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两会报道
科技投入要“四两拨千斤”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3月13日 发布时间:2006-03-13 【字号: 小  中  大   

“同样是政府投入1块钱,到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手中只剩7毛钱,但是到企业手中就会变成3块、10块甚至更多。”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永顺代表对政府科技投入在科研单位和企业中迥然不同的结果作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比喻。

王永顺心里也很清楚,并非大学、院所的科技人员拿了钱不想干事,而是他们所处的科技体制和管理机制造成了这样的怪现象。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周健民委员的一笔当家账印证了王永顺的话:全所在职人员260多人,但是离退休人员却有300多人,因为养老、医疗都没有从所里剥离,每年国家下拨的事业费还不够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和医药费,即使加上创新工程资金仍然捉襟见肘,在职人员的一切开支都得从项目经费里挣回来。

科研单位体制和机制的革新不可能朝令夕改,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凡是产业化、技术创新的项目,政府的钱必须往企业投,否则就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王永顺说。

王永顺的话代表了近年来江苏省政府科技投入的导向原则。江苏省科技厅规定凡是申报省级技术创新类的计划项目,第一申请人必须是企业,同时对产学研结合的项目优先鼓励;对应用基础、高技术类项目,鼓励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介入前期研究;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基础设施,以建立稳定的产学研结合关系。

“政府不仅要引导技术创新活动走向市场,而且要通过有限的引导资金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让企业匹配更多的资金。因为技术创新的目标是解决企业的难题,企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政府必须充分引导。”王永顺这样认为。

在王永顺的建议下,江苏省于2004年起设立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当年省财政就安排资金3亿元,2005年增加到5亿元。到2005年底,已经资助10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每个项目平均资助强度达1200万元,这在国内各省市中是相当罕见的。申报此类项目的两个最基本要求,一是以江苏企业为主体,开放配置全国的科技资源,二是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的就是加速成果转化的进程,扩大配置资源的范围”。

“这批项目总投入158亿元,其中引导地方匹配约6亿多元,引导企业投入140亿元,是省财政资金的10多倍,非常明显地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今年省政府决定继续加大力度,资助总额增加到8亿元。”王永顺说到这里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