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热点话题
理顺项目定位 用好科学基金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03-09 【字号: 小  中  大   

今年两会上,创新型国家建设、软实力提高、原始创新、科学发展观等更多与基础研究相关的字眼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两会“关键词”。3月5日,新华社转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条例》,从法律法规的层面确定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使用过程中基金委与项目依托单位的关系,与申请者、评审专家等各方面的关系,为更好地使用科学基金作出了有力保障。为此记者采访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

完善资助体系 调整项目定位

“去年,基金委用了一年的时间,花了很大力气推动我们的卓越管理,不断完善科学基金的资助格局,逐步明确各类项目定位,改变过去从资助额度大小来区分面上、重点还是重大项目的方式,就是希望能够更好地管好用好科学基金,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陈宜瑜说。

基础研究要面向未来,也要有国家战略需求目标,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会离开国家战略需求,去'空对空’地支持研究。我们着力于两点,一是保障学科的均衡协调,这也是国家战略需要。因为谁也无法预测未来10年、20年科技前沿在什么地方,哪项基础研究更重要、更有应用前景,国家必须保障所有学科的基础研究都能得到支持。二是努力调整和理顺项目定位,引导科学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研究。基金委每年都根据国家需求,发布项目指南,通过重点、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等保证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的研究得到支持。”

陈宜瑜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定位在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更集中瞄准国际前沿,突出创新,重点跨越。重大项目的定位就是促进学科交叉,围绕国家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前沿密切结合的学科交叉;重大研究计划的目标更明确,就是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瞻性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结合我国现有研究基础和优势领域进行部署,凝聚优势力量,通过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的支持,积极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力争在5到8年内,实现若干重点领域或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三个典型例子体现基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陈宜瑜说,解决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科学问题的提出则必然依据国家战略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是按照我国整体的科技战略目标来发挥导向作用,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科研平台建设,支持和服务于区域发展。去年基金委批准设立了3个典型的联合基金项目,正好在3个方面体现了基金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的作用。

一是引导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有直接应用价值的研究。基金委与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就是一个典型。设立这一基金的目的是吸引社会科技资源开展以雅砻江水电开发为背景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引导科学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雅砻江水电工程要建世界最高的蓄水坝,最长的地下引水渠,有很多基础问题全球都没有研究先例。以前研究单位不知道企业的需求,企业有需求却找不到研究机构。基金委和二滩水电开发公司采用联合资助形式,由企业提出问题,基金委组织项目申请、评审和管理。直接把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联系起来,既能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又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同时科学家也可以从研究中得到第一手的研究数据资料,包括原来这一地区的地质地貌、工程建设资料,很快就投入了工作。”

二是建设科研平台。2006年8月3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科院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设立“天文联合基金”,面向全国共同资助天文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资助和管理系统的优势,发挥中科院在天文学研究领域已建成的国家研究平台的功能和作用,鼓励和吸引全国科学家尤其是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外的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这些设施开展天文研究,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我国天文学的创新能力和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使我国天文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三是引导地方财力投入基础研究。过去基本上是由国家来支持基础研究,地方主要在应用研究上才肯投入,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一些地方在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认识到,为了本区域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对基础研究的投入。2006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签订协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广东省政府每年拿出4600万元支持基础研究,支持以解决我国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广东的区域和产业科学问题为目标的基础研究,引导全国科学家参与研究。

“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使大家认识到创新必须从基础研究做起;二是可以产生一些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原创成果;三是这些投入产生的基础研究成果并不只是一个区域性的成果,因为基础研究没有区域限制,虽然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区域发展需求,但研究成果却可能具有普遍性,从而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现在,对这一基金的反映很好,去年70%的项目都是广东省和全国科学家联合申请的,这样在合作研究中可以提高广东地方的科研水平,带动了地方的人才培养。”

陈宜瑜说,广东的特点是经济基础好,但科研人才相对缺乏。通过其他方式,广东无法引进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无法聚拢这么多能为其所用的资源。去年是第一年,广东省内单位拿到的项目较多。因为地方的研究人员有限,今年广东科学家承担的项目就少了。不过,广东省委省政府认为只要能“为我所用”就行了。今年正在进行的项目申报中,热带亚热带农作物种质资源及新品种培育、珠江流域生态环境、南海海洋资源与环境以及华南地区重大疾病、重大热带传染病问题等,解决的都是广东及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能带动我国南方区域的发展。

让全社会都来共同关注基金

陈宜瑜介绍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提出也在两会上引起积极关注。2004年两会召开时,就有一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提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04年10月份就开始筹划做这件事,到2006年,经过一年半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了条例草案,又报国务院批准进行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数易其稿后才正式公布。

基金条例公布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框架下,进一步理顺项目定位,梳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内部的各种规定,规范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等工作,进一步完善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原来我们的基金管理办法只是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内部的管理规范。条例颁布后,就以法规的形式规范了基金项目申请者、评审者和项目依托单位间的关系。可以按照条例来推进工作,使基金工作有法可依。”

陈宜瑜说:“条例颁布后,会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科学基金,关注科学基金的投入、关注基金的管理。随着国家对科学基金投入的增加,我们更要管好钱、用好钱。”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