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纪念知识创新工程10周年 > 发言摘要
李建刚:核心精神是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04 【字号: 小  中  大   

中科院优秀科研团队代表、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建刚发言
中科院优秀科研团队代表、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建刚发言


    2006年,刘延东同志曾经到我们所视察。她走后两个月,我们的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一次性调试成功。不到3个月,我们就率先在全世界首次实现了超导托卡马克放电。

    研究聚变是很花钱的,也有一些人对此持有异议,认为中国不应该发展这么昂贵的东西,应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但是,1997年,发改委最终力促这个项目建成。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安徽这样一个不发达地区,我们在小岛上做了10年,在全世界还没有成功建造托卡马克的条件下,我们自己设计,自己研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参加了国际上最大的项目之一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目前,这个计划有将近10%的设计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作了更改;现在,ITER的国际组织里也有很多我国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应该说,在这么大的项目里,我们的位置已经很重要了。

    回顾一下我们10年做的工作,恰好与知识创新工程是同步的。我有几点感触比较深。

    第一,在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科研人员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天到晚为了生存去做。知识创新工程得到批准以后,基本上解决了我们的生存问题,我们可以潜下心来做一些事。

    第二,国家必须支持一些重大项目。我们的项目得到了1.65亿元的资金,没有国家的支持,这件事情做不成。当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能源、环境和自然灾害,国家应该在一定时间内,对这些重大问题给予支持。对这些重大项目进行评估,应当给予宽松的时间,例如10年后再来评价,如果10年以后还不行,秋后算账。

    第三,一个单位一定要有核心精神。中科院的核心精神就是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需求。一定要在研究所里提倡这个核心精神。我们所长期坚持的就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们这个装置,100%是我们自己设计研制的,装置的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应该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做EAST这个项目,我们也得到了很大的自信:中国人一定能做出和外国人一样好的东西。回顾知识创新的10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很大发展、民族精神得到很大凝聚。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也是国力的体现、民族精神的体现。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在某些方面和其他国家的巨大差距,例如我们在技术上的落后。像小平同志所说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未来谁掌握了现代化的技术,谁就掌握了世界的主导权。改革开放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让我国的实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这都还不够。我特别同意夏建白的观点,核心技术是想买都买不到的。在今后的发展方面,我认为,知识创新经费变成经常性经费,成为一个稳定的支持了,让我们非常高兴;但还不够,因为对未来的技术,对高技术的发展,对于能够促进生产力、能够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未来技术,光靠稳定的支持是不够的,还应该稳定地增加。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