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学会议专题 > 2003年度院工作会议 > 科考文粹
在藏北高原腹地寻找古人类活动足迹
  文章来源: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发布时间:2003-10-15 【字号: 小  中  大   

□尹泽生

科学考察常有意想不到的契机,随之也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1976年,我们从藏北申扎县医院一位老藏医的原料纸箱中翻出一块“冬孜”——打火石,循着他的指点,在藏族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在珠洛勒谷地中找到14块打制石器,一个旧石器文化遗存就这样被发掘出来!

发现石器

1976年夏天的一天,我们科学考察队来到藏北高原的腹地申扎县,下午到县医院访问,顺便了解一下医院里收藏的用来制做藏药的岩石和动植物标本。一位年老的藏医把他多年来收集的矿物标本搬到我们面前,大家就上前随意翻看。突然我们在一个纸箱底部,看到了一件乳白色的石核和一件碧绿色的石头片。那石核呈圆锥形,表面遗留有10余道剥片的疤痕,打击面均匀平整,工艺十分细致;那石片有三面锋利的刃脊,它们就像两件精心制成的艺术品。“古人的石器!”这个想法骤然萦绕在大家脑海中,人人都兴奋起来。

那位藏医告诉我们,这种东西藏语称作“冬孜”。因它质地坚硬,边缘锐利,乡亲们就拣来作打火石用。发现这种“冬孜”的地方有多处,申扎县北面大约100多公里的珠洛勒谷地就是其中的一个。

“冬孜”的器形表明,它们绝非天然的砾石或石块,那是一种一般现代人的手工难以制成的石制工具。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繁衍,常常先用一些石块,制成各种形状的石器,作为工具使用。今天,人们根据所发现的石器的性质和古人活动的跨越去研究古人的生存环境。所以石器本身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内地很多地方已发现了大量古人类的石器,但是在地处边陲的西藏高原,发现的石器点却很少。我国科学工作者虽然从1956年开始先后在藏北的黑河、藏南的聂拉木和定日境内发现过古人的石器,但辽阔藏北高原腹地一直是人类考古学上的一片空白。今天发现的石器把考察队员们吸引住了,去珠洛勒谷地探查,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在珠洛勒谷地考察

第二天,我们访问了当地藏族群众,了解到一些情况,就兴致致勃勃地骑马上路。大家先来到一个名叫普宗的小村庄。从普宗向西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越走路越崎岖,两侧是石灰岩的山地,岩体多呈连片的峰林。这种地形反映出湿热气候条件下地貌发育的过程,表明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这里的自然条件并不象今天这样严酷。几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一道海拔5000米左右的和缓垭口。翻过垭口是一条穿行在石灰岩山地间的南北向宽谷。一条玉带般的小河在平坦的谷底弯弯曲曲流向北方。谷地两侧是相对高耸的山地,特别在谷地北端,橫贯着一道东西向的石灰岩陡壁。谷地中的小河从陡壁脚下转向东流,最后冲出群山,进入了原名色林错的宽广湖盆。

同行的藏族同胞告诉我们,这里就是珠洛勒了。

高原上的初秋虽然已很干冷,但这里的牧草还发青,小河静静地流过草地,水色清洌,令人感到心情舒畅。这一切,清楚地显示出这里和周围长年干冷的大地有些差异,较封闭的地形使它形成相对优越的小气候环境,古人是适宜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

我们跨过小河,来到一处古洪积扇脚下,洪积扇表面块石嶙峋,缓缓伸向谷地。我们沿着扇边线细心地搜索,突然,在靠近山麓不远的地方,见到一件青灰色的块石,块石四周像是用什么东西敲击过,与河床中的那些砾石以及自然崩解的石块明显不同。这是一片角岩质的坚硬石片,成扁状长圆形,长轴20厘米,短轴15厘米左右。石片虽然也是河床中的天然砾石,但其边缘部分已经受过人工的打击加工,背部还保留着原始的麿光面,特别是作为锋刃的一边修整得尤为细致,这无疑是一件完好的古人打制过的石片石器。像这样的石器一共发现了14件。

