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现代化亟待生态转型 > 生态现代化战略
宁夏生态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路径
  文章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 发布时间:2007-08-06 【字号: 小  中  大   

[内容提要]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学者胡伯提出来的。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现代化的概念一出现,便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宁夏地处中国的西部,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不占优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在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只有立足于长远,总揽全局,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宁夏生态现代化的发展作出战略性部署,通过跨越式发展的执政理念,构建宁夏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 宁夏 生态 现代化 战略

宁夏地处中国的西部,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不占优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在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困难和阻力是可想而知的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立足于长远,总揽全局,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宁夏生态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通过跨越式发展的执政理念,构建了宁夏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一、宁夏生态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

1、对生态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地方的干部对于什么是生态都搞不清楚,甚至片面看待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些领导的心里只有GDP数字,只关注高耸的烟筒,转动的机器;而对改善生态环境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至于重眼前利益、轻生态效益,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就更严重了。

2、生态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宁夏一些市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底子不清,部门之间数据不统一,生态质量评价没有规划和目标依据,没有进行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使生态建设项目和监管缺乏科学依据。在生态建设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性,例如这届政府强调种树,到了下一届政府又改成了种草;更有甚者将草毁了种树,树毁了种草,反复折腾,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3、生态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宁夏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建设项目除治沙技术外,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部分成熟的生态适用技术因为资金投入、技术人员缺乏等原因而不能进行广泛推广。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一些干部盲目追求形象工程,违背因地制宜原则,硬性上马一些所谓的项目,非但没有起到改善生态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新破坏。例如,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一些地方的干部没有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针则针、宜阔则阔”的实际出发,一味追求美观、好看,其结果是造林质量越来越差,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高耗能、高污染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宁夏从区域面积来说是小省区,但从资源总量来说,宁夏又是大省区,仅煤炭的储量就排在全国的第5位。由于技术水平低,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宁夏的煤炭无法通过高科技转化为清洁能源;最典型的是石嘴山市,辛辛苦苦挖出的优质煤炭仅能作为原材料出口,带有一些技术附加值的煤炭加工企业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对整个宁夏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2005年1月20日,国家环保总局、发改委、监察部、电监会联合召开晋陕蒙宁四省区有关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石嘴山市“榜上有名”,被列为全国清理整顿重点地区。

5、生态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明显。与发达省区相比,宁夏的生态产业起步晚,产业发展层次低,生态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生态环境还没有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我区大多数农民还没有从种草种树中得到实惠,建设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生态建设效益还没有体现出来。

二、跨越式发展是宁夏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发达国家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时期,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本世纪初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驶入快车道时,工业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压力、生态现代化的环保需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双重挑战。面对宁夏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形势,与宁夏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相比极不相称,如果宁夏的生态环境不能与全国的发展同步,那么,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不完整的。因此,下大力气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宁夏生态现代化建设,就成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发展道路可供选择,第一条路是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第二条路是直接采用发达工业国家目前的做法,全面实行生态现代化发展所要求的各项指标;第三条路是采用生态现代化的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宁夏要迎头赶上全国现代化发展的水平,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以跨越式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气魄,协调推进宁夏的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近年来,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已经在重点领域和重点部门作出了战略部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一号工程”的开工建设,为宁夏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宁夏煤炭资源丰富,但宁夏周边地区的煤炭也很丰富,因此,宁夏煤炭的运输和销售就成了老大难问题。宁夏原有亘元、太西、灵州和宁煤四大国有煤业公司,力量分散,谁也难以独掌宁夏煤业的龙头。如何把宁夏的资源优势转变为能源优势,是摆在宁夏回汉各族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2002年秋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就作出了组建宁夏煤业集团的重大决策。这次战略性重组,突破了企业的传统模式,重组后的宁煤集团公司,历经两年的发展,产值在自治区的比例由5%提高到8%,资产总值达到90亿元。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后,“一号工程”(也称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呼之欲出,承担起振兴宁夏经济、改变宁夏经济格局的重任。宁煤集团也将由单一的采煤调整为“一个基础、两个延伸、三大产业”的发展战略,即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向煤化工、电力两条产业链延伸,构建煤炭、煤化工、电力三大支柱产业,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宁夏“一号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宁夏生态现代化发展的经典之作。从工程选址上看,“一号工程”建设在荒无人烟的荒原上,不占用耕地,不侵害农民的利益,整个区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它紧靠黄河,使用农业节余的水源,完全不影响周边地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产品开发来看,“一号工程”是将煤炭就地加工成紧缺的能源、化工原料,延伸产业链,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将卖煤变成售电,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利用太西煤发展环保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活性炭档次,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从生产流程上看,“一号工程”将对煤化工基地内的相同工艺进行整合,统一规划、集中技术,形成供气、供热、供电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岛”,为各个项目提供服务。其中,甲醇项目利用的是北京首钢集团闲置的城市煤制气成套设备,采用国际最先进技术,可以利用粗煤气的显热循环发电而不产生污染。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上看,“一号工程”将投巨资对煤矸石、矿井水、瓦斯等进行综合治理、利用。煤矸石将成为自办矸石电厂的燃料,矿井水将得到净化处理被循环利用,瓦斯将被输送到工业锅炉中取暖和居民家中做饭。

