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党建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创新话题
科学时报: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康基石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6-03-09 【字号: 小  中  大   

近年来,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经不是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9亿农民的健康,已经成为建设社会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80%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非传染性重大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疫区、病区大都集中在农村。对当前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基础与法医学院副院长王正荣教授认为,“看病难”实际上主要体现在农村——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基本医疗条件,老百姓在当地有病无处看。

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622元,而农民住院例均费用达2236元。也就是说,一个农民住院,其全年收入可能都要花在医疗费用上。在贫困山区,由于无力支付医疗费,农民患病未就诊的比例达72%,应住院未住院的有89%。全国有40%~60%甚至更高比例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副主委陈守义告诉记者,到2003年,中国享有医疗卫生保障的人只占15%,85%的人没有医疗卫生保障。虽然我国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覆盖面太小,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组织到目前也只覆盖了约20%的人口,而且筹资水平不高,一般每人每年仅30元,保障力度不大。全国政协委员朱宗涵认为,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制定的报销封顶线比较严,影响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农民得到的实惠理应更多一些。

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87%的农民完全靠自费医疗。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2/3。

正是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难以向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广大农民往往因自费求医而被重新拖入贫困境地。更多的农民由于无力支付高额医疗费用,最后往往选择放弃治疗。

缺医少药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由于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且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原因,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水平低、效率差,难以保障9亿农民的健康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参政议政部部长张化本指出,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质量不高,且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一是学历偏低,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等专业教育;大部分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机构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使得很多应该开展的公共卫生工作没有开展,并严重影响到工作质量。二是公共卫生工作的质量亟待提高,目前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以及能够带来较高收入的工作(如健康体检、有偿疫苗接种、有偿检测)上;而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等问题,因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开展不多。三是财政投入不能满足县级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需要;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网底”功能弱化,缺乏改善服务质量和稳定队伍的保障机制。

农工民主党组织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卫生工作仍未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当前农村卫生工作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农民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仍然存在。乡村两级卫生基础设施差,常规设备简陋。大部分乡村卫生所目前仍以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老三件”施诊。农村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服务网络不全;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缺乏基本医疗设备,卫生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缺医少药、卫生条件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解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国家为解决9亿农民医疗保障实施的一项大工程,经过几年的试点,取得明显进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九三学社中央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中,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如下建议:一要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刚性,在总结试点工作基础上,应制定专门法律或法规,以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有法律的保障、有统一的目标、有科学的管理体系。二要尽快建立科学、便捷、长效、低成本的筹资机制,为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保证筹资渠道的畅通、保证筹措资金的充分。三要建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确定补偿比例,要保持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就必须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探索科学管理模式,控制医药费用暴涨。

张化本委员强调要强化政府职责,公共卫生投入和工作重点应以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要改变目前重“城市”轻“农村”、重“硬”轻“软”、重“专项”轻“日常”、重“高层”轻“基层”的状况。县级政府和中央及省市级政府都应加大向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保证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王正荣委员认为:要切实解决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问题,通过设立专项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经费,加强农村当地卫生人才培养;制定相应办法,针对目前西部边远和贫困地区缺医少药、外部毕业生或医疗卫生人员又不愿去的现状,出台相应的鼓励和支持政策。要提高农村医卫人员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五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200多亿元,对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的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2008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没有健康,哪儿有小康?9亿农民期待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