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聚焦科教
科技界委员怒斥“垃圾论文”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3月12日 发布时间:2007-03-12 【字号: 小  中  大   

“论文质量已经到了不得不关注的程度”。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俞汝勤委员说。

近几年,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论文质量提高的幅度并不像数量那样大。

“有些论文涉嫌伪造数据,也有人使用的数据取自外国作者的论文,却并未明确引证。”俞汝勤忧虑的是,用英文向国际刊物投稿的作者并不是中国作者群体中素质最低的部分。

“发表在国内一些期刊上的论文质量更让人不能恭维”,这是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委员多年的经验。他说:“国内有些期刊唯利是图,不管论文水平如何,只要交钱就可以发表;有的编辑、审稿人不负责任,为钱、为人情乱开绿灯。这大大助长了造假之风,促动了'垃圾论文’的产生。相比之下,我们投到国际期刊的论文水平还是相对较高的。”

“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我的导师对我说,一篇好的论文,10年以后还有价值,还能被同行引用。多年以来,这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赵修建委员说,“这些年,我国的科研水平、设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论文数量也有所提高。我以前要花一年时间写出的论文,现在可能几个月就能写成。在这样好的科研条件下,写出10年以后还有价值的论文,应该是科研人员的目标。”

厦门大学的郑兰荪委员对此深表认同,但是他认为,“十年磨一剑”实践起来非常困难,不仅要有科研人员自身的修养与素质,更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在他看来,现在的学术论文质量不高只是学术浮躁的缩影,“现在学术界最重要的问题是浮躁,说白了就是沉不住气,静不下心来做研究”。

“有些研究可能要好几年以后才有成果,科研人员要担很大的风险。坐那么多年的冷板凳,谁敢冒这个风险,”郑兰荪说,“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出不了成果、写不出论文,科研人员别说拿经费,甚至连聘任都成问题。”

当前,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发表期刊档次几乎成为评价一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唯一标准。这种“唯论文论”的评价机制在国内一些研究机构表现突出,评价标准只重数量,忽视质量。这种评判、管理机制被戚发轫委员戏称为“用手工作坊计件制的方法来统计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

俞汝勤认为,现在一些单位将论文当成主要目标进行考核,因此本末倒置。这类似应试教育中无视学生综合素质、将考试得高分作为主要目标,专注于传授考试技巧和猜测试题,这必然将科研和教育引向歧途。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