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案例(一)
浅海农业由理想变为现实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10-10 【字号: 小  中  大   

曾呈奎 国际著名海洋生物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9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34年在广州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42年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91年成为世界水产养殖学会永久荣誉会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海藻生物学的研究,发现百余个新种、两个新属、一个新科,为中国海藻志的编写提供了基本资料。对经济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化学加工以及对海带和紫菜的栽培及生物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我国海藻生产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海藻光合作用和色素吸收研究取得的成果,为探讨光合作用的进化提供了资料。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渔业捕捞严重过度,一些传统的海洋水产资源遭到破坏,产量急剧下降。在我国也面临着人口快速增长、可耕地日趋减少,农产品需求激增的矛盾,人们食物中的蛋白质更是匮乏。解决10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国家和人民的迫切需求。许多科学家都在积极探讨发展农业生产的途径。曾呈奎作为一个海洋科学家则把目光投向了36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70年代中期,他审时度势,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总结了国内外海洋水产生产的经验和教训,首次全面、完整、系统地提出了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设想。指出了我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走“农牧化”的道路。事实上,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曾呈奎还在厦门上大学时,看到当地群众采集野生海藻食用,就萌发了在海里种植海藻和养殖贝类等“浅海农业”的想法。1950年他调到刚组建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海洋所前身)任负责人后,就把攻克海带、紫菜等大型经济海藻的养殖原理和关键技术作为研究的方向。

海带是原产于日本高纬度海区的一种冷温带海藻,移植到我国栽培后,传统的栽培方法出苗率低,海带幼苗生长缓慢,严重影响着我国栽培海带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这是当时我国海带养殖中的首要关键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曾呈奎和他的助手们经过研究,弄清了培育海带幼苗的适宜温度范围、光照时间和强度、营养盐含量等。他们把夏季6、7月间海带释放的游孢子采到附着基上,然后在实验室里用适当的低温、营养、光照和流动的培养水等条件下培育幼苗,到10月再将小苗移到海上去养殖,它既延长了海带的生长期,又避开了当地杂藻的威胁,较之传统的“秋苗”具有很强的优势。他首创的这种育苗方法(夏苗培育法),不仅使海带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50%,还为海带南移栽培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曾呈奎和他的助手们又研究解决了海带南移以及施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经产业部门采用和推广,成功地把这一冷温带生产的海藻移植到长江以南浙江、福建的亚热带广阔海域,形成了大规模的海带养殖产业。我国海带的总产量由50年代初的60吨,猛增到1999年的79万吨干品,占世界上海带总产量的9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带生产国。

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以前,藻类学界对紫菜生活史和生长为紫菜种苗的孢子来源问题一直争论不清,当时人们养殖紫菜只能靠在秋季从海面上收集孢子来进行养殖,并不知道紫菜孢子的来源,生产规模和产量自然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也是当时紫菜人工栽培中的关键问题。世界许多藻类学家都企望通过研究紫菜生活史来找到栽培紫菜孢子的来源。曾呈奎及其助手从1952年开始研究紫菜生活史,1954年在国内首次完成了紫菜生活史的研究,揭示出紫菜丝状体阶段产生的壳孢子就是紫菜种苗的主要孢子来源,奠定了紫菜人工栽培的理论基础。1955年,曾呈奎等又首先建立了用文蛤壳作为培养丝状体基质的紫菜育苗模式,并沿用至今。这项研究成果和技术,带来了紫菜养殖业的一场革命,在国际藻类界引起很大反响。也使我国的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起来,到1999年,全国紫菜的产量已达4.1万吨,取得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带、紫菜养殖原理、技术的创新带来的巨大成功,更使他看到了“浅海农业”的光辉前景。他感悟到必须在更大的范围,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指导和促进海洋水产养殖生产。1977年,他在《海洋科学》上著文指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研究是海洋科学的新动向,是我国海洋生物学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所谓“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就是通过人为的干涉,逐步地改善或改造海洋局部环境条件,为经济生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对生物本身进行必要的改造,以提高它们的质量和产量”的科学思想。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又作为课题负责人领导和承担了在山东胶州湾和广东大亚湾南北两个典型海湾进行的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试验研究重大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他从养殖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养殖对象的繁殖、发育、生长、营养、代谢、病害等系统、综合、整体的观点,总结出了利用人工育苗技术,培育优良种苗和以人工配合饵料保证其优越的营养条件,加快其生长速度;开展综合养殖(混养)研究,达到充分利用水体生产力,促进物质循环、降低成本,提高总产量;通过对海洋环境、生态系统的动态研究,对鱼、虾等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点以及生态习性的研究探讨提高种群补充、防治病害、减少死亡的措施;在自然海域实行种苗放流、增加资源量,从而达到调整生态系统主要生物种类组成的比例的目的;从发挥水域生产潜力着眼,从食物链入手,有计划、有目的地放流一些经济生物种类,以提高海域生产力,增加捕捞种的量等一系列科学方法。近年来,他又根据当今世界生物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提出了要使中国海洋生物学尽快进入高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使海水养殖产业从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技术产业的设想。

曾呈奎等倡导的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道路及其科学思想与方法日益为海洋水产生产部门所接受和推广,在整个中国沿海掀起了鱼、虾、贝、藻等水产品的养殖浪潮。到2000年,我国海洋水产品养殖总产量已经达到近1000万吨,约占海洋水产品总产量的39%,占世界海洋水产养殖总产量的1/4,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水产品养殖国。使虾、扇贝、鲍鱼、海参等一向被视为名贵的海珍品,不仅摆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而且大量出口。沿海大批农民靠海水养殖致富,率先走上“小康”。

撰稿人:廖振远

点评:

曾呈奎先生,青年立志,从群众采食野生海藻,萌发了“浅海农业”的想法。中年矢志不渝,他首创的海带幼苗培育法,不仅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50%,还为海带南移栽培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从紫菜生活史的研究入手,揭示紫菜种苗的主要来源,建立的紫菜育苗模式,沿用至今。古稀之年,他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思想,并身体力行,已日益为海洋水产生产部门所接受和推广。他为提高海域生产力、增加捕捞种的量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他重视关键技术的创新和集成,重视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