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案例(二)
从毛细管电泳到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10-10 【字号: 小  中  大   

林炳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4年11月生于浙江宁波。1968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博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从事色谱研究。90年代从事毛细管电泳研究,1999年起开始芯片实验室研究。中国化学会毛细管电泳专业小组组长。德国洪堡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访问学者,香港大学、德国Tübingen大学、美国Truman州立大学、意大利科学院访问教授。

1987年初,林炳承由洪堡研究基金资助,到德国吐宾根大学深造。一次在接待美国波士顿大学的B. Karger教授时他得知,美国Anak. Chem.(《分析化学》)杂志刚刚引入了一个有生物学背景的博士作为编辑,以加强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结合的力度。这一消息引起他很深的共鸣。他一直认为,当代化学需要关注两大对象,一是生命科学,二是材料科学,分析化学更多的是前者,这是20世纪后期科学发展进程决定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众多的分析化学分支中,电泳技术已经在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中显示出了独到的优势,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注意把支撑电泳过程的载体从平板转移到50-100微米内径的毛细管上,从而有可能使电泳技术兼有高效、快速等特点,从那时起他萌生了以毛细管电泳研究为切入点进入生命科学领域的想法。

回国以后,林炳承带领几名同事开始着手筹建一个全新的毛细管电泳实验室。他们利用洪堡基金会赠送的价值4万马克的仪器和张存浩所长拨给的3万元基金,迅速开展了第一轮研究工作。此后他们又和美国伯乐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对方提供的价值8万美元的仪器和试剂、备件,有力地把研究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一个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90年代中前期,曾经有人对毛细管电泳的应用和市场前景产生质疑,并因此对其研究价值提出疑问。有一段时期,林炳承直面压力,反复思考,他以其丰富的学术积累和渊博的知识断定,这是一个应当坚持的方向,不能动摇。他抓住毛细管电泳在基因诊断中可能产生的作用,创造实验条件,促成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合作,根据基因诊断中所涉及的问题,对毛细管电泳柱、筛分介质及理论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成功地在苯丙酮尿症等疾病的诊断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又和德国吐宾根大学合作,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其中粘度和水处于同一数量级、分辨率达到180万理论塔板数/米的筛分介质的研制,手性拆分中“侧位键合”模型的提出及其指导下的140种手性药物的拆分,尿中痕量喋啶类肿瘤标记物的测定等工作都取得了处于国际前沿的成果。

1992年以来,林炳承领导课题组共发表论文146篇,出版《毛细管电泳导论》、《高效液相色谱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专著3部、文集6本,申请专利31项,其中授权12项,2002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先后主持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毛细管电泳会,第一、二、三、四届亚太国际毛细管电泳会。并被聘为国际“电泳”(Ekectrophoresis)杂志和“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方法”杂志(Jounak of Biochemicak and Biophysicak Methods, JBBM)惟一的中国编委。他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公认,他为中国跻身于国际毛细管电泳领域的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磨一剑,林炳承为推进我国的毛细管电泳研究作出了不懈努力,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认为,正在研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就其基本面来说总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一旦成熟和完善就将被写入教科书,或被做成产品。一个资历较深的科学家的责任在于,当他的研究对象还不成熟、甚至是非常不成熟时,要看到它潜在的、本质的一面,并且牢牢地把它抓住。

就在毛细管电泳达到它的技术顶峰,作为主流平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这一伟大工程的同时,一个以芯片为基础,有可能集实验室各种单元技术于一体,一度在业内被称之为芯片毛细管电泳的技术悄然出现,这就是当前被誉为21世纪重要科学前沿之一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技术。

林炳承凭着他敏锐的科研直觉,迅速果断地以芯片电泳为切入点,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整个课题组的研究重点转向以医学诊断和药物筛选为最终目的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研究。

曾经有一些人不解地提出,林老师的毛细管电泳搞得这么好,为什么又要去搞芯片?对此,林炳承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说:“搞科学研究,就得敢于去面对新的变化,我们的目的是探索、发现,一旦这一目标实现,还得敢于转移,再去寻找新的生长点。这一点和搞地质找矿有点相似,都不那么容易。在原来的那个领域你可能已经很有地位,也可能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公认,但是到一个新的领域,昔日的光环不复存在。这需要判断,需要勇气,需要重新学习,有时甚至需要从零开始。这样的做法,对自己会很累,但客观上往往很重要,因为你所寻求的可能关系到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你还可能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急需的这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为了促成芯片研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林炳承随中国分析化学家代表团陪同国家基金委部门领导到美国、加拿大考察,应邀到基金委作关于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专题报告,在大年初三接到基金委化学部领导电话后,立即就组织芯片研究重大专项基金一事起草报告给基金委领导,在访问德国时多次用E-maik向所领导陈述意见……在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大连化物所的支持下,他领导课题组在很短时间内研制出激光诱导荧光芯片分析仪、电化学芯片分析仪和芯片聚合酶链反应(PCR)仪,研制出不同类型的玻璃芯片、PDMS芯片、可规模生产的注塑PMMA塑料芯片,并成功地实现了芯片上核酸、糖蛋白、多肽、氨基酸和手性分子的分离分析,开展了芯片平台上的单细胞、单分子检测研究。在抗击“非典”时期,课题组临危受命,迅速启动“发热型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早期检测系统的研究”攻关项目,最大限度地运用已有积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自制的芯片仪和芯片上用自己设计的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进行“非典”病毒的阳性和阴性对照测定,在未见同类报道的情况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从毛细管电泳研究到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建立,十几年来,林炳承牢牢把握住学科的研究方向,带领课题组始终活跃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林炳承所抓的研究方向,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认同。1992年以来,他连续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个项目,其中包括5个面上项目、2个重点项目和1个重大项目子课题。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个课题组形成了自己核心的和极具特色的积累。“把握方向、长期坚持、强化积累、推动发展”,林炳承力图将这样一种理念贯穿于他长期的科学实践之中。

撰稿人:邹淑英

点评:

1987年,林炳承先生由美国《分析化学》杂志将加强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结合的力度,萌生了以毛细管电泳研究为切入点进入生命科学领域的想法。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直面质疑,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合作,不仅使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苯丙酮尿症的诊断上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毛细管电泳技术达到顶峰时,林先生又凭借敏锐的科学直觉,适时把研究重点转到以医学诊断和药物筛选为目的的微流控芯片技术上,经过近几年努力,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