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两会报道
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科教投入的遗憾别带到“十一五”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3月13日 发布时间:2006-03-13 【字号: 小  中  大   

    刚刚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指出,我国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日前,记者就我国的科研投入和科研基金管理的问题采访了中国科技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王渝生。

    “十五”指标中的遗憾

    “几天前的会议上公布了我国'十五’计划中的15个重要指标,其中12个都超额完成,尤其是对外贸易增长,增幅是计划的4倍。但其中的科研投入、教育和环境保护指标没能达到。”王渝生委员说:“这未免有些遗憾。”

    王渝生介绍,“十五”计划中预计:到2005年,我国R&D投入达到GDP的1.5%,但2005年我们只达到了1.3%;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计划达到GDP的4%,实际上投入最高的2002年才达到3.32%,之后又有所下降,只到百分之二点几。他认为科研和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造成环境未能达标的一个因素,如果我们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用科学的方法治理环境问题,通过教育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那么我们的环境就也能达标。

    “十一五”规划中预计2010年R&D将达到GDP的2%,教育投入力争达到4%,这样我国到五年后科研和教育上总投入才占GDP的6%。“拿出GDP的6%来'科教兴国’应该是必须的嘛!我们提出到2020年,R&D达到GDP的2.5%,这也是跨入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

    王渝生认为,“十五”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比例虽然没达到,但因为我国的GDP基数大,科研投入从绝对数量上来说还是不小的。目前科研经费的分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存在“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的现象。现在好几个政府部门的手上都管有科研经费,经费没能集中管理。多头支出让本来不足的科研经费多头分配,而且各部门、各单位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各自审批各自的。在审批项目的协调上也没理顺关系,导致一些课题低水平重复。

    科学基金要允许失败

    十几年前,王渝生在做自然科学史研究时,曾申请过一个基金项目,当时填申请表、找推荐人、见专家,“腿都跑细了”,最后才申请下来几万元钱经费。“基金申请中存在一个'小课题,大评审;大课题,小评审’的现象。”王渝生解释说,后来他曾参加过一个较大的工程,因为当时有重要领导亲自抓,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拿到了上千万元经费。对比自己以前申请的小课题的艰难,让他感觉判若云泥。王渝生说:“据我了解,这样的情形还有不少。”

    王渝生听说一位年轻的数学家,找到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可以写成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但因为得到了基金资助,按照基金管理的规定他每年都要进行项目总结,要出成果。无奈之中就只好把一篇论文分拆成5篇来发表,数量是够了,但论文的质量自然也就下来了。王渝生觉得,科研人员的急功近利也是被这些制度逼出来的,现在很多基金项目,申请前要预计课题完成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年都规定论文的数量,这让基础研究很难踏踏实实地进行。他认为课题评审应多元化,不一定什么课题都通过评审的方式来验收。同时科研成果评审是科研共同体、科学家群体自己的事,应让他们按科学本身的规律来评价,而少一些行政干预。

    王渝生说,科学探索要允许失败,基础研究尤其是这样,基金支持项目也要允许失败,甚至允许两三年里做不出论文。在基金支持的项目中,只要有80%的项目能取得成功就行,对基础研究、对科研探索要宽容,允许20%的基金项目没有成果。

    引导企业增加科研投入

    三年前,王渝生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时,曾经和企业家代表一起讨论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方面的问题。当时有位企业家代表很坦率地说,自己企业花钱搞科研不如直接购买国外的新技术。王渝生认为这种看法是很危险的,应该让企业家改变这种观念,也给予在科研上进行投入的企业家一定的支持。

    欧、美很多大企业在科研上都很舍得投入,不少企业研究机构每年都取得很多专利技术,有大批顶级科学家在企业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企业投入科研不但不会让别人“牵着鼻子走”,更产生了不菲的利润。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也明确提出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当然这是企业家几年前的认识,现在可能对自主创新有新的认识。”王渝生认为,应对企业投入科研进行鼓励,引导它们树立起回报社会、尽社会责任的观念,引导它们建立创新基金、出资资助现有的基金或建立企业研究机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