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研专题 >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评论:人才是我国数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2-08-30 【字号: 小  中  大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落下了帷幕,这次数学盛会给我们带来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留下了深邃的思考,展望我国数学的未来,数学家们的话语掷地有声:数学发展要拾人才之阶而上。
同所有的事业一样,数学的研究也需要前仆后继。经过老一辈数学家的努力,我国的数学发展有了今天的成就,那么我们青年的数学家们是否能担起使我国数学腾飞的重任呢?
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科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伟岳教授表示:我国改革开放后培养的第一批数学人才已经成长起来,并在多个领域有所成就,中国数学将在他们手中取得极大的发展。但是,丁伟岳院士不无忧虑的谈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段时间里,包括数学在内的许多基础学科遭到冷遇,数学人才匮乏,这种滞后的影响会在若干年后出现。菲尔兹奖的唯一华人得主,著名华裔科学家丘成桐教授在谈到数学人才的问题时也强调,我们的年轻学者缺乏创新的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要能独当一面。
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数之多,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数学大国了,但我们之所以还没成为数学强国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出现能与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比肩的人物。我们需要的是学术研究中的“帅才”。
本届大会上,受邀请作一小时报告的田刚教授,可以说是我国青年数学家中的佼佼者,他认为我国目前数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缺乏学术带头人。他说,中国数学要实现进一步发展,需要有更好更多的学术带头人,要鼓励年轻人去做大学问,研究重要问题,如果没有好的学术带头人,就难以形成独立风格的学派和学术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中学生选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上摘金夺银、一时间尽领风骚。但是,专家们看到了风光背后的隐忧,提出“千万不能把数学奥林匹克大赛引入应试的误区”。
据调查,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好成绩,而后在数学研究方面有建树的人并不多。专家指出,从事数学研究需要耐心和毅力,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要进行长期的思考,而现在我们的一些奥数大赛的培训往往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坚定、执着的品质的培养,使这些奥数冠军难有作为,而数学的探索,需要的正是这种坚定和执着。与奥数金牌的丰收相比,数学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我们鲜有问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数学人才培养的弊端。
20多年前,一篇感人至深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当时不少年轻人被这位数学家抱病在6平方米的斗室中苦苦钻研世界难题的精神打动,毫不迟疑地选择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可到了90年代后,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始受到冷落。以北大为例,在去年以前的近十年里,数学和物理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在所有专业中处于中等水平,而化学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则处于中下水平,学生对基础学科没有热情。这种情况直到近两年才有所改观。
学生冷淡基础学科不是没原由。据介绍,一个数学或理论物理学博士,如果毕业后在国内从事研究,月薪一般不超过2000元,与他们那些去企业的同学动辄十万二十万的年薪相比,差距最少在10倍以上,这怎么能让他们踏踏实实地搞研究?待遇的落差,成为青年科技精英流失的直接原因。
此外,现有的评估机制也是一只“拦路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研究院院长杨乐指出,近年社会上与学术界滋长着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每年都要求科研人员上报研究成果和论文发表情况,过分追求数量,很不利于青年学者的成长,尤其对达到较高水平的优秀学者,在这种压力下,精力被分散而不能被集中于重大的研究课题。
2002年数学家大会在我国激发起一股多年未见的数学热潮,但愿这股“数学热”能继续推动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等问题的解决,促使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
(摘自中国新闻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