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副刊专题 > 侯祥麟:红色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 > 风雨历程
为尖端武器所需油品攻关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05-09-06 【字号: 小  中  大   

1958年12月15日到1959年1月6日,国家科委在上海召开科技规划会议,各部委和省市自治区负责科技的同志出席,讨论如何加速科技发展。会议将发展尖端武器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要求各部委和地方通力协作。

会议期间,侯祥麟深深感受到了发展原子弹、导弹和超音速飞机对于国防建设的迫切性,明确认识到在解决常规武器需用油品的同时,发展尖端武器所需各种油品的研制也必然要提上日程,这是历史的责任。

会后,国防部门陆续向石油部提出了高真空油脂、耐氟油脂、耐高低温润滑油脂等试制项目。侯祥麟和大家的任务是研制原子弹、导弹和超音速飞机所需油料。

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种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供应,按一般程序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边研制边准备生产条件。因绝大多数品种所需数量不大,不需建设工厂生产。侯祥麟和院里的同志商量,提出在院内建立四个中型厂房,进行小批量生产和测试工作。他们的意见得到部党组的同意,因此减少了环节,没有拖尖端武器试制的后腿。

研制这些油品需要解决的环节很多,而且要求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石油科学研究院的绝大多数同志过去都是从事天然油的润滑材料,对合成润滑剂必须从头学起,其难度之大可以想象。研究院集中了100多名年青研究人员,组成苦干题目组,进行探索研究。经过刻苦学习,大家对合成途径有了了解,为研究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

当时国家正处于非常困难时期,物质紧缺,粮食定量很低,科研人员长时间超负荷地在实验室、现场工作,却吃不饱肚子这。合成试验过程中所接触的原料许多是有毒的,条件简陋,常常使一些同志中毒受伤。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侯祥麟和参加研究试验的同志任劳任怨,顽强拼搏。到1961年,研究工作进度明显加快,硅油、酯类油等样品都试制出来了,其它使用单位所需产品也都保质保量地研制出来了,按时提供给了用户。

1961年2月,侯祥麟因病住院,他在病床上还牵挂着研制任务,始终关注着研制工作。下半年他回来时,三种氟油都研制出来了。他带领大家继续努力,加紧通过对耐六氟化铀的试验。

1963年5月16日,侯祥麟在为石油科学研究院起草的《1960一1962年新型材料研究试制任务完成情况》报告中说,计划中正式承担项目45种,至1962年底,己研究试制成功并经使用各部门鉴定为可用并进行生产的24种,已试制出符合要求的样品交与使用部门鉴定的15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