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案例(一)
海水贝类养殖的产业化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10-10 【字号: 小  中  大   

张福绥 海洋生物学家,贝类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27年12月生于山东昌邑,1962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成功引进美国海湾扇贝,创建了一套工程化育苗与养成技术,在我国形成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掀起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产业浪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2000年度第三世界科学网络组织(TWNSO)农业奖等省部级以上奖10多项,发表论著90余篇(部)。

我们研究贝类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浅海贝类增养殖技术,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食物中蛋白质的匮乏,消费者日常生活必需的鸡、鱼、肉、蛋都很难买到,海产品就更难了。当时,西方一些科学家尚在观望是否有必要发展贻贝育苗,而我们已经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基础入手,开展了贻贝增养殖生物学和繁殖生物学研究。条件是艰苦的,缺乏必要的实验条件,在山东烟台海边扎个窝棚,就算是“实验室”,我们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首次系统研究了黄渤海贻贝Mytikus gakkoprovinciakis的生长与繁殖以及幼体生态学规律,发现该海区的贻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期。首次指出山东沿海贻贝苗源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半岛北岸海域是附着基数量不足,在半岛南岸海域是附着基数量和养殖群体数量不足,适时补充附着基及生殖群体是形成自然苗场的技术关键。我们详细研究了胶州湾贻贝繁殖期与水温的关系,首次发现并阐明了在春、秋两个繁殖期内春季早期与秋季晚期产的卵在海中不可能变态成稚贝的环境因素。贻贝稚贝浮游、再附着及上移习性是群体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遵循贻贝所在海区所表现的生物学规律及生态学特点试验成功了“废旧草绠采苗法”,创建了“贻贝自然采苗场建立”技术,解决了苗源供应问题,促进贻贝养殖迅速发展,使我国80年代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我们在50年代末贻贝人工育苗已获成功的基础上,70年代又研究改进了饵料结构、采苗器材、细菌控制和苗种中间培育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建立完整的人工育苗理论和技术体系,首次将贻贝育苗工厂化,引起国际学术界同仁的瞩目,也为后来我国其他贝类人工繁育和增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黄渤海海域的浅海养殖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价格大幅度下降,在山东南岸沿海甚至全部停产;70年代兴起的紫贻贝养殖业,因产品销路不畅也难以持续发展;栉孔扇贝Chkamys farreri尚处于试养阶段。因此,沿海许多养殖单位无所适从,海水养殖业面临严重滑坡的态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定并引进了美国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

选定引进对象是引种工程的第一步。海湾扇贝是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的一种野生贝类,以其生长快速著称。在系统研究软体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经济、海洋环境与生物学等多方面比较分析,我们推论海湾扇贝引进我国是可能的。1981-1982年我们先后4次引进亲贝。驯养试验结果表明,1982年引进后存活的26个亲贝,在一定防护条件下,在中国海域能够正常繁育生长;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能够提前在生殖季节外生殖与工厂化育苗,从而使扇贝的养成期增多2个月,育苗当年底达到商品规格。研制成适应不同水域环境的采苗器材与苗种中间培育技术,试验确定了有关养成参数与防附着物技术。建立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为大规模发展海湾扇贝养殖业解决了苗种供应问题。1985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湾扇贝育苗和养成技术得以广泛推广,1990年海湾扇贝养殖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初步形成稳定的产、销两旺的海水养殖业。加工成的冰冻扇贝肉柱可满足国内市场消费,一部分产品进入美国及西欧市场。1994年产量上升到30万吨,这标志着中国的海湾扇贝养殖产业化在技术与经济上均显示出显著成效。至2000年达到64万余吨,占中国扇贝养殖总产量的70%,成为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

海湾扇贝引种工程推动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其一,在渤海开创了筏式养殖业。渤海冬季风浪大、水温低,有时有流冰,不适于栉孔扇贝与海带等越冬动植物的筏式养殖,但利用夏秋季在渤海养殖海湾扇贝非常成功,当前渤海养殖的年产量已达10万吨以上。其二,建立了海湾扇贝(暖水性)与海带(冷水性)轮养模式。二者养成期均较短,在同一海区利用同一养殖设施可进行季节性轮养。其三,建立了海湾扇贝与对虾混养模式。二者均为暖水性,但食性与占有空间不同,具备混养互利的生态条件。其四,促进栉孔扇贝等其他贝类控温育苗的发展。

90年代初,为解决海湾扇贝长期人工育苗所导致的遗传衰退,我们又开展了“引种复壮”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各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海湾扇贝养殖群体种贝更新,为实现该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种质”基础。

为了开发利用我国海洋国土,1992年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墨西哥湾引进海湾扇贝的南方亚种,即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在广西、海南进行了育苗与养成试验,1995年已进入产业化养殖。1995年及1997年两次从美国北卡州引进北方种群的墨西哥湾扇贝,其显著特点是肉柱得率高、耐高温能力比海湾扇贝强等,目前分别在浙江与山东均初步形成产业化养殖。

20年来,海湾扇贝引种工程瞄准了国家需求,拓展到全国各大海区,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得以大力推广,掀起了继海带、对虾养殖高潮之后的中国海水养殖史上的第三次养殖浪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00年,累计产量达330万吨,产值约130亿元。

海湾扇贝引种工程充分提高了我国贝类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如世界水产养殖学术权威人士所说:海湾扇贝引进到中国是一项最令人兴奋、最成功而具历史意义的引种工程。

撰稿人:张福绥

点评:

张福绥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完整的贻贝人工育苗理论和技术体系,首次实现贻贝育苗工厂化。70年代末,面对海水养殖业的严重滑坡,选定并引进美国海湾扇贝。90年代初,为解决海湾扇贝长期人工育苗所导致的遗传衰退,开展“引种复壮”研究并成功推广实施。为充分利用我国广阔海域,引进耐高温的墨西哥湾扇贝。他急沿海渔民之所急,为沿海渔民提供致富的途径和方法;为了保证海水贝类养殖产业化的持续发展,他不断提供后续科技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