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案例(一)
谨慎接受 寻根问底
--用GTEM室做EMI测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10-10 【字号: 小  中  大   

陈志雨 电子学家。1945年5月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电子所研究员。

从1989年起,连续主持过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几乎所有他申请的研究课题,都是由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国民经济的实际需求提出的。例如,由石油电磁波随钻测井的需求提取课题“有耗媒质中的非对称电偶极发射”;由电磁波与超声波开采石油的需求提取项目“电磁波与超声波对粘滞液体的联合作用”;由GTEM室做电磁兼容EMI测试的需求提取课题“矩形锥同轴传输线中的辐射与反演”。多年来发表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约40篇,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1999年底,我将研究领域转到电磁兼容研究。对电磁兼容研究及工程,测试场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电子设备作EMI测试,常规的测试场地为屏蔽半暗室。但建造一个屏蔽半暗室的造价很高,需几百万至上千万元。当时电子所电磁兼容工作刚刚起步,没有屏蔽半暗室。能否找到一种价格低廉的设备代替或部分代替价格高昂的屏蔽半暗室呢?

经过实际调查,用GTEM(G.赫兹横电磁波)室做EMI(电磁干扰)测试是国际上正在研究、试验的一个命题。GTEM横电磁波室的造价只需人民币20万元左右,但国际上承认它只用于做EMS测试,做EMI测试在国际上有学者提出过,但理论上还很不成熟,而且只能测试电小尺寸的电子设备。有实用需求,而理论上尚待开发和深入,这样的课题对我来说是最感兴趣的了。

在电磁兼容(EMC)测试中,辐射发射测量(Measurements of Radiation Emission)与辐射敏感度测量(Measurements of Radiated Susceptibikity)是中心课题。对这两种测试,几十年来国际上一直以在开阔场的测试结果为标准,即使到现在,当别的场地的测试结果与开阔场结果有矛盾时,仍以开阔场结果为准。但随着城市空间污染的日益严重,要找一块无电磁污染的开阔场是越来越困难了。屏蔽半暗室实际上就是一种人造的模拟无电磁污染的开阔场。由于目前国际上权威电磁兼容机构对辐射发射EMI只承认在开阔场或屏蔽半暗室的测试结果,因此用GTEM室做辐射体的EMI测试,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将GTEM室的测试结果等效到开阔场的结果上。国际上用GTEM室做电小尺寸物体的EMI测试的理论由Wikson提出并发表在1995年,其基本思路是用一系列的GTEM室的端口输出值来推出被测试物体的多极矩的大小和相对相位关系,用这些多极矩来模拟被测试物体,计算其在自由空间或者开阔场的辐射。通常通过假定被测试物体是电小尺度从而把它简化为电偶极和磁偶极。

Wikson的理论在国内也引起了电磁兼容工作者的很大兴趣。但是,有些部门的工作者却往往采取急于求成的方法,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拿着别人的方法就照套,结果的可靠性搞得似是而非,最后自己都说不清楚与开阔场测试的符合率有多大。我刚研究这个命题时,采取的是谨慎地接受的态度:别人文章的结果写得再漂亮,效果也得亲自动手试一试。为了验证Wikson提出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在本单位缺乏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到别的单位GTEM室与开阔场中反复作了多次的实验,同时对所用公式的来龙去脉进行寻根问底的追踪;实验的模型由单极子到波控机,扎扎实实地由简到繁,一步步深入。事实说明,这些工作都没有白做,在这个过程中,既发现了已发表文献中的错漏,又得到了很多新的想法,从而提出自己的新方法,线性法就是其中一个自己的创新方法。这样的研究路线,得到了比较高的研究效率,在此命题上研究仅两年,我们在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一个,形成了国内关于用GTEM室做EMI测试的第一套系列文章。

由于在频率高至GHz时情况下常用的电子设备已不能视作电小尺寸辐射体,而国际上已有的方法又只能针对电小尺寸辐射体,因此,在对电小尺寸辐射体研究取得一定结果的基础上,由应用需求出发,我们又提出GTEM室针对电大尺寸辐体EMI测试方法的国际前沿新命题,这个研究目前已经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关于电大尺寸辐射体的反演问题的研究,固然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但其研究意义实际上已经超越了GTEM室应用的本身,显然它已经涉及到一个电大尺寸辐射体如何等效的一个电磁场理论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一个电小尺寸辐射体可以近似用一个等效电偶矩、一个等效磁偶矩(必要时再增加一个电四极矩)来等效,而一个电大尺寸的辐射体用什么来等效最简单、最合理,这方面的工作在国际上还很少有人做过。一个由应用导出的研究命题又演变成基本理论问题,充分说明了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辩证关系。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不盲从,忌不求甚解,不满足现有水平,就会发现有取之不尽的研究工作要做,这是我的一个切身体会。

撰稿人:陈志雨

点评:

陈志雨先生善于从实际工作中根据国家需要选取课题,用GTEM室做ETI测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就是这样的工作。他对国际上有关此项工作的已有理论,采取谨慎接受、寻根问底的态度,由此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最终提出了线性法这样的创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廉价地解决了测试问题。陈先生说,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不盲从,不满足现有水平,摒弃不求甚解,就会发现有取之不尽的新的研究工作要做。这是他严谨治学科学思想的精髓,也是他不断创造佳绩的诀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