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研专题 >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数学“奥赛”:第一强国背后的隐忧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2-08-23 【字号: 小  中  大   

参加国际数学“奥赛”,中国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是当之无愧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但少年数学人才辈出的中国,为什么屡现数学人才断层呢?这些优秀数学苗子中的绝大多数为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呢?只开花、不结果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层层选拔强化培训是“中国特色”
在普通百姓看来,从刘徽、祖冲之到华罗庚、陈省身,一部中国数学史可谓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作为一个擅长数学的民族,在国际数学“奥赛”上摘金夺银自然不足为怪。
但美籍数学家魏诗曙在对中外做法进行比较后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年年满载而归,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并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得这么好。”
对于数学“奥校”,家长的兴趣远远大于孩子的兴趣。“这可能与升学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某个孩子在国际上拿了大赛奖牌,就可以不花一分钱,随便选择一所好中学。如果没有这块奖牌,可能得交好几万的择校费,还不一定进得去。”曾在中国科技大学当过数学教师、现为《中国科学》杂志编辑的陆珊年认为,这为参赛选手的选拔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他们只有在看到习题时,眼睛才会发亮”
“在我国,各种‘奥赛’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武汉大学数学系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认为,“有时人们太过急功近利,刻意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并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多半对同一题型反复练习。如此机械的“题海”战术首先泯灭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正是创造性的保证,正如著名数学家田刚所说,“创造性在科研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只有在看到习题时眼睛才会发亮。在任何国际性的学科笔试中,我们的中学生总能名列前茅。”一位带队参加国际“奥赛”的领队这样描述中国小选手:“他们做习题的时间通常是西方学生的数倍,但在发挥创造潜能方面所花时间却极少。”
在数学家大会会场上,一位教授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道怪题:“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那么船长是几岁?”如果学生做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就表明学校把孩子“教笨”了。不久前,有人用这则笑话一样的数学题去测验某市的中小学生,竟有92%的学生做出了“答案”。“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确实是教育的不幸。”这位教授不由为之叹息。
金牌选手再也不愿接触数学
“只要有兴趣,数学就会变得迥然不同,就会感受到数学无尽的魅力。”正是由于对数学王国充满兴趣,田刚才会在数字世界里自得其乐,成果丰硕。“老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有了兴趣你就会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天赋倒在其次。”
但应试教育让我们的许多孩子讨厌数学。不再学数学的那一天,俨然是他们的节日。“这种教育让学生大量重复同一题型,虽然使学生在计算和推理方面达到熟练程度,但也种下了恶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严世健对此深有体会,“这种方式使优秀的学生对数学感到厌倦,让吃力的学生对数学心存恐惧,以至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不愿再接触数学。”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少年数学论坛上,充满童心的著名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为小朋友题词“数学好玩”。但在我们的学校里,又有多少孩子觉得数学“好玩”?
“在这种‘八股文’式的教育下,学生只有好胜而没有好奇。”数学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奠宙认为,“他们对考试以外的题目毫无兴趣,更缺乏对科学、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探索精神和好奇感。”
即使在“奥赛”中培育出了好的数学苗子,他们也多半会“告别”数学舞台。“在‘奥赛’中获奖的不少人不愿继续从事数学研究,个别人甚至表示一辈子不愿意再接触任何数学符号。”北京师范大学刘兼副教授说。
曾经有一位数学大师这样说:“数学家就像一位恋爱中的人,为了数学他可以赴汤蹈火,一往无前。”如果数学家没有爱上数学,又怎么可能碰撞出最为绚烂的火花呢?哪怕短暂,哪怕瞬间即逝。
“马跑得快固然好,但跑得远更重要。”魏诗曙这位旁观者的话,仿佛在不经意间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最紧绷的那根弦……
(摘自《中国青年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