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学会议专题 > 春天的脚步—纪念全国科学大会召开30周年 > 媒体报道
金吾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新时期解读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8-03-14 发布时间:2008-03-14 【字号: 小  中  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回顾历史,我们大家一致认同,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最艰难时期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并适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按此论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从此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的新时期。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及随之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中国当代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促使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从思想观念层面转向更加务实的层面——从通过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发展,逐步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有关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的过程,以及它的深远历史意义,已有许多文章作了论述。我这里只想从这个划时代的事件中引申出一些思考,即:在什么意义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使它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坚持真理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与“四人帮”作斗争过程中提出来的,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我们都记忆犹新,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协助周恩来执掌国务院,委派“胡耀邦、李昌等同志起草科学院汇报提纲,其中提出与‘四人帮’相对的工作方针,邓小平召集国务院会议听取汇报,支持这个提纲,在会上讲了许多话。开始‘批邓’后这个提纲被认为是一株大毒草。”(于光远著,《我经历的那次历史转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38页)这个意欲在科技界拨乱反正的提纲被“四人帮”所否定。但邓小平同志并没有就此退让。1997年,他第二次复出后,就用另一种方式坚持自己原来的主张,结果就在197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将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提到了比原来更高的理论高度。

试问,是什么力量支持邓小平同志如此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回答是:真理的力量,是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不惜牺牲自己而坚持真理的伟大精神力量,是他敢于与邪恶势力、错误思潮和不正之风作斗争的精神力量。在邓小平同志那里,坚持真理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著名的文章中谈到:“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邓小平文献》第二卷,第143页)足见,在真理面前,他完全将个人抛在一旁,从而产生无所畏惧的力量。

邓小平同志那种坚持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要敢于与邪恶势力、错误思潮和不正之风作斗争。一个拥有真理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不坚持真理、违背真理,就不会有力量。

尊重知识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充分显示出他对知识力量的尊重。在那个被主政者认可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对知识作出如此充分正面的肯定论断,的确让人振聋发馈。其中所蕴含和潜存着的巨大精神力量是非身列其中的人难以想象和体会出来的。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之前的1977年5月24日发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党内确实存在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现象,甚至还相当严重,把知识分子,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都看成是要被改造的资产阶级。所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讲话中一再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他说:“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这里,已成为知识的主导力量。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因特网、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其后出现了知识经济时代问题的讨论,创新成为了时代的新课题,这些都让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深入讨论。这种变化表现在生产力上,就是从劳动者生产力转变为知识工作者生产力。这两个概念是不久前去世的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提出来的。

德鲁克指出,过去100年,主要立足于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而从现在开始必须充分重视以系统的方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和劳动者的生产力有着多方面的差别。德鲁克指出,过去100年,在世界舞台上占有领导地位的国家和产业,都懂得率先提高劳工生产力,如美国、日本和德国。但现在,“发达国家未来要掌握竞争优势,办法只有一个,即培养、教育和训练知识工作人才。这是未来50年发达国家要在质和量上同时掌握重大优势的机会”。

彼得·德鲁克同时提出,18世纪以来,知识的意义发生了3次转变,或者说知识意义的变化分成3个阶段。需要说明的是,他所说的知识不一定全指科学技术知识,但主要是科学技术知识。第一阶段为时100年,知识被应用于工具、工艺和产品,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第二阶段从1880年前后到二战结束,知识被应用于工作,这次改变带动了生产力革命;最后阶段是把知识应用于知识本身,就是管理革命。这里所谓的生产力革命,实际上就是使劳动工作者的生产力转变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

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拘泥于以前那种讨论,即“第一生产力”的“第一”究竟放在什么地方?是用加法还是乘法?这里的加法是指,有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加在其他生产力要素的最前面;另有人提出“乘法”,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就是将原来的几个生产力要素加在一起再乘上科学技术这个第一要素。现在,应该努力使劳工生产力尽快转变为知识生产力,从而实现生产力革命。这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正的和实质性的涵义。

