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科学思想库——中国科学院创新案例 > 《科技创新案例》摘录
从综合防治蝗害到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形成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11-17 【字号: 小  中  大   

马世骏(1915-1991) 山东省兖州人,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生物系。1948至1951年先后获美国犹他大学硕士、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12月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昆虫研究所研究员,动物所研究员、副所长,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从事东亚飞蝗生态生理学、粘虫越冬迁飞规律、棉虫种群动态及综合防治理论等研究,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种群变境成长”、“种群自动调节”以及系统防治等新论点,制定了预测方法,丰富了昆虫种群生态学、生态地理学及害虫防治的理论。提出“经济生态学”、“边际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新原则、新论点,取得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5部。

蜚声中外的科学家、一代生态学巨匠、中国生态学的奠基人马世骏先生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生态学事业。他40年的学术生涯始终贯穿着一条“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主线。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及系统哲学与西方的现代生态学实验手段相融合;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出并建立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说起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形成,还要从马世骏的治蝗研究与实践说起。

马世骏先生自1937年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就参加了防治农业害虫的工作。在将近5年的研究工作中,马世骏亲眼观察到,在不到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其植被、生物与物候迥然不同,而害虫的分布与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这些疑惑使他对生态学产生了兴趣。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马世骏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期间,观察到了某些生物种群与寄生和捕食天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并对当时美国流行的关于“环境阻力”的观点产生了怀疑。他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除了在某些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外,“仍未获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貌”。

1951年底,在美国留学和工作的马世骏先生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1952年1月,马世骏赴北京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的筹建并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国家交给马世骏的第一个科研任务就是解决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蝗灾问题。当时蝗灾波及7省2市,面积大,灾情重,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一大难题。

飞蝗蝗害是有数千年历史的世界性重大农业虫害,多少代昆虫学家为之绞尽脑汁而未能根除其害,马世骏深感任务之重大。他决定带领科研人员从调查研究入手。他首先从洪泽湖、微山湖地区开始,进而到全国除了新疆之外的重要蝗区,从蝗虫的繁殖、迁飞、天敌到危害区的地理环境、旱涝灾情等大量的相关因素和影响因子都成为马世骏调研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室内外的对比、分析和实验研究。马世骏先生找出了不同类型蝗区的共性,明确了形成过程的主导因素,指出了水、旱相间是主因,社会不稳定及贫困是次因。理论推导和连年的施药防治证明,单一使用农药,仅能一时减少飞蝗危害,但不能控制其再度发生,反而由于遗留的低密度蝗群具有高生殖力,可能出现连年为害的情况。具有昆虫生态学研究基础的马世骏感到,如果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治虫思路,是无法根治蝗害的。

青年时的疑惑,海外留学和工作中的遗憾,始终困惑着这位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工作者。从回国后大规模的治蝗研究与实践中,马世骏逐渐领悟到,宇宙万物是循环不已的,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整体,我们不能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共生、寄生、竞争的复杂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较多,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科学家也必须考虑。他在1954年提出的根治蝗害的六点建议和以后的治理方案中,初步揭示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规律。这些方案中没有一条是直接和单一的方法,而是从湿地生态的系统整体调控着眼,运用“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成功地打开了飞蝗综合防治的大门,使大面积的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此后,马世骏先生在防治虫害和昆虫生态学研究方面不断深入和扩展,发表了《中国东亚飞蝗蝗区的研究》、《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的原理及措施》、《中国昆虫生态地理概述》等一系列论文与专著。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成果奖、中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学成果奖等荣誉。这些研究的共同点都是一反传统的因果链思维方式,从系统、综合、整体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对象,把握过程,从机理上调节各种生态关系,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正如他后来高度概括道,生态学的实质就是协调生物与环境或个体与整体间的辩证关系,协调的实质是综合,是平衡,是和谐,是对立的统一。从而逐渐形成了他“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学术思想体系,马世骏在他的文集的自序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从根治蝗害到生态工程的提出,无不意识到要使设想成为实施,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要寻求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首先要找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的连接点、共性,进而分析三者之间主要矛盾焦点,方能纲举目张,把问题化繁为简,进行一般系统原则处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就是在此思想指导下提出的”。由此可见,马世骏先生的治蝗实践及理论探索,为其后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人:沈 颖

点 评:

本案例介绍马世骏先生是如何形成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有作为的科学家必须学会并且善于进行系统思考。治蝗本是具体的科研课题,但马世骏先生却把它扩展开来。他认为如果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治虫思路,是无法根治蝗害的,应该运用“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他用反传统的因果链思维方式,从系统、综合、整体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对象,把握过程,从机理上调节各种生态关系,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他既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的工作积累和前人的工作,又注意不断地提炼、升华、总结、提高和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复合生态系统学术思想。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