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案例(二)
知人善任 运筹帷幄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10-10 【字号: 小  中  大   

王应睐 (1907.11-2001.5) 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金门人。1929年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毕业。1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主要研究酶化学与营养代谢,对维生素、血红蛋白、琥珀酸脱氢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绩。发现酶朊与FAD是以共价键结合,并受底物与磷酸盐等物激活,这项工作是该酶研究的重要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争取了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回国工作,尽快建立了我国生物化学科研事业。成功地组织了1965年和1981年在世界上首次完成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两项重大基础性工作(王应睐分别担任两个协作组组长)。

王应睐先生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是我国生化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代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成就的两个重大成果--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就是在他倡议、组织和领导下以上海生化所为主完成的。他一直坚持从事研究工作并培养研究生。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时,就表现出研究工作的才能,首先发现了服用过量维生素A的毒理作用,发现机体在缺乏维生素E时的组织变态现象,建立了四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微量测定法,首次证明豆科植物根瘤菌中含血红蛋白。他对马蝇蛆的血红蛋白的研究,阐明了不同生化条件下血红蛋白的性质与功能的关系。由于成绩优异,校方免去他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回国后,他对琥珀酸脱氢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解决了多年来未澄清的酶的性质等问题,并对辅基与酶蛋白连接方式的问题作了深入阐明,该工作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上世纪50年代,他受命创建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从此他把相当多的精力用于科学组织和科研管理。此前几年他就为建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建所后,他领导确立了生化所的研究方向和建制;制定了所的长远发展蓝图;牢牢抓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按照生化学科生长点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向旅居国外的留学生发出了一封又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1951年,他首先聘请到了在英国凯林实验室工作的邹承鲁,为了给邹承鲁配备助手,他把跟随自己工作、有很好发展前途的伍钦荣推荐给邹承鲁,协助开展酶的作用机制的研究;1952年曹天钦回国,开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王应睐为他配备了得力的助手,并争取到了一系列先进仪器,以保证其开展工作;之后,他又陆续聘请到了维生素专家张友端、核苷酸代谢专家王德宝和蛋白质化学专家纽经义;为了填补所内微生物学专门人才的空白,邀请到周光宇来所工作,加上生理生化所成立时归队的蛋白质代谢专家沈昭文,在建所初期就云集了一批思想敏锐、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崭露头角的优秀人才,组成了学科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人才方阵。

他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既善于发挥和调动各个专家的才干和积极性,又使全所上下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当时生化所不仅拥有一批高水平的高级研究人员,而且也拥有一批杰出的中、初级研究人员。他非常重视科学道德建设,提倡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他制定的“献身、求实、团结、奋进”,已经成为所训,不断滋养后人。生化所民主、活跃的研究思想,严肃、严格和严密的科学作风,秩序井然的实验室环境,稳定的研究方向,使得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所有这些都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他正确判断和把握国际生物学科前沿研究趋势,果断提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科学任务,制定了相应的科学决策。1958年12月到1959年10月间,负责胰岛素拆合的同志发现胰岛素的活力非常弱,只有1%。王应睐先生马上提出,会不会混进了天然胰岛素?因为空气中可能会飞扬着多余的分子。后来根据他的意见进行了反复验证,如:在单独A链、单独B链内部也进行组合,看是否也出现1%的活力,结果有一点,因为A、B链没有分清楚,所以A链的重组也带有一点活力。后来活力做到了40%,这时他对此产生疑虑并提出疑问,人家算过的重组最高几率可能只有22%。最后经过验证拿到了合理的结果。由于人工A链、人工B链本身不纯,实际重组时无法组合起来,它的活力很低,几乎看不见,结果就失败了。他建议研究人员在天然重组的产物中掺进人工合成的90%废物(杂质),使AB链的纯度只有10%,这样重组后,果然发现活力很低,然后再想办法将这部分杂质抽离出来,直到成功。王应睐先生总是在成功的时候要求大家更严谨,而在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断给予鼓励。1963年,他正式担任人工合成胰岛素协作组组长,组织和制定了人工合成的多路探索方案,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不断调整所内各研究组研究人员的配备,研究和解决工作中产生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生化所与有机所、北京大学的合作,直到1965年9月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宣告成功。

“文革”十年,是世界生物化学飞速发展的10年,本来我国生物化学研究水平与国际水平非常接近,经过这十年距离又拉大了。他不仅没有消沉,反而积极地为改变现状而努力。1977年,他担任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协作组组长,又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支持开办全国高级生化培训班。为稳定中青年研究人员,他亲自多方奔走,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他的正确判断、信心和知人善任,对协调生物物理所、细胞所和有机所的合作攻关起了关键作用。1981年胜利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上述两项工作都倾注了他大量心血,但在最后文章署名时,他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了。要说在这两项工作中的作用和贡献,没有人能替代和超过他,而他从生化所和全国生化事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乐于为后生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撰稿人:秦正葳

点评:

王应睐先生不仅是生物化学领域众望所归的大师,而且是科研组织管理的一代宗师。50年代初,他以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为筹建生化所制定发展目标,确定研究方向,按生化学科生长点发展的需要,引进和培养人才。建所后,他重视科学道德和所风建设,以人性化的管理调动专家和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古稀之年,为稳定中青年研究人员,多方奔走,解决他们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从中我们看到他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两项重大基础性工作中的重大作用和杰出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