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信息化工作动态 > 2008年第4期(总第四期) > 特别报道
信息化技术助力科技救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03 【字号: 小  中  大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科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院各个单位积极组织力量,纷纷投入到科技救灾战斗中,并发挥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优势,开展跨所、跨学科大协作,努力为全国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这场战斗中,信息化的科技手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显身手

    5.12地震灾难发生后,灾区通讯中断,地面交通极其困难。灾情分布状况、灾情程度等信息极度缺乏,航空雷达遥感、光学遥感成为大面积快速获取灾情信息的有效手段。地震发生后,中科院迅速组建了由对地观测中心、遥感所、电子所、地理所和成都山地所联合参与的“汶川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组”;在遥感救灾方面富有经验的专家们立即行动起来,着手收集、处理灾区的卫星遥感数据。

    经国务院批准,我院两架高空遥感飞机对受灾地区进行遥感监测和灾情评估,提供高分辨率的光学和雷达图像,并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快速获取大面积灾情数据,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依据。同时,遥感所和地理所的7名科研人员也携带北京安翔无偿提供的3架无人飞机奔赴灾区,用于在云下超低空飞行,拍摄不易到达地区的清晰图像。为抗灾决策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处理遥感飞机数据的同时,对地观测中心的专家们还随时接收来自16颗国内外卫星的遥感数据,加工制作出数百幅灾区的图像。这些图像很快送交到国务院有关部门,为评估灾情、防控次生灾害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决策信息。

    无线技术忙应急
 
    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当地通讯系统几乎完全瘫痪,难以和外界积极有效地联系沟通,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中科院急灾区之所急,迅速派出由中科院微系统所和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宽带无线应急通信救援队,不顾余震的危险,深入绵阳市北川镇和平武县南坝镇等重灾区,在那里架设了“MiWAVE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多个网点,并在没有固网和移动网的情况下独立工作,使指挥所能够实时了解灾情和救灾现场的状况,实现与上级机关的联系,帮助有关单位解决了信息获取难、电文传输难、网络组建难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一线救灾单位的统筹沟通效率、信息获取速度和对外联络宣传的效果,为夺取抗震救灾第一阶段的胜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了抗震救灾单位的欢迎和感谢。

    科技网络有保障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网的运行管理机构,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积极响应院“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总体思路,围绕院及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总体部署,积极为院各项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网络保障和技术支持。确保受灾各所正常科研活动及工作的开展及积极参与到跨学科、跨所、跨地域的抗震救灾工作中。

    因受地震影响,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威胁严峻。在危难关头,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临危受命,用最短的时间成功搭建了唐家山堰塞湖大坝及泄洪流域实时监控数据传输专网。6月3日凌晨,国家领导人便通过专网网络观看到绵阳唐家山堰塞湖及泄洪流域的实时监控画面,并对当地救灾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

    6月4日至5日,中国科技网技术人员相继在北京、武汉、四川三地联合完成了包括国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绵阳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内的6个节点的专网架设工作,并帮助各接入节点调试内网,优化视频效果,同时积极提供网络数据存储技术支持。借助该专网,全国各地的水利专家得以实时观看到唐家山堰塞湖现场的图文数据,为国家有关部门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另外,他们除了做好对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及各研究所网络的运行情况,还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单位做好救灾的各项工作。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连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动将其带宽由现有的30M扩充至100M;又密切配合中国网通共同搭建了中央电视台到台网中心的光缆线路,为央视直播台网中心现场提供了有力保障;还为作为中科院对外宣传重要窗口之一的科学时报社进行了紧急带宽扩容,确保新闻工作的有力进行。

    超级计算来协助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力学所特邀客座研究员尹祥础老师带领的课题组是中科院超级计算中心的长期用户,一直致力于地震预测的研究工作,其计算工作大都是在中科院超级计算中心的超型计算机上完成, 累计在深腾6800上使用机时达189862.1个机时。此前该课题组在超级计算中心的帮助下,运用深腾6800开展地震预测研究,成果显著。超级计算中心还帮助尹祥础课题组完成了LURR地震预测程序并行版,并协助将并行版程序成功安装在中国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并行计算机上,在地震预测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ARP抢修助管理

    地震发生后5月14日,成都分院恢复正常工作。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ARP中心及时与成都分院各单位取得联系进行沟通,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排查,远程连接到因地震震动导致的故障系统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合理的系统恢复方案,及时处理了系统故障,为灾区单位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提供有力技术保障,使研究所科研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CNNIC全民总动员

    5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公告,决定将2008年5月13日至6月13日到期的全部英文CN域名和中文CN域名有效期无条件延长一个月,以保障全国人民集中精力抗击灾害,保障互联网通信,避免地震灾区广大用户因域名到期不能续注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CNNIC向全民发起了抗震救灾国家域名捐赠的活动,呼吁一经发出,很多单位和个人都无私捐出自己注册的域名,大力支持灾区重建工作。

    抗震救灾网络平台聚爱心

    鉴于目前抗震救灾的紧急形势,以及对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和巨大的捐款捐物的管理要求,中华慈善总会对网络平台的需求非常迫切。在中心领导大力支持和各业务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研究生党支部和研究生会的积极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学研究生组成的开发团队,充分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开发任务。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网络平台的虚拟主机服务由北京中科三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免费提供,域名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从志愿者的捐献中选出。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抗震救灾网络平台于2008年6月11日正式上线运行(http://www.cishan.bj.cn/)。所有这些工作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方面的肯定,并对此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