尊重人才

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唯其符合人民大众的愿望,才能汇聚成洪水般的巨大力量,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在人类历史上,大凡得到人民大众拥护的事情,必将汇聚成巨大的力量。

真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都必须通过人民的力量来体现。邓小平同志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随着生产率的成长,知识生产力越来越发展,劳工生产力逐渐降低,知识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新型人才,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本身又具备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他们是能运用智慧创新和创造高价值的群体。如今,知识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已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

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提出要在20年内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这是新时期展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重要的用武之地。如果我们要使“创新型国家”不仅仅是一个鼓动人心的口号,而是准备实实在在地去实现的一个目标,那么,知识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就变得非常迫切。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他们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现,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氛围。

这使我又想起了在李远哲获诺贝尔奖以后引起的一场讨论:如果李远哲不去美国,而在台湾或大陆,能否得诺贝尔奖?吴大猷先生的回答是:“李远哲得奖代表中国人的智慧并不比人差,只要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和环境,一定能绽放出光芒,而这正是国内不足之处。”当然,我们并不非要去争几个诺贝尔奖,而是要表明中国国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还存在许多障碍有待突破。我们也明白,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施展才华的良好学术气氛和环境的形成需要时间,但我们愿意等待它的早日到来。

创新文化

已有许多事例表明,原本在国内表现平常的人,一到美国硅谷,就能闯出大成就、大发明创造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科学家在本地得不了诺贝尔奖,只有在美国从事研究,才有可能得奖。当然,其中有多种原因,但在中国,能够造成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还确实比较差,这是一个事实。

同时,也有大量文献表明,文化环境和氛围对科学技术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国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的价值和态度在促进和阻碍科技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从竞争力的视角肯定了文化在人类行为和进步中的作用。他说:“态度、价值观和信念有时被笼统地称为‘文化’,它们在人类行为和进步的过程中,无疑起着作用。”在波特那里,有利于生产力提升的经济文化已成为“生产力文化”,在新的“生产力范式”中,生产力文化起到决定性作用。

关于文化对创新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的文献也越来越多了。其中以研究硅谷文化最多,结论是: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会产生不同的经济表现和创新结果。硅谷的成功是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结果。它之所以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是因为它有着良好的体制和文化。

为了繁荣创新,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科技部前部长徐冠华在一篇题为《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的文章中强调:“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必须基于不断的观念更新和体制改革。”我认为,这确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文化环境对创新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文化促成和孕育新思想或新点子的产生,以及使这一新思想或新点子成为现实,从而使之实现社会经济价值。

第一个问题:创新如何发生,新想法源自何方?最通常的答案是,提供良好的教育体制,鼓励不同的观点,培养协作精神。

良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指,一种良好的教育能让学生从孩提时就学会创新。教育体制要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创造力,更应该重视年轻人所犯的错误,要鼓励年轻人大胆猜想,消除错误是发现新想法的最好方法之一。

鼓励不同观点的发表和争论,要营造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氛围,关键在于找到能鼓励不同观点发表的途径,要鼓励不同专家之间交流对话,从而激发创造力。孕育新思想还有两个因素也很重要:鼓励冒险,宽容失败;鼓励心态的开放和观念的分享。这涉及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等文化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将对新思想的产生、创造性的发挥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二个问题:要使新思想、新点子(现在有人也称为创意)有效地转变为产品和产业,使之具有社会经济价值,又需要怎样的文化环境?

这一过程是极其复杂的融合协同过程。协同过程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更多的是一个社会过程,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思想、愿景的交流和互动过程。毫无疑问,文化不可少地渗透其中。只有把人们的愿景、价值观、理念、系统思考等等文化因素整合在一起,这个建立在技术集成之上的创新创业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无疑,创新成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舞台,是创造国家竞争力优势的根本战略和不竭之源。当然,创新还涉及资金、设备、市场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保证创新的顺利实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