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学会议专题 > 全国科技大会专题报道 > 经验交流
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6-01-18 【字号: 小  中  大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试点。8年来,我院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未敢丝毫懈怠,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加强战略研究,不断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创新工程实践中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加快发展。

    一、知识创新工程进展情况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科技界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确定新时期办院方针,明确战略定位,实施新时期发展战略,凝练科技创新目标,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队伍,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创新成效显著

    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在战略高技术方面,高质量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体及配套任务;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创新一号”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研制成功“龙芯”通用CPU芯片和“曙光”、“深腾”系列超级计算机;实现了煤间接合成油技术的模拟工业化运行等。在重大公益性科技创新方面,为青藏铁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等。在重要基础研究方面,量子信息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基因组测序与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世界纳米科技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等。在事关国家安全的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顺利完成队伍代际转移。2004年,在创新岗位聘任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77%,所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7岁。科技领军人物群体不断发展,拥有两院院士33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者470人。通过人才引进计划,累计支持优秀青年尖子人才1305人。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2004年底在学研究生达3.4万人,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科技产出数量质量大幅提升。2004年,全院发表SCI论文较1998年增长115%,总量已约为德国马普学会的2倍;在国际各领域居前20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量占全国同期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28篇,占全国的50%;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量较1998年分别增长3.2倍和18.6倍。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04年,全院通过技术转移转化为地方新增销售收入359亿元,利税近68亿元。院所投资企业营业收入568亿元,利税39.4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6万余个。

    (二)调整科技布局

    8年来,我院进行了建院以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调整,科技布局不断优化,学科交叉不断扩展,系统集成能力大幅增强,新的科技生长点不断形成。

    科技布局不断优化。初步实现了由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科技布局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并优选创新领域的转变,由以跟踪为主向以原始创新为主的转变,由以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为主的转变,由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的转变。

    学科交叉不断扩展。通过政策引导、资源调控、项目组织和建设非法人研究单元等措施,大力加强学科交叉。在推进各学科领域内部交叉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物理、数学专家进入生命科学领域,推进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和物理数学理论深化地学研究,适时部署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方向。

    系统集成能力大幅增强。将原有121个研究所整合为89个研究所。组建了光电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具有多学科综合优势并能有效系统集成的大型研究机构,建设了若干多所联合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基地。根据科技创新活动规律,强化了重大项目组织,在一些领域探索了总体部、领域专家委员会等管理新模式,大幅度提升了系统集成创新能力。

    新的科技生长点不断形成。新建了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组建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与地方共同新建了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共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新建了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国际量子结构中心、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等一批非法人研究机构。通过引进领衔科学家,组合国内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了“聚合物科学与材料研究团队”等一批起点高、方向新的科技创新团队。通过研究所自主部署领域前沿项目,孕育了一大批新的科技生长点。

    (三)改革人事制度

    推行岗位聘任制度,实行竞争择优上岗。全面推行了“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岗、动态更新”的岗位聘任制度。2001年,停止了传统的职称评定工作。各研究所按1998年在编人数的1/3设置创新岗位,其中对外招聘岗位不低于20%。

    推行项目聘用制度,促进流动队伍建设。2001年起,全面推出了项目聘用制度,项目聘用人员实行有期限的合同聘用,不占事业编制,对博士后试行项目聘用管理,对研究生实行了研究助理制度,缓解了事业编制限制与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矛盾。

    推行新型分配制度,有效激励科技人员。全面推行了体现绩效优先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的“三元结构”分配制度,试行了研究所法定代表人年薪制、特殊拔尖人才协议工资制、项目聘用人员的合同工资制,积极探索知识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形式,形成了以“三元结构”分配制度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系。

    推行人事代理制度,积极推进转岗分流。推行了人事代理制度,实行部分人事管理职能的委托代理,对新进人员全部实行人事代理。鼓励“人才+成果”进入市场发展高技术企业,积极向社会输送人才。在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环境下,采取离岗安置等多种方式,积极稳妥推进转岗分流工作。

    (四)改革资源配置制度

    我院确定了“整体规划、保证重点、择优支持、鼓励竞争、优化配置、动态调整”的资源配置方针,对资源配置制度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实现了从主要分配国家财政拨款向广泛吸纳社会创新资源的转变,从按计划平均分配资源向竞争择优重点支持的转变,从院统一安排各类科技资源向充分发挥院所两级积极性的转变。

    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在保证对优先领域、重要方向、重大项目和优秀团队稳定支持的同时,建立了根据研究所发展绩效对试点经费进行动态调整和择优支持的机制,发展快先支持,发展好多支持。建立鼓励对外竞争的机制,确定各研究所对外竞争比例,有效调动研究所对外合作竞争和富集社会创新资源的积极性。实行院级项目经费院所两级匹配支持机制,使项目实施与研究所的发展有机结合,保证了项目的有效实施。

    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人平均分配资源的做法,积极探索符合国家预算制度改革要求、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特点的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研究所全部收入与支出纳入年度预算管理,根据定员定额,分类分档,总量调整的原则,建立以研究所发展绩效和态势为主要依据的经济资源配置制度体系。

