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信息化工作动态 > 2007年第1期(总第一期) > 一线简讯
甘为人梯,努力打造天文领域信息化科研环境(第一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1-15 【字号: 小  中  大   

    依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课题“天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示范”,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协同工作环境研究中心在建设天文领域的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开展以望远镜远程观测为核心的天文协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在天文研究、教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平台和支撑作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开辟了一种新型的天文科研和教育模式。

    “天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http://astro.v-lab.cn)是互联网上的一个天文研究环境,集成了以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的2.16米反射望远镜为代表的6台天文望远镜资源,对院内外天文科研和教育工作者完全开放,提供7×24小时稳定服务。该虚拟实验室已逐步成为国内天文领域研究和相关活动的一个基础支撑平台,提供包括大型望远镜观测时间在线申请、多人同时在线的网络远程协同观测、数据管理和国际专业天文数据共享等功能。通过天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天文科研工作者可以申请并远程使用不同观测基地的望远镜,并且在观测的过程中可以与合作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协同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望远镜的使用效率和方便程度。

    目前,“天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已拥有近100多位注册用户,涵盖了在线协同观测者、评议专家、望远镜管理员、技术支持及一般用户,其中国内天文科研人员占大多数,少数来自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台湾。

    2007年3月至7月,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以及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科研人员通过天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兴隆基地2.16米望远镜和佘山基地1.56米望远镜的在线联合观测,取得了预定的科研成果,这是天文领域前所未有的新探索,为我国天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7年11月,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人员代表“天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参加了“中国虚拟天文台2007年学术年会”和“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重点向天文科研工作者介绍了网络中心在天文领域中的信息化支撑服务成果。报告和应用展示引起了与会的天文科研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一个信息化的天文科研环境对提高天文学的科研效率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而在建设和运行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科研环境的过程中,网络中心所发挥的核心支撑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网络中心协同工作环境研究中心 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