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8年“两会”专题 > 热点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谈2008年抗击雪灾感受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8-03-10 发布时间:2008-03-10 【字号: 小  中  大   

    今年1月中旬到2月初,我国南方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低温雪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抗灾救灾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灾后重建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应对极端和突发自然灾害也成为本次两会的焦点。

    3月8日,来自贵州省的全国政协委员黄瑶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谈到抗击雪灾中的体会时表示,应对突发灾害必须科学判断与决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特大雪凝灾害之初,部分同志对灾情认识不足,还以为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结果雪凝越来越大,不少地方因准备不足而吃了大亏。两任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委员和郑国光委员也在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交的大会发言中表示:对极端和突发自然灾害必须科学应对。

    秦大河:严重自然灾害不可怕,关键要科学应对

    秦大河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应对极端和突发自然灾害必须‘科’字当头。”

    他在发言中用3个“出乎意料”描述了本次雪灾:黄河以南大半个中国20余天出现连续4次高强度降雨降雪出乎意料,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遭受如此巨大损失出乎意料,现代经济社会赖以平稳运行的能源交通通信在自然灾害面前如此脆弱出乎意料。

    但他同时表示:“严重自然灾害不可怕,关键要科学应对、积极防御。自然变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应对防范极端自然灾害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秦大河认为,人类社会至今仍然没有足够的能力改变自然,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但是可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掌握一些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预测一些自然灾害变化的趋势。近几年,我国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测和评估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极端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仍然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

    他表示,当前科学水平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能力距人类发展的需求仍有差距,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能力还有待提高。预警传递仍然是广大农区、山区、海区、牧区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快发展先进的天基、空基、海基和地基探测技术和预报技术,提高和改进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必须加快建设更加快速有效的应急体系,加强预警信息传播。在全社会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既要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救能力,也要避免‘天灾迷信’造成的社会恐慌。”

    秦大河认为,防御自然灾害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由于大气、水、冰雪、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地球系统既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同时各类自然灾害也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破坏着人类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财富。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超强台风、特大干旱、极端洪涝等极端灾害呈现增多增强的严峻态势。“无论经济社会处于何种阶段,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应该把防灾减灾置于重要位置,这是关乎民命和民生的重大现实课题和长期任务。”

    秦大河表示,防御自然灾害必须依靠发展。经济越发展,综合国力越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综合实力就越强,重特大自然灾害的人员伤亡程度就越轻。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加大在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预报预测、防灾减灾措施等方面的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交通、通信、电力基础设施,特别是与减灾密切相关的海防、堤坝、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建设,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以有效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化石能源燃烧造成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灾害逐渐增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大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海平面上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秦大河认为,事实证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加重了自然灾害。防御自然灾害必须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尊重自然规律,调整工业特别是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布局。未雨绸缪,加强规划,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

    郑国光:为全球气候变化担忧

    “自18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出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虽然全球地表气温在过去100年中上升了约0.74摄氏度,似乎在人们的生活中并没有直接体现,但是如果看看最近几十年极端气象灾害的形式,我们不得不为全球气候变化深深担忧。”郑国光在提交的大会发言中表示。

    除今年我国南方遭遇特大冰雪灾害外,1998年和1999年长江流域、2003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涝灾害;2007年重庆、西安、济南、上海、武汉、郑州等地均发生超过五十年一遇的局部暴雨灾害;2003年华东地区、2005年华南地区、2006年川渝地区、2007年东北和江南地区接连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的极端高温干旱或连年干旱。美国2005年遇到“卡特里娜”超强飓风灾害,孟加拉国2007年遇到“锡德”超强热带风暴灾害;欧洲2003年和2006年发生了极端热浪灾害以及强风暴灾害……

    郑国光表示:“全球每年都会发生有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极端气象灾害,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超出历史极值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因此,防御极端气象灾害既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共同现实课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

    根据我国国情和天气气候特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在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灾害方面,郑国光认为:“无论是否减排以及无论采取多严厉的减排强度,未来100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趋势将继续下去。对我国来说,适应气候变化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应坚持适应与减缓并重、以适应为优先的原则,尤以防御气象灾害为重点。”

    郑国光表示:“科技研发和工程建设将是强化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他说,如何准确预判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发展和影响形势,如何根据天气气候变化预先作好防灾抗灾准备,如何根据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合理分配抗灾力量和资源,如何以最少的社会负担和经济成本获得最大的抗灾胜利等问题,都要依赖于科学的决策和正确的指挥。“而这一前提就是要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率,把灾害天气预报科学有效地转变为灾害预警。”

    黄瑶:冰冻灾害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身为贵州省政协主席的黄瑶对这次冰雪灾害更是有着切身感受。他说:“就贵州而言,这次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冰冻程度重,3个方面都突破了历史极值。抗击特大雪凝灾害也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反思。”

    黄瑶说:“一是冰冻灾害向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促使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这次特大冰冻灾害损失十分巨大。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受灾地区的部分党委、政府的防寒意识不强,防寒机制不顺。”多年来,南方地区的不少干部群众在观念上一直认为,防寒是北方地区的事,与南方地区无关。再加上最近几年一直是“暖冬”,人们头脑中更少了“防寒”这根弦。特大雪凝灾害袭来时,各地就只好采取临时的应急措施,工作显得有些忙乱。这场灾害告诫我们,只有各级党委、政府在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认真制订相应预案,一旦灾情发生,才能有序进行抗灾救灾,把受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黄瑶建议,尽快建立综合减灾管理体系,成立由政府及公安、消防、军队、信息、气象、地震、防汛、交通等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把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制上升到“危机综合管理体制”。同时,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灾害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中央和本地区的救灾物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抗灾能力。

    目前,全国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但黄瑶说:“各地在重建中不要简单把灾后重建当成‘断了的电杆拉起来,电线接起来’,而应借这次灾后重建之机,提高基础设施抵御灾害的标准,并将标准法制化,强制执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