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会议报道
谁能知道他是谁——默默走向大会堂的科学家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07-03-07 【字号: 小  中  大   

人民大会堂外,他在风中前行,穿一件很不打眼的黑羽绒服。从他下车,我们就尾随着他,目送他走上高高的台阶,迈进那神圣的殿堂。自始至终,也没有媒体同行拦堵他。或许,没有人认出他就是曙光计算机的“掌门人”李国杰代表。而此后不到1小时,温家宝总理在点名提到的四项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时,以“曙光机”作为家族重要成员的“高性能计算机”位列其中。

今天,尽管春光明媚,但北风刺骨。代表和记者们在大风中谈论着与民生民意有关的话题。

一位记者扛着摄像机冲到辽宁团的车队前,高声问道:“赵本山在哪儿?”“没来。”工作人员答。记者落寞地离去,一位新上任高官成了他下一个追逐的目标。“隧道之父”王梦恕代表走过去了,“细毛羊之父”刘守仁代表走过去了,没有人追,没有人拦。

第36次掌声响过之后,开幕式圆满结束。记者们再次向与会者发起新一轮“攻势”。两位记者不幸被“围攻”中国银行行长周小川的同行挤倒了。而咫尺之遥,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运筹者陈竺委员顺利地通过了记者的一道道“防线”,和不少科学界的委员一道,走出了大会堂北门。

看来,科学家不是记者眼中的明星。

下午,我们把这个发现抛给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代表。他答,大家不认识那些科学家,可能是因为他们是比较内敛的一个群体吧。

陈勇说,媒体对科技代表委员的“追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当代表五年来,找他的记者一年比一年多了。作为科技工作者,当代表既是责任,也是义务。五年里,他的不少议案和建议都成了国家实实在在的法律和政策,他感到很满足。只要科技代表委员的声音能够影响决策,自己是不是被大众熟知并不要紧。

王选院士说过一句话:“一个处在创造高峰期的科学家是没有时间频繁上电视露脸的。”不频繁在电视上露脸,当然不会被大众所熟知。如此说来,“科星”不被追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但愿,他们的脸可以不被认识,他们的声音应该被听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