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科普专题 > 神舟五号专辑 > 专家解读
中国向“第四疆域”进军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3-10-16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在遨游太空21小时后,于1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点,中国从而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独立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能力的国家。

陆、海、空、天是人类生活的四大疆域。“把人送上太空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梦想的实现,更显示了中国人已真正迈入了‘第四疆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说。从陆地到海洋到天空,生活疆域的每一次拓展,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把人送上太空,就是人类迈向太空这个“第四疆域”的重要一步。

尽管14世纪的万户被公认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始祖,但是,中国人真正发起太空探索的历史是在共和国成立之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序幕。

“至今,我国已先后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50颗人造地球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逐步形成系列;研制成功了可满足高、中、低不同轨道要求的12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建成酒泉、西昌、太原3个航天器发射场和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参加过“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和发射的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告诉记者。

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人在不知不觉间享受上了“太空文明”的成果。GPS卫星导航定位仪,“太空食品”和“太空药品”,还有卫星电视、电话……据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介绍,在中国,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已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建成了国际卫星通信站和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海上运输、大地测量、陆地交通、飞机导航、地震监测、森林防火灭火等方面都广泛应用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可以说,中国的空间技术已从研究阶段步入了应用阶段。”这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对记者说。

能否把人送上太空,是检验一个国家航天能力的关键。1992年,中国启动载人航天计划。从1999年到2002年,中国先后成功发射了4艘无人试验飞船,具备了实施载人航天的条件。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实现载人航天后,我们还会继续向“第四疆域”迈进,将着手建立太空实验室,进行载人登月,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将大型空间站发展成为空间航天基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