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中国科学院纪念建党85周年 > 科苑先锋
田长彦:科技兴新的带头人,科技扶贫的有心人
  文章来源:新疆生态地理所 发布时间:2006-06-29 【字号: 小  中  大   

田长彦:科技兴新的带头人,科技扶贫的有心人


    田长彦,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简称新疆生态地理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研究员。1988年8月在新疆生态地理所获硕士学位。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篇、CSCD收录7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授权2项,申请软件登记1项;先后获国家、自治区科技进步奖3项;1996年获中科院“方树泉科技扶贫奖”、2000年获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2001年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3年获新疆科技兴新先进个人。

    科技扶贫,立足基层

    田长彦生于196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现新疆生态地理所),并在这个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可以说,1989年以前,他基本上还在求学阶段。

    1989年,田长彦承担了新疆首批“科技兴新”试点项目“渭干河灌区中低产土治理与综合开发”课题,课题基点在阿克苏地区的新和县。

    新和县是新疆生态地理所的一个老基地,“文化大革命”前,新疆生态地理所在这里建有一个土壤改良试验站,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新和站的研究工作半途而废。近20年过去了,新和县穷困面貌依旧,而且戴上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新和县各族人民急切盼望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科技兴新”课题也选择了中低产土治理与综合开发作为突破口。能不能有所突破?田长彦和课题组面临了巨大的考验。

    新和县虽然是新疆生态地理所的老基点,但对刚踏上科研之路的田长彦,一切都是从头干起。当时,他还不到30岁,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这里,他与同事们做了三件事:一是在对工作区土壤、水盐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土壤改良方案,重点是排水系统规划,通过总排、支排修建,控制面积达106.61万亩,年排盐量达10余万吨,95%的盐渍土含盐量下降到每公斤土3克以下,粮食单产增产45.86%;二是培肥地力,一面推广秸秆过腹还田,一面种植绿肥,绿肥面积由占耕地的0.8%提高到5.2%,使土壤有机质保持在1%以上,并实施科学施肥;三是推广棉花高产栽培,从1992~1995年,全县棉花亩产皮棉就由49公斤提高到832公斤,面积由10万亩扩大到20万亩,为当地农民找到了财路,人均收入由553元增加到1308元,翻了一番多,整个课题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了4亿元。“科技兴新”使农民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田长彦从科技兴新中也逐渐锻炼成熟,从课题成员上升到课题负责人之一。

    科技创新,成效突出

    “科技兴新”初战告捷,紧接着新和基点承担了中科院院长特别支持的新疆棉花项目“渭干河灌区中低产棉田变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成为项目中的三个示范区之一。田长彦成为这个专题的负责人。

    棉花是新疆的优势作物,是新疆“一黑一白”战略的重要支撑,种植棉花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棉花又是一个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经济作物,在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大的渭干河灌区,能否实现棉花高产,这又是面临的一个新考验。新疆耕地中,中低产土占80%,盐碱土面积占三分之一,在渭干河灌区实现棉花高产,在新疆、在我国西部干旱区都具有重大的示范和推广意义。在田长彦的带领下,专题组圆满、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首先,他们针对盐渍土的特点,总结出了相应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模式,在较大面积的盐渍化低产棉田实现亩产皮棉140公斤,在桑塔木农场50亩试验地上取得亩产皮棉1607公斤的优异结果。其次,在施肥体系上,通过技术创新,确定了棉花高产肥料配比和最佳施用量,建立了棉花植株-土壤硝态氮速测诊断指标,为氮肥合理施用和棉花长效肥配方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发现,在盐渍土应用比常规施肥增产165%,在大田应用增产982%,已累计推广30万亩。第三,通过科学灌溉,节水20%,增产12%。第四,筛选出一批高产抗病优良品种,并推广50万亩。在三年试验期,各种技术累计示范推广199万亩,全县皮棉亩产又攀升到100公斤,三年累计增产皮棉48652万公斤,累计增加产值474亿元,两县人均增收948元。

    在棉花高产试验中,田长彦和同事们还创造了棉花害虫生态防治技术体系,通过在棉花条田近林带处种植苜蓿带,利用苜蓿带中棉花害虫的天敌,实现了对蚜虫的有效防治。全县农药用量由15吨降至几十公斤,并由此生产了大量苜蓿,支持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保障了棉花安全高产。该项技术已推广应用200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亿元。自治区人民政府还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中央电视台、各大新闻媒体也进行了大量宣传报导。

    这一期间,田长彦承担了多项国家、自治区课题。国家攻关项目“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科技行动”,渭干河绿洲是其中的一个示范区。试验示范中,解决了10多项关键技术,创新7项技术,集成20多项配套技术,建成了11个示范点,在全县掀起了以科学技术再造山川秀美的热潮。

    科技扶贫,效益显著

    田长彦在大学的专业是土壤农业化学,注定了一生要与土地打交道,特别是要与低产土打交道。低产土是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基层的科研实践中,田长彦深深感受到,土壤质地差只是一个自然因素,而技术的落后,才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他将很大的精力放在中低产变高产、以科技让农民致富上。

    刚参加科技工作,面临了“科技兴新”课题,“兴新”既要兴地方经济,更要增农民收入。六年的“科技兴新”,让新和县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新和县接近了脱贫,使田长彦获得了中科院专设的“方树泉科技扶贫奖”。接下来的中科院棉花项目,使新和县经济再上一层楼,田长彦再次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的荣誉,接踵而来的还有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新疆科技兴新先进个人等荣誉。田长彦将这些荣誉归结为科技扶贫的不懈努力,更坚定了将科技扶贫作为自己科技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之一。

    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担任研究室、所领导工作以来,在各项赈灾、扶贫捐款中,田长彦都是走在头里,捐款额都在前列,每年因此要支出几千元。然而,他认为捐款是需要的,但科技工作者更大的责任是利用掌握的技术和能力,用科技帮助农民致富,这才是根本。因此,在每一个课题、专题中,他总是十分重视提高试验地区农民收入,并纳入合同。在科研过程中,也总是反复检查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至今,他承接的20多个课题,经济指标都是超额完成的,农民收入的增加都是具体、实在的,这也是他一次次被评为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的原因所在。

    科技传播,身体力行

    农业科技既是公益性的,又具有公众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技传播。

    田长彦在硕士毕业后,很快就担任了研究室领导职务,2002年11月又担任了研究所领导职务。在专业职务上,他较早进入了高级研究人员系列。专业职务、行政职务的改变,并没有改变田长彦坚持科技传播的热情。在参加“科技兴新”课题期间,他积极参与新和县的农业科普,为农民技术员讲课辅导、传授技术。在科学试验中,他坚持依靠科技专业户,与农民技术员打成一片,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和好评。

    2002年,在新疆生态地理所组织“塔河千里生态巡”大型科普活动时,田长彦已被确定为领导班子换届后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的备选人,他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然而,科普巡展专家组又确定他为讲课专家,在百忙中,他毅然前往阿克苏参加讲座活动。

    担任所领导后,科普成为田长彦的分管工作,在切实抓好研究所科普工作同时,他也身体力行承担了科普讲座任务,到乌鲁木齐地区大学、中学做科普报告,从不因工作忙推托。新疆生态地理所的科普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先后获中科院、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优秀科普基地荣誉,成为研究所的一个品牌。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中,田长彦既是一个领导者,又是一个执行者。从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形象和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