    (五)改革评价体系与科技奖励制度

    我院坚持“质重于量、分类导向、公开公正、科学严肃”原则,将“综合质量评估”、“政策导向评价”与“基础指标测评”相结合,不断探索完善研究所评价体系,并建立了评价结果与研究所资源配置及法人代表年薪挂钩机制。

    2002年,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不再设立科技成果奖,新设两年一届的“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变奖励成果为奖励做出重大原始性科学创新与关键性技术创新的个人与团队,坚持宁缺勿滥,改变原有科技奖励中存在的奖励数量过多、质量参差不齐、激励效应不强等问题。

    (六)改革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

    建立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相对分离、国家授权、全院统一管理、院所分级运营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经国务院批准,2002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我院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利,以资产为纽带,对持股企业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提高了我院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能力,有效保证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经验与体会

    (一)知识创新工程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不能简单否定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来之不易的科技基础,更不能脱离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知识创新工程实践证明,我国完全可以也必须走出“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道路,“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和生力军作用,在实践中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从国家高度看,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应建立功能互补、竞争合作、联合互动的关系,共同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平台,共同成为面向全社会的知识源头,共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与分工。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创新。大学更适宜于从事自由的科学前沿探索,促进以学科深入为主的科学发展。两者都具有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双重功能,但国家科研机构的首要与中心任务是科技创新,而大学的首要与中心任务则是培养人才。

    从国家高度看,国家科研机构与企业是创新价值链上两个重要的环节。在我国现代高技术产业发展萌芽时期,国家科研机构通过自办企业,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国家科研机构就简单从技术创新领域完全退出。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家科研机构必须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必须组织相当力量,持续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应用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但在实现规模产业化的过程中,国家科研机构则应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走社会化之路,而不能一切从部门或单位小团体利益出发自我循环,将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成为不公平竞争的基础,将产生的科技成果仅仅作为获取本单位甚至个人荣誉与利益的手段。

    (二)知识创新工程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认识

    在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中,我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科技发展根本上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必须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与文化。科技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提倡创新为民,爱国奉献,时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整体上服从竞争发展这一被人类生产力发展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基本规律。一经形成了竞争发展、自觉向上,不断创新的机制与环境,科技发展就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任何企图回归到经院式模式或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都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为历史发展潮流所淘汰。

    不同性质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其特有的规律。当代科学创新的动力除来自于人的好奇心与认知欲,来自于已有知识体系内在矛盾及与新发现现象之间的冲突以外,更来自于社会需求与技术进步的推动。当代科学创新的特点是,科学创新只有世界第一,国家与公众对科学创新予以新的理解、支持与期望;学科间交叉融合、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强烈的双向交互作用、全球化交流合作与竞争成为主流。当代技术创新的动力除来自于人的创造欲,来自于人类生存发展方式的演进以外,更来自于国家安全、国际竞争与市场需求的拉动,来自于科学新发现新知识的推动,来自于自然界演化的启示。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是,只有完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部环节,技术创新的价值才得以真正体现;“官产学研”结合、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成为主流,企业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行为的主体。

    (三)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为我国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战略科技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如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能力一样,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基础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中,一方面要加强项目牵引,通过制定规划、组织各类重大项目等措施,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另一方面更要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优选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支撑体系,形成知识与技术创新基地,实现知识创新、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工程化产业化研发、成果转移与规模产业化间的无缝连接。

    8年来,通过我院广大科技与管理人员的努力,中央对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已经转化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础,转化为我院改革发展以至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强大动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促进了全社会创新意识提升,增强了我国科技界创新自信心,扩大了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并对其他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改革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历史还将证明,知识创新工程对我国科技进步以至我国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将不断显现。

    三、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发展思路

    2006年我院将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未来5年,我院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我国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机遇,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将知识创新工程推进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全面建设小康与和谐社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通过创新三期,引领与带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新阶段,有效提升我国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着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成为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中国科学院。

    创新三期,我院将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凝聚目标,提高加快发展科技生产力的能力;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新观念,提高自觉革新科技创新组织体制的能力;加强管理与文化创新,遵循规律,提高领导科技创新的能力;有效集成社会创新要素,竞争合作,提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能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扩大开放,提高有效吸纳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

    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遴选重点领域,突破学科壁垒,突破研究所局限,突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分割,发挥综合优势,加强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交叉和重大前沿部署,建设信息科技创新基地,空间科技创新基地,先进能源科技创新基地,纳米、先进制造与新材料创新基地,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生态与环境科技创新基地,资源与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依托大科学装置的综合研究基地。

    凝聚培育组织好一流创新队伍。坚持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立足培养。通过创新实践,建设结构合理、流动有序、动态优化的创新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效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尖子人才、战略科技专家和战略管理专家,凝聚与培养一批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科技管理、技术支撑和科技文秘人才。适度发展研究生规模,着力提高培养质量。

    加强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的合作与联合。加强与大学合作,共同推进科技教育发展。加强与企业合作,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强与地方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成院所投资企业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公共资源和技术支持。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管理创新。构建矩阵式网格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克服研究所作为基本组织单元的局限性。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人才队伍有序流动、动态优化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体现绩效贡献优先、与本单位竞争能力紧密挂钩的薪酬体系。改革资源配置制度,坚持按创新发展需求、创新绩效和不同性质科技创新活动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树立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的科技价值观,营造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增强我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