第二,“大银川建设”为宁夏城市化发展树立了样板。“大银川”的概念是着力于突破小宁夏的地缘存在而提出来的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它的着眼点就在于通过“大银川建设”,增加城市的辐射力,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宁夏现代化发展。按照“大银川建设”的规划,在宁夏的核心地区形成都市圈,以银川为核心,吴忠、青铜峡为副核心,依托自治区“三纵六横”公路网中的“X”型公路骨架及规划中的古窑子至青铜峡支线以及铁路规划中的包兰线、大古线与银川联络成的“银三角”,形成发展走廊。银川都市圈的核心地区由兴庆区、金风区、西夏区、贺兰县和永宁县组成。兴庆区注重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地位,重点发展高层次的金融保险、商贸、信息等第三产业。金风区突出“塞上江南”的自然景观特色,依托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畜牧业,水产业,发展成为高科技、行政、信息、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中心和景色优美、人居适宜、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新区。西夏区依托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化工、机械、建材等产业和生态、观光农业,依托集中的科技优势,发展成为大学城、科技文化中心。在生态保护上,进行流域综合治理,整体上突出银川“塞上江南”的风貌,在城市布局上形成城市组团镶嵌于自然环境之中的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园林化格局。

第三,星海湖的建设为生态绿色工业城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石嘴山市处于贺兰山脉与黄河之滨的交汇处,有巍峨壮丽的贺兰山作背景,黄河流经全境,还拥有享誉海内外的旅游瑰宝沙湖,镜内镶嵌着大量可开发利用的湖泊湿地,煤炭资源丰富。由于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使宁夏北部重要工业城市污染严重,多次被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列为重点治理地区。2003年初,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多方筹措资金,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集防洪蓄洪、水资源综合利用、湿地保护、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星海湖。从2004年起,石嘴山市的地下水位每年回升0.6米,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降雨量明显增多;同时,星海湖的建成还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每至春秋季节,百余种、数千只水鸟在星海湖翔集。另外,还投入巨资建设城市防护林体系,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经过这一系列的整治,昔日臭气熏天、垃圾成堆,“走一趟鼻孔里会抠出几疙瘩黑灰”的地方,如今却成为生态绿色新型工业城市,每年全市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84天,旅游业从百万元收入发展到每年超过1亿元。中国水利建设研究院教授唐克旺评价到“星海湖工程在许多方面堪称我国水利建设的典型样板,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验十分宝贵,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第四,生态移民是构建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新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移民开发的形式解决生存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贫困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成绩。本世纪初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转变执政理念,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改善自然环境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努力构建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和谐社会。在这方面,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的建设,堪称生态移民的典型。1999年红寺堡建开发区时,整个开发区几乎看不到一棵树,从宁南山区来的移民形象地说“若不是路边的电线杆,连个栓驴的桩都找不见”。但是,短短的七年时间,开发区的移民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帮助下,就植树一千五百万株,林草覆盖率达35%左右。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吸引了众多客商云集,纷纷对农业、工业、商贸的投资。红寺堡开发区的成功经验还带动了银川市兴泾镇、石嘴山市隆湖开发区的生态建设。昔日的“沙石漫天跑,四季不见草”的荒原,如今是绿树如阴,水草肥美的繁荣景象。

