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会议报道
科技界委员:3000亿元研发投入的背后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3月12日 发布时间:2007-03-12 【字号: 小  中  大   

    据报道,2006年全国研发投入达3000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加了22%,占GDP的1.4%。那么,研发投入3000亿元携带什么信息?目前的研发投入能否满足科研发展的要求?制约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障碍是研发投入还是其他因素?《科学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科技界的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上下重视科技创新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徐善衍委员表示,研发投入2001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后,短短4年时间以年均20%以上的比率增加。在近3000亿元投入中,中央财政为716亿元,比上年增加19.2%,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日益重视;地方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有14个省区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超过50%。

    “3000亿元这个数字我两会之前就通过媒体报道看到了,从我们声学所2006年的情况来看,和全国研发投入增加的宏观形势是吻合的。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按常规是研究所申请科研经费的小年,但去年底我们总结发现经费比2005年增加了20%多,尤其是与企业的合作又进一步增强了。毋庸置疑,和很多领域一样,声学领域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所长田静委员说。

    中国科研经费增长一度成为海外媒体评说的热点。不久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题为《2006年度科学、技术和工业展望》的报告中称,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到2006年底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额将超过1360亿美元,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研发投入第二大国。这份报告迅速引起国际关注,《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纷纷以封面文章的形式进行讨论。有报道解读,“中国制造商的谈论主题正在向科学领域转移,在接下来的20年中,它希望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科技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在载人航天工程、核心软件、集成电路装备、大型燃气轮机、超级稻育种技术、新药创制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技术产业化迅速发展,高新区企业40000多种产品中自有技术的产品已超过70%。在许多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实现了“以我为主”,在医药、信息通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也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中国研发投入力度仍须加大。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的通用指标。兵器工业二○三所总设计师徐中信委员表示,尽管2006年研发投入达3000亿元,但总体来说还是低的,相比庞大的经济基数,我国对科技的投入其实还很不够,1.4%的比重要远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科研的主体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好的研究环境和适当的待遇。而现在许多科研院所难以保证科研资金,科研人员的生活待遇一般,需要国家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投入。

    “科技产出比”亟待提高

    科技部最新发布的《2006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与2005年全国科技进步监测结果相比,2006年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7.11%,提高了1.5%,这是自1997年我国开始对全国科技进步情况进行监测以来的第九次连续提高。在5个一级指标当中,除科技产出指数主要因中国研发人员增长较快和中国知识产权对外交易能力降低而下降外,科技活动投入、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指数均获不同程度提高。

    但报告同时显示,全国科技活动产出指数降低了3.11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由人均科技论文数、人均专利转让费等5个指标综合测算而成。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解释了科技产出下降的主要原因:研发总量快速上升,同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从事全时研发的人员数量都进入世界前列,使得测算的基数增大,而论文等产品的数量上升没有那么快,导致了单位活动效率的下降。

    在专利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国内专利仍未打破集中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格局。在最能体现自主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中,国内只占2/5。从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等方面看,仍然维持着东部强、中西部弱的格局。

    体制机制问题更关键

    研发投入总量迅速攀升就等同于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吗?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中国的科技研发能力仍然较弱。”

    此前,科技部计划司评估统计处处长刘树梅指出:“提起科技投入,人们往往首先看总量。但事实上,简单看规模和排名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进行投入强度、学科结构、产出效率方面的分析比较。”

    “大约从2003年起,我就在所内强调资源不再是制约我们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什么是关键?创新能力才是关键!现在科研条件好了,人才队伍都不错,关键是好好做些工作,提高核心竞争力。当然,资源导向与导向资源不同,别迷失了自己,眼里只剩下了钱。”田静说自己2003年开始就在所里阐述这个观点,“2005年在院里讲”,“2006年是我们希望实现突破发展的拐点,其一是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发挥全所的创新热情”。

    会场内外,很多委员关注的话题不再是“钱钱钱”,而更多是讨论如何更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新体制、新机制,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重大问题。一位记者同行开玩笑说,今年两会,如果哪位委员代表还局限于“钱”,那他绝对不是好的采访对象。

    国务委员陈至立3月8日在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席会议上表示,科技界的效率仍待提高,第一是受整个社会负面效应的影响;第二,确实必须考虑政策引导上有哪些弊病,容易让科技界形成浮躁等作风。

    “我曾多次提出,在时代的浮躁中,声学所要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声学所2006年要突破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突破功利导向的定势,培养和提高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今年我们又提出'潜心2007’,希望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打牢基础,增加前瞻性积累。”田静说。

    政府应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委员指出,自主创新需要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科技投入机制。“需要注意的是,科技投入本身也存在一个结构调整问题。”

    “钱要用在刀刃上,我认为政府的投入应该解决共性技术、前瞻性研究和具有带动意义的重大研究项目。”田静提出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应当转向引导社会资金、解决共性技术和重大基础研究。

    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716亿元。其中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60亿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从上年的10.5亿元增加到14亿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由上年16亿元增加到40亿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10亿元。

    财政投入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平台建设方面趋强,表明政府已开始注意到共性技术的平台建设。在当前企业普遍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绝大多数企业尚无力支持基础性研发的现实情况下,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同时集中力量进行行业共性技术的攻关,将大大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王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投入,加大对综合技术的投入。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试着投入一些超大型的科技项目,与国际上的技术强国进行合作,从而从全球层面上来占有技术。同时,还要进行科研攻关的策划,必须要保证科研的方向是国际上的攻关难题。

    陈至立在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席会议上透露,国家即将在资源、环境、“三农”、健康医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启动科技支撑计划,体现对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全面支撑。目前科技部已经列了140多个项目和1000多个课题。

    企业创新能力仍较弱

    在研发投入总量中,企业投入已占据70%以上份额,这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地位在不断加强。

    “我们2006年还希望突破发展模式的单一,争取各种渠道的创新资源。其中院外争取经费达到了58%,而来自企业和横向的经费占科研经费的21%。”田静说,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的创新愿望之强烈,尤其是民营企业。

    “2006年我们共建了一些新实验室,一般是我们所和企业都有一支研发队伍,共同工作,我们主攻上游,接下来的运作由他们完成,毕竟他们更熟悉市场。”田静说,相比以前与企业的合作,现在的合作更具“实质性”、“更成功”。

    而令人担心的是,研发投入大增的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国家统计局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只有24%,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不到10%。且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也更注重短期项目,而对长期性、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则很不够。另外,相当多的企业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远大于用于消化吸收的费用支出,平均比例达到6.5∶1,而二战后日本的这一数据是1∶7。

    “也不尽然,与我们合作的企业,很多是研究新产品,也有很多是前瞻研究,富迪科技的老总和我们合作时就表态说更注重技术发展。特别是民企,很有眼光,也很注重网罗人才,相比之下,国企反而更加急功近利一些。”田静说。

    陈至立表示中国企业大多没有研发中心,“人才大量滞留在高校、科研院所,要想办法把这些人才送到企业去,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不是自主创新的全部,企业办不成研究所,而且企业的差异很大。最近有个误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一个方面应该是说它是资源投入的主体,但现在渐渐演变为企业是资源投向的主体,似乎把钱更多地投到企业去就可以把创新体系建起来了;同时一些企业也把争取项目当成是争取资源、创造利润的手段,既不是从自身实际的技术需求出发,也不考虑自身的人才结构和研发能力,拿到财政的钱不仅不作匹配,甚至不单独做账,直接作为利润列收,或用于买地置房,完全背离了国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初衷。”田静表示,我们必须警惕这些新出现的苗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