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学会议专题 > 2003年度院工作会议 > 会议简报
白春礼副院长作人才队伍建设专题报告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3-29 【字号: 小  中  大   

3月26日上午,白春礼副院长在院工作会议开幕式上就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作了专题报告。

贯彻落实新时期办院方针
发挥创新人才的关键作用


一、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

新时期发展战略当中,人才战略是关键。其指导思想是,以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以人才结构调整与优化为主线,以将帅人才培养为重点,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出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为此,要遵循“四个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

“四个原则”是:第一,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这是人才各要素当中至关重要的;第二,有利于吸引与凝聚优秀人才的原则。任何政策的制定,战略的推出,一定要有利于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第三,有利于培养与造就未来人才的原则;第四,有利于人才结构动态优化。如果人才政策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一成不变,就不符合我院人才战略的出发点。总体上应该有利于人才结构的动态优化和不断更新。这“四个原则”要求我们在公平竞争当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当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当中关爱人才,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格局。

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正确处理人才培养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研究所发展需要吸引、凝聚、培养近期人才,但是也要考虑研究所长远的发展目标;第二,正确处理重点与整体的关系。我们强调要培养凝聚将帅人才,但是整个科技队伍整体的素质也至关重要,要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凝聚培养与整体队伍的关系处理好;第三,正确处理自主培养与吸引凝聚的关系。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

二、今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 (一)改进人才选聘办法,贯彻落实“所自主决策,院择优支持”方针,促使用人主体责任到位。

到目前为止,全院一共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56人,从国内国外吸引人才720人,这两类的人才加一起,一共1000多人(扣除重合因素)。其中1998年以后招聘的创新人才占了总招聘人才的81%,应该说知识创新工程为推动我院人才吸引和凝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创新一期当中,有40多人承担院重要方向创新性项目,占40%。有40多人承担了国家基金委的重点项目,占全院同类同期项目的30%。有7位已经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有81位担任副所长以上领导职务,有35人担任研究所的法人代表,占基地类研究所所长数的42%。16个优秀创新团体得到基金委的支持,占全国总数的46%。

创新队伍结构也得以大大优化。在全院创新队伍当中,聘用人员的平均年龄小于40岁,4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占了77.5%,45岁以下研究员占了54.8%,而1996年只占到5%。

我们整个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情况是好的,成绩是主要的。但是,执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有些人员没有按时到位。在海外优秀人才入选者当中,全时到位只占了77.6%。去年我们对此做了处理,对16位只保留了资格,但是经费自筹;对34位由于到位时间迟缓,不能保证工作,我们已经取消了资格,把经费也收了回来。有鉴于此,我们今年改进了招聘方式,要充分发挥研究所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主体作用,把决策权交给研究所。研究所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定位、科技布局和创新目标来招聘人才,院里设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估程序,授予称号,择优支持。所里的支持要先到位。院里每年支持100位不变,2亿元的经费由财政部拨转,但是所里要形成根据研究所的发展自主决策的制度。 关于创新团队计划,我们今年也要有一些新的文件,要规范其建立和管理办法,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全面推进创新团队的建设。 (二)全面推进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步伐,加快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1. 要办好研究生院

2001年,研究生院正式更名组建,标志着我院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生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最近5年来,全院已经招收了3万名研究生,占我院1978年以来招生总数的43%,说明知识创新工程为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现在的情况也很好,2002年硕士生报名增幅达到40%,超过全国10个百分点,京区单位增幅达到53%。今年研究生招生将超过1万名,到今年年底,在校研究生将达近3万名。

我们要加强研究生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院的建设,尤其是内部建设。在“四个结合”的基础上,推进“三统一”的实现。完善院所结合的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立反馈机制、质量保证机制,都非常重要。希望各研究所把培养人才、把兼任研究生院导师的工作量纳入考评指标当中去。将来院里要把研究生人才培养列入考评指标体系中。 2. 促进科大的高水平大学建设

科大“211”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958”工程也顺利实施了。建校45年以来,科大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一个全国知名、世界有一定影响的大学,其经验在于科大党政领导和教职员工对科大发展的积极性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同是,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也是科大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我们应该更多地来考虑如何把科大办得更好,进行第三次创业。这要有一个新的探索,要把科大的发展与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新路。 3. 加大研究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尽管院里已经对研究生的教育给了相当多的支持,但目前在学研究生规模与基础支撑条件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今年年底达到3万人在校规模,2005年将达到3.5万人。目前已有的教学条件,还缺1.7万人的教学和生活设施。院里正在酝酿解决办法。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规模扩大了,但生源的质量,我们的教学水平、软件、管理、师资和管理队伍能不能跟得上,这不仅仅是硬件建设就能做到的。所以这方面的工作,要练好内功,大力加强,而且特别需要各培养单位共同来努力,一起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 4. 进一步扩大博士后教育规模

我院现有78个博士后流动站,涉及112个学科。去年在站博士后达1247名。截止去年年底,我院共有2700名博士后出站。我们希望经过今年的努力,每年在站的博士后达到2000至3000人,访问学者也能达到2000至3000人的规模。

我们要把科大,研究生院、管理干部学院和科大研究生院,即“一校三院”的工作与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办出品牌,办出特色,并以“一校三院”为核心,加大与高校、企业合作的力度,贯彻“全院办学”的思想,以新的模式、科技平台和大科学工程作为基础,形成国家跨学科研究中心和高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使全社会能够认识到,我院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机构,也是国家高级科技人才与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我们在教育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这对我院的长远发展也至关重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