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现代化亟待生态转型 > 生态现代化战略
生态现代化战略需以黄河流域为重点
  文章来源: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 发布时间:2007-08-06 【字号: 小  中  大   

一、生态战略水为纲,水是生态的生命线

生态环境,包括了人类所有的生存条件和空间。土壤、空气、阳光、温度、雨水、河流、湖泊、海洋、湿地、林木和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

其中,水在生态环境的构成中,其作用更加突出,其力量更为无穷。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也是人类起源的母体和空间。

地球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很多生物的形成都是从单细胞生物开始在海水中演绎进化而来的。直到四亿年前,大片海洋因地球变动而露出地面后,生物体才开始向陆地进军。这样才逐渐产生了两栖类、爬行类以及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人类的从无到有,从原始到现代,从愚昧到文明,也都是离不开水的孵化和滋生。

因此,水同生命和人类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水,河流、湖泊与海洋都会干涸;没有水,湿地、草原和森林都会枯萎;没有水、空气、气候和田地都不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的文明之舟依水而行,因水而向前。基于此,生态现代化绝对不能脱离水资源,生态现代化战略一定要突出水的保护和使用。把水视为秀美山川和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

由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地球的生态发生了很大改变,气候变暖,海面上升,雨量减少,加上工业污染造成的用水紧张已经在全球凸显。迄今,世界上已有17亿人饮水不安全,有人预测,过去的战争常为争夺石油而引起,而今后的战争将会因争夺水源而发生。由此可见,水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极端重要性。

水作为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一个地区缺了水,活力就会衰退,一个国家缺了水发展就会窒息,所以说,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水的安全也是国家的安全,地区的安全。

为此,生态现代化,首先要结合江河的治理抓好水,以水为纲,才能纲举目张。只有狠抓江河的保护和治理,大力推进江河流域的生态现代化,各种生态要素才能得到完善和保障,生态现代化建设才能大有成效和希望。

二、江河治理最重要,黄河流域作首选

根据本人多年的调研和观察,深感在中国七大水系中,其流域的水质和生态问题应以黄河最突出。仅从水质污染看,故然海河、淮河与黄河有同样的严重性,但将其水中泥沙及流域生态问题综合一起考虑,应该说唯有黄河最严峻。再说黄河流经9个省,其流域面积之大,生态问题影响之广,更是其它任何一条河流所不及。

在七大河系中,流经省份最多,流域面积最广的是长江,但因长江经由的地区大都在我国的南方,那里雨水充足,植被丰富,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我曾专对长江的一些支流作过调研,从盘龙江、安宁河、大渡河、泯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水、赣江的水质以及泥沙携带情况看,总体上是较好的。除去湘江注入洞庭湖、赣江注入鄱阳湖间接进入长江外,基它支流同长江交汇处的水质都较清。唯独盘龙江与安宁河先行汇合后进入金沙江时是十分混浊的。盘龙江在进入攀枝花之前,河道上修建了二滩水电站,盘龙江出电站的水库后,水质高度澄清,但就在它即将流入金沙江时与安宁河汇在了一起,两河相汇时,形成了明显的分界线,一条是青龙,一条是黄龙,最后形成了大混合,以明显的黄龙面貌,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了金沙江。安宁河发源于四川凉山卅的东中部,流经黄土冲积的河谷地,在当地经济十分落后,百姓砍树作柴,垦草地种庄稼的情况下,泥土流失比较严重。但这同黄河的泥土流失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黄河与长江相比,因其所经流的地方多在中国北部干旱少雨、而且又是黄土高原地区,所以造成黄河水的平均含沙量高出长江30倍。黄河的年平均经流量为580亿m3,实则进入黄河下游的平均水量仅为468亿m3,黄河水量相当于长江水量的1/17,而泥沙总量却高出长江10亿吨以上,平均河水含沙量高达35kg/ m3。这同世界上输沙量最多的印度的恒河相比,高出近10倍。同美国含沙量最高的科罗拉多河相比高出12倍。黄河在全世界13条输沙量最多的河流中,其输沙量和平均含沙量均居世界首位。进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平均每年16亿吨,将其累成宽、高各一米的墙,可绕地球27圈,仅在山东黄河入海口的垦利县,每年仅靠淤积造地3万亩。

