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中国科学院纪念建党85周年 > 媒体报道
魏建江:畅游在水声研究的海洋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6-07-07 【字号: 小  中  大   

在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魏建江心中,始终有一个崇高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水声强国和海洋大国。这是他的人生夙愿,也成为他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正是凭着这种对事业的热爱,凭着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不知疲倦地畅游在水声研究的海洋里。

1963年,风华正茂的魏建江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水声工程专业学习,从此与祖国的海洋声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70年,他学成毕业,来到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开始了自己长达35年的水声科研生涯。

魏建江担任了声学所侧扫声呐课题组组长之后,开始了新一轮水声工程的探索征程。当时,课题组只有三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1995年底第一套侧扫声呐终于研制成功。这是当时国内分辨率最高、作用距离最远的一套侧扫声呐设备。从此,我国海上防救任务拥有了先进的装备。

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多型侧扫声呐、海底图像声呐和海底表层探测系统等项目。其中,侧扫声呐和海底图像声呐获得院、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10月,准备第二天去大庆出差的他,为了解决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加班到晚上近11点才回家。就在当天夜里,他心脏病突发。由于救治及时,性命保住了,但两个支架永远留在了他的体内。在这以后,他仍然像病前一样,差没有少出,班没有少加,实验室的事情也没有少管。

2004年的一天,声学所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因任务需要,要求实验室为其研制的声呐设备提供技术保障,魏建江决定亲自主持和完成这次保障任务。第二天,他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任务现场。在随后的两个多月中,他度过了一生中最漫长的一次海上“漂流”生活。天气寒冷、海上风浪一般在三四级以上,即使是年轻人也难以承受这样艰苦的作业。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就是常人都难以忍受,何况像他这样一位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每次靠岸避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药。就这样,他连续跟随用户出海50个航次,直到出色地完成这次防救保障任务。研究室的人给魏建江起了一个绰号“万能胶”。哪里有漏洞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问题就即刻得到解决。

魏建江以忘我的工作精神、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海上试验经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用户由衷地赞叹。每一次面对国家的需要,他都义不容辞。在屡次搜救中,由于他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指挥,任务总能圆满完成。“力微任重久神疲,小车不倒只管推”成了魏建江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披肝沥胆、勤奋工作、刻苦攻关,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绩,是在科研第一线奋力拼搏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楷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