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学会议专题 > 2003年度院工作会议 > 署名文章
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发布时间:2003-10-23 【字号: 小  中  大   

10月21日上午,“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到会祝贺。


□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甬祥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举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学术讨论会”,并纪念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三十周年。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向参加会议的热地副委员长、向与会的各位来宾、各位会议代表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从事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得到了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并同意协办这次会议。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人民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自治区领导在百忙之中出席这次会议,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向支持中国科学院进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局)、各级地方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一直是中国科学院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1972年,中国科学院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指示,制订了《青藏高原1973—1980年综合科学考察规划》。197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局),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支持下,组织、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探讨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等基础理论问题,同时结合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为青藏高原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保育和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30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扎实勤奋和勇攀高峰的精神,取得了许多为世界科学界所公认的科学成果,奠定和保持了我国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领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也造就了一大批专门从事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科技人才,并形成了有独特内涵的“青藏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必须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并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做出有重大创新贡献的成绩。在这里,我向从事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继续弘扬“青藏科学精神”。“青藏科学精神”是历经几十年、老中青几代科学家切身实践而形成的。其核心在于:着眼长期目标、立足学科交叉、实行高度开放、坚持学术民主、加强部门联合和鼓励成果原创。经验和教训表明,急功近利的作风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有利于新理论、新方法的产生,高度开放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学术民主仍需大家共同努力,部门联合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科研领域优越性的重要措施,只有原创性科学成果才能保持和发展我国在相关科技领域的既有优势。这种科学精神,也是我们倡导的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

第二,希望你们继续加强合作,继续发挥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团队精神,攀登新的科学高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优越性,继“两弹一星”之后,最近又再次为神州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返回所证实。同样,我们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也要发挥多学科、多部门团结合作的传统,取得更多、更大、更新的成果。

第三,希望院内有关局、有关研究所要继续重视和支持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我们认识到,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我国的优势科研领域之一,应从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作为深化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重要举措,我院正在筹备成立青藏高原研究所,力求在基础研究方面凝聚一批科研力量,为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在这里,我也特别希望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局)、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社会各界继续关注、支持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事业,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和神州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决心。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继续开创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事业的美好未来,为青藏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