这一收获使队员们深受鼓舞,大家策马向北,来到这条谷地的北端。谷地中有两级平坦宽敞的阶地,第二级阶地后缘陡峻的石灰岩岩壁上,有几层发育很好的岩洞,洞口朝南,我们攀登了其中的三个岩洞。有一个岩洞洞口高出阶地面8米,直径约3~4米,洞壁有淋溶的痕迹,洞底堆积着厚厚的棕色土。可惜我们没有带更多的工具,不能深挖。但我们在阶地面的三四处地方却采集到45件典型的细石核各少量的石片及石叶。它们的质地、形态和在申扎县医院那里发现的石器十分相象,都是属于细石器的范围。

考察了珠洛勒石器点之后,我们又在色林盆地东南的卢令和当若雍错东北岸的文部进行考察并搜集了标本,还发动当地群众在格仁错、木地拉玉错、越恰错等湖滨以及许多盆地中的十几处地点采集了各类石器100多件,其它科学考察队也在黑阿公路以北的广阔高原面上找到了石器。

石器断想

这一丰硕的成果,填补了这一地区人类考古学上的空白。这批石器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认为是代表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系统。在珠洛勒谷地洪积扇面上找到的14件石片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产物。这类石器在藏南定日县的苏热地地方也曾见到,在石器形制上具有较原始的特征,特别同华北和中原一带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有类似的性质,但和巴基斯坦、印度的旧石器文化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至于在阶地面上发现的细石器,承袭了华北一带的细石器传统,证实了中石器时代以来具有细石器传统的人类,曾在这里广泛活动。这一发现,雄辩地说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和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交往,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早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次在藏北发现的石器,在古地理学上的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藏北高原在1000多万年至几百万年以前的第三纪时期,由于受到流水、冰川等外营力的长期作用,地面上高处不断被蚀低,低处不断被填平,形成了地貌的所谓“夷平面”。这一夷平面又经过后期构造运动的抬升,形成了目前平缓的藏北高原面。这个高原面由海拔5000~5200米的和缓起伏的低山丘陵构成。其间广泛分布的海拔4500~5000米的湖泊盆地堆积面上,星罗棋布地点缀着许多内陆湖泊。如连通珠洛勒谷地的那个大湖盆,总共就有20多个大小不同的湖泊,其中的色林错是藏北高原的第二大湖。

色林错湖面海拔4530米,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面积达1640平方公里,浩浩荡荡,壮丽非凡。藏族同胞敬畏它,称它为“威光映照的魔鬼湖”。色林错与周围的20多个面积较大的卫星湖,原来都是古色林错的一部分,它们曾经共同组成过一个统一的大湖。从色林错盆地中的湖相地层推测,这个古湖东西长约240公里,面积近10000平方公里,湖面高出现在色林错100多米。

通过对最高湖相地层的分析,判断最大湖泊发生在更新世中晚期,距今几万年到几十万年。当时高原气候较为温暖潮湿,湖水充盈,河川纵横,到处都是可饮用的淡水,古人逐水草而居。他们或者在谷地中狩猎,或者在湖滨垂釣。那时的珠洛勒谷地距湖泊不远,对于古人说来,当时生存和生活的条件相对都是优越的。他们不断地在驻地附近打制一些劳动工具,日积月累,这一带便留下了大量的石器,成为我们今天追索古人活动的可靠线索。

但是,到了一万多年以前开始的全新世,西藏高原已经抬升到了目前的高度,气候的干冷使湖泊大多发生了急骤的退缩。在退缩中湖面降低,湖泊缩小并发生分离,湖水化学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淡水湖变成盐湖或碱湖。古人渔猎的条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向其它地方迁移。而古人活动过的遗址和古人留下来的大量的石器却沉睡在安静的群山谷地之中,经历了漫长岁月。今天它向人们揭示了这里自然环境的变化,成为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以顽强的毅力劳动、生息、繁衍的记录,开创了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与历史。

作者简介:尹泽生,男,研究员。研究领域:区域地貌、全新世环境变迁、旅游资源。1974年和1979年两次参加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主要工作地点是藏南地区和藏北南部地区,其后承担编写了《西藏地貌》和《西藏第四纪》中的部分章节。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