地区排名没有变化。1999年我国有6个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香港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澳门进入起步期,它们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北京和台湾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准备期,北京、天津、上海和台湾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都已经超过世界平均值,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80~1999年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陕西、西藏、江苏、山东和天津等9个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也高于世界平均值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值。1980~1999年我国大陆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排名在不断变化,反映了各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相对发展水平的差异。1999年与1998年比,有7个地区排名上升,有15个地区排名下降,有9个地区排名没有变化。我国各地区现代化发展不平衡。2000年,香港和澳门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北京、天津、上海和台湾处于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期,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4个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成熟期,黑龙江等15个地区处于发展期,安徽等9个地区处于起步期。
三、中国现代化的前景
1、我国2050年现代化目标:在全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基础上,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我国现阶段比较合理的战略选择应是,以第二次现代化带动第一次现代化,以第一次现代化促进第二次现代化,推动知识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21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知识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第二阶段:以知识化和信息化为主。第三阶段:知识化。
2、我国地区现代化建设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区现代化发展极不平衡。根据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不同,我国34个地区可以分为6个发达地区、15个初等发达地区和13个欠发达地区。不同地区需要研究制定不同的现代化目标和发展战略。
北京等6个发达地区现代化目标:主要发展指标超过当时的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上线,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战略重点应是全力推进第二次现代化。
辽宁等15个初等发达地区现代化目标:主要发展指标超过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底线,接近当时的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上线。战略重点应是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
甘肃等13个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目标:主要发展指标超过第一次现代化标准,超过当时的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底线。战略重点应是继续推进第一次现代化,同时培育第二次现代化的生长点。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例如,在第一次现代化的10个评价指标中,我国有一些指标与标准值相差较大,如人均GNP、大学普及率、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市人口比例指标等;教育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等需要深入研究。课题组将继续研究世界和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形成和提出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建议。
2001年是21世纪的元年,也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启动“十五发展计划”,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足球冲出亚洲进军世界杯赛的梦想成为现实,北京市成功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上海市成功承办APEC国家领导人会议等。一个好的开端预示着成功的希望。
一个伟大民族,如果有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基本理论和发展战略,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克服的。中国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中华儿女是富有创造力的优秀儿女。中华民族既然可以创造光辉历史,她就一定能够创造灿烂未来。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