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会议报道
领导意志干预过大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尚未形成良性驱动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03-09 【字号: 小  中  大   

3月7日,在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上,企业是坚持自主创新还是以引进消化为主,成为陈厚生、刘友梅等来自企业的科技界委员的热点话题。

“我从来没有为科研经费发愁过,因为我们攀钢创新的主动性非常强,各方面条件有限,必须创新,否则无法与宝钢等同类企业竞争。我们只要提出研发项目,向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或攀枝花钢铁公司提出来,很快就可以得到经费。我们的科研费用与奖金工资关系不大,主要是以成果创造的经济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我们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已经产业化了。”陈厚生委员来自攀枝花钢铁公司,是攀枝花钢铁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多年来主要研究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

“因为科研项目主要是为企业生产技术服务的,因此企业也号召大家多提创新的题目,而且每年都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对较大成果的产业化,企业要投入数千万元到数亿元,同时也给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攀钢的钒两年来创造的经济效益与钢铁产品持平,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作用。”

陈厚生以V2O3为例说明,企业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的意识和认识水平。而这在某种意上说明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远未形成良性的驱动机制。“我向攀钢总经理提出开发V2O3时,他比我还着急,到攀钢各厂为我寻找实验设备。我提出要求,全部由他亲自下达任务,限期完成。在他的支持下,一两个月就完成了任务,很快就产业化了。因此,如何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认识到企业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成败的关键。”

坚持自主创新,还是以引进消化为主,决定权常在于领导。

乐寿长委员说:“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在自主创新的三大模式中,原始创新还是软肋,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现象严重,还是应该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改变地方领导重引进、轻消化的理念。”

陈厚生还以钛回收技术的亲身经历,说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老总更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

钒钛磁铁矿是攀枝花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约占全国已探明铁矿储量的20%,其中钒的储藏量居全国第一位、世界前列。但钒产品的研发一直是个技术难题。

“攀钢已经成功地将钒钛磁铁矿这一资源,采用高炉—转炉工艺流程,解决了高钛型炉渣高炉冶炼的世界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使其中的铁、钒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回收利用,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高炉炼铁技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第一,钛的利用率低,铁精矿中占总量56%的钛没有利用,尽管从尾矿中回收了钛精矿,但目前钛的利用率也只占钛总量的7%左右。第二,高炉流程需要焦炭炼铁,焦煤资源供应紧张,生产焦炭能耗高,而且炼铁成本高。第三,高炉炼铁需要烧结厂、焦化厂,烧结和焦化过程向大气中放出大量CO2、SO2,NOx等有害气体,污染我们的环境。”

两年前,陈厚生在过去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代炼铁技术应用于钒钛磁铁矿工艺,可以解决钒钛矿过去流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和回收矿石中的有益元素,同时不用焦炭、不用烧结,成本低、能耗低、环保好、投资省。“我首先向攀钢主要领导提出来,没有得到支持和回应。但却得到攀枝花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视,他们让我为一个较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搞新流程。首先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在北京召开论证会,专家非常支持我的想法,通过发明专利保护起来后,花费大量物力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调研和试验,同时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在攀枝花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进行攻关,效果很好。联合实验室被四川省列为钒钛工程技术中心。现在正在攀枝花进行产业化示范工程试验,全部由这家企业投入。目前,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家找到这家企业,要求转让技术。攀钢也认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意义了,但已落后一步。”

陈厚生说创新必须有科学基础。盲目地干叫冒险,但经过科学可行性的论证后,就要大胆干,莫失良机。

湖南省株洲电力机车厂高速牵引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委员也认为,部门领导的意志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发展之路:是自主创新还是引进消化。中国渐渐成为轨道交通的国际市场中心,量非常大,国际四大跨国公司和一些实力不强的轨道交通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瓜分中国市场”。

“为什么会这样?国际跨国公司占了世界技术转移的80%以上,其规模、技术实力、经济实力、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使它能够控制世界的技术转移。而中国的轨道交通产业非常分散,分为南方公司和北方公司。因为强调所谓的竞争,两个公司都缺胳膊缺腿,实际上削弱了实力,而不是相互之间形成竞争。如果还继续下去,迟早被跨国四强吃掉!”刘友梅呼吁中国尽快培育装备制造业的大公司大集团。

“引进消化吸收不能解决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引进可以辅佐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可能替代创新能力。整机引进、30%国产化、70%国产化,这几个阶段不能混淆,不能从中造假。”

我国是铁路大国,绝不能没有自主创新的高速列车,完全靠技术引进来解决中国铁路的问题不切实际。刘友梅举了一个例子,我国刚开始研制机车时,虽然产品已经出炉,却并不被看好,最后还是花了几百亿元进口国外的机车,核心的系统集成技术没有拿到,这样,中国自主研发机车的路被堵死了。结果本来可以技术自立的产品,最终变成核心技术依附的产品。

“自主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政策推动。”刘友梅说,除了靠科技人员的拼搏,还要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如果我们自主创新的产品一进入市场,首先没有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它,那它就永远也不可能再实践,也不会继续成长。

我国民族工业中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很少,期待出现更多像“神舟”飞船、“长征”运载火箭那样的民族品牌,让我国的民族品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成为真正的主角,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型。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