第五,工业入园,科技先导,拒绝污染。宁夏目前有国家级开发区一个,自治区级开发区每个市又有一到两个,每个市县也有自己的开发区。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来之不易的开发区,是摆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面前的大事。经过深入的调研和科学决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为,宁夏虽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需要对外招商引资甚至巨资,但是,宁夏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一时的繁荣。基于这样的科学认识,宁夏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坚持“企业入园、严格准入、科技提升、拒绝污染”的发展思路,使宁夏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趋向和谐方向互动。最典型的是宁夏吴忠市新建的太阳山开发区,虽然建设时间短,但起点高,对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2004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全国城市空气污染“黑名单”上,石嘴山市名列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的第四位。这使石嘴山市委和政府痛下决心,不为牺牲生态环境而求得所谓的一时发展,坚决拒绝污染的项目走进石嘴山市。到2006年9月,全国城市空气污染“黑名单”再次公布,石嘴山市从“黑名单”上消失。

第六,大力实施全面封山禁牧工程,力保农民增产又增收。宁夏中部干旱带自古就有“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的美誉,许多地方“土沃泽饶,可渔可耕”。然而,由于人口激增、超载放牧、滥垦乱挖等多种因素影响,大片植被毁坏,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最终使这片土地成为我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带。2002年8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结合实际,作出全面禁牧封育的决定,使这片古老的土地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长期以来,我区草原就象个“自由市场”,羊倌们争着赶羊来吃草却没人管护,过度的放牧使草原严重退化。封山禁牧后,中部干旱带各市县以禁牧封育为契机,完善了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将草原全面承包给个人,这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对草场进行补播改良、围栏封育的积极性。羊倌们也由过去是单纯放牧,转变为种、养结合。种植的紫花苜蓿不但为羊只提供了充足的牧草,而且提高了羊只的饲养量,增加了草原的植被,可谓一举多得的决策理念。

经过3年多草原围栏建设,我区1365万亩的天然草场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为实现草原先“绿起来”再“富起来”的目标,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行舍饲圈养,调整畜群结构,改良家畜品种,不仅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还通过国家政策性补贴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截止到2006年5月,全区90%的草原披上了绿装,舍饲养殖业效益日益显现。全年牛、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150万头和1050万头,农牧民人均增收88元。

第七,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宁南生态脆弱区的有效形式。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草)战略的实施,宁南山区生态建设效益初步显现。为了探索宁南山区扶贫开发与生态技术的有效模式,自治区政府汇同众多部门通力合作,按照“整合项目、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南部山区各县区以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共同构筑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最终实现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目标。从2003年起率先在彭阳县实施了小虎洼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示范项目,通过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开展水利水保,荒山造林等配套措施,使水土流失治理度由过去的12%提高到88.2%,林草覆盖率由项目实施前的6.7%提高到60.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00元增至1400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小虎洼的经验迅速在宁南山区得到推广,隆德、西吉、海原及固原通过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林草覆盖面积连年增加,高标准的水平梯田由于保水保肥,粮食连年丰收,使宁南山区进入了历史上较快发展时期。

总之,宁夏生态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亦步亦趋地沿着发达地区的经验去实现,只有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通过跨越式发展来带动全局的发展,宁夏的生态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才能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本文为宁夏2007年度自治区软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