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两会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盛连喜建议:国家应用法律手段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目标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3月16日 发布时间:2006-03-16 【字号: 小  中  大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但我感觉总体上依然不足,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为中央、省、县三级管理。在这一体制当中,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以县级财政为主,但由于我国县域经济的状况有很大差别,从而导致了各地区在教育投入上很不平衡。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平均负债达200万元左右。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很难有大的发展。”在采访中,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总支书记盛连喜这样对记者说。

2006年,中央将首次在西部地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将在2007年将这一政策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谈到这一问题时,盛连喜指出:由于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由政府负责,因此政府尤其要注意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否能够保证学校的正常支出,“要害问题是能不能突破学校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底线!”

盛连喜说,现阶段我国农民整体收入过低,教育投入在家庭总投入中的比重偏大,国家免除学杂费的政策降低了教育投入占农村家庭总投入的比重,但同时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使本就不多的农村中小学资金减少150亿元。国家不应该将这一重担压在学校身上,而应在学校与农民这两个问题上同时努力。

盛连喜认为应通过法律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他指出,中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义务教育有过一些规定,但整体上的立法依然不健全。尽管各个地方也有一些相关法案,但这些规定和措施很多并不能完全落到实处。

“对我国农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而言,的确需要一部法律。”盛连喜说:“通过法律,我们能够对基层教育的责任制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在财政以及其他方面,中央、省、地方三级究竟应如何分担?农村中小学办学所需要的底线是多少?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规定。这样有利于实现现阶段的社会公平,缩小城乡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盛连喜指出,除去教育经费问题,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立法同样有利于解决其他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现如今我国大力倡导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但这种“全国一窝蜂”式的职业教育究竟能否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相融合?职业教育要针对什么来办?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仔细考虑。有些地区盲目发展高科技领域的职业教育,并不考虑这一领域的市场潜力究竟能有多大,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就业,耗费了大量教育资源。这些情况都需要一部法律来规范和引导。

谈到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立法的前景,盛连喜说,这一问题在前几届政协会议中都曾被提到过,但由于受国家综合发展能力的制约,同时考虑到该项立法与《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关系,以及法理学上的其他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实现。现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格局的逐渐确立,相信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立法的前景还很乐观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