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副刊专题 > 侯祥麟:红色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 > 风雨历程
做好原油包干的科学论证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05-09-06 【字号: 小  中  大   

1979年11月,我国发生了震凉世界的“渤海二号事件”。1980年8月,石油部部长宋振明被免职,由副部长焦力人暂时主持石油部工作。

1980年前后,正是石油部比较困难的时期,由于石油勘探投资严重不足,加上老油田产量自然递减加快,1980年原油产量比1979年的1.06亿吨有所下降已成定势。更为严重的是,1981年是国民经济三年调整的最后一年,国家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给石油部的投资缺口很大。新区要勘探,老区要上产,资金严重不足。

有一次,赵紫阳召集有关部委领导开会,专门讨论石油生产的事。那一天主管地质勘探和原油生产的副部长焦力人、闵豫、阎敦实、张文彬都有事不在家,叫侯祥麟去开会。会上,国家计委提出,明年石油产量看起来要减少。赵紫阳一听急了,问石油部谁来了? 侯祥麟起身应答。赵紫阳问情况是否这样? 侯祥麟如实做了汇报。后来焦力人又去汇报了一次,详细讲了情况。

当时“两伊战争”已经爆发,国际油价猛涨,每吨原油曾经涨到260美元,而国内油价只有每吨100元人民币,相当于35.7美元。国家能不能对石油部实行年产原油一亿吨包干,增产节约部分允许自行出口,将换回的资金用于勘探、油田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政策呢?经过康世恩提议,石油部党组集体研究后提出的一亿吨原油包干设想正式向国务院提出。

1981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能源委关于协调组织石油部超产原油、成品油出口安排问题报告的通知》,至此,这个8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战线上的第一个行业包干方案正式出台。这是当代石油工业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

1981年底,赵紫阳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一亿吨石油所创造的价值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较,相差很远,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需要大力改进……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务必完成。”根据这一指示,作为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侯祥麟组织石油、石化领域的有关专家,于1983年11月在南京召开了如何用好一亿吨原油座谈会。1985年1月,中国科协召开了有17个学会、23个部委的专家、领导共150多人参加的《合理利用一亿吨石油》论证会。侯祥麟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这次会议提交论文180多篇,分别从合理利用石油资源及石油产品、石油深度加工、石油综合利用、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价格政策、石油资源的进出口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论证,对节油、代油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合理利用一亿吨石油的若干建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