黄河水的泥沙量,不仅说明黄河水混之严重,而且也告诫人们黄河沿岸及流域生态情况之恶劣。下雨天一条条混浊的激流象万马齐奔,这不仅使本来就不多的雨水被流走,也使黄土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水土大量流失,植被严重破坏,小气候变得更干燥,土地不断沙化和减少,群众生活变得更贫困。据悉黄河沿岸有2/3的县是贫困县,仅黄土高原地段就有126个国家贫困县,含贫困人口2300万。

因此,无论从减少黄河泥沙、改善黄河沿岸生态环境考虑,还是从构建和谐社会促成沿岸百姓脱贫着眼,都应该把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现代化战略的首选地,作为促进生态现代化的工作重点。

三、退耕还林见成效,加大力度更必要

最近,本人随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从青海高达4000多米的日月山,走到了山东东营的黄河入海口,用了24天,历经1万公里路程,沿着黄河驱车走一遍。

我们所到之处,不仅看到了西部大开发的新成绩、新面孔,也看到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创造的新奇迹。从青海高原到鄂尔多斯;从陕甘宁交界到勃海岸边,的确有不少林带、绿洲或湿地都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才得以出现的。在青海海南卅德保县的塔拉滩,我们看到了一片防风固沙的8800亩的防护林,这是在一个沙漠的一角,通过对树苗深埋1米的办法育出的杨树林,树林已长出2米多高,草场植被得到恢复,沙漠移动得到控制。甘肃刘家峡水库边的黄土高坡上,通过节水灌溉,也长起大片的树林和花卉,盛开的牡丹花和芍药花格外迷人。就连山西最北处的偏关县,人们形容这里是“山象鸡爪爪,地是鱼鳞甲,晴天风沙刮,雨天洪水发”,而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出台后,这里已搞起诸多生态工程,已建起8处10万亩以上的防护林,全县林木覆盖率已达37.5%。尤其在陕北由神木经榆林到延安的包茂高速公路旁,我们还看到昔日绵延数百里的沙丘,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后,已全部长满了红柳、沙打旺、柠条、沙棘和野草。出现了“山变绿、水变青、田变平、路变通”的新景象。

所有这些,都使很多人受到鼓舞。特别是对曾经怀疑沙漠能否绿化,西北能否山川秀美的人,这是一次很大的教育和启发。人们更加相信只要舍得投入,坚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不动摇,并进一步加大力度,突出重点,黄河两岸的生态建设一定有希望。

迄今,黄河流域七年间累计退耕还林1.24亿亩,八年累计投资388亿元。但这对辽阔的青海高原和夹带有大面积沙漠的西北的黄土高坡来说,离彻底的根治泥土流失,土地沙化和营造生态良好的秀美山川还相差甚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及减少泥沙向黄河流入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特别是,黄河中游陕、甘、宁和蒙、陕、晋的交界处,大约有7.86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这是黄河泥沙集中的来源区,也是对下游黄河淤积影响最大的粗泥沙的发生地。这个地区年产泥沙11.82亿吨,占到黄河每年泥沙产量的62.8%。因此,治理这个地区的水土流失,减少这个地区的高山耕地和放牧,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育林和在山谷间修筑淤积坝等将对减少入黄河泥沙、减缓下游淤积、减轻黄河灾害、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营造西北秀美山川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西部开发以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资金使用是不够突出重点的。我走过一些东部和南方的一些省区,那里雨水充足、山清水秀,他们都曾向我炫耀说,用退耕还林专款,改造了耕地,营造了果园。这说明退耕还林的专款没有能真正的“雪中送炭”。为了加快黄河沿岸及其流域的生态建设,用黄河流域的生态现代化保全国的生态现代化,必须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并需加大投入、加大力度、突出重点,通过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使陕甘宁和蒙晋陕相交处的生态环境早日得到改善,让秀美山川在这个地区早呈现。

四、改善生态人为本,项目建设要富民

生态现代化战略,是“以人为本”的战略。

生态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黄河沿岸及其流域的生态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关心人,爱护人,特别是要关心黄河两岸的弱热群体、牧民和农民。要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搞好黄河沿岸及流域的生态建设,把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人说,为了保护黄河沿岸的生态,就应该限制黄河沿岸的发展。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利于黄河沿岸的生态建设和发展。除了黄河源头另当别论外,要改变黄河流域的生态,就必须推进这里的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经济实力确保这里生态环境的改善。

事实上,现在黄河沿岸的大开发,已经给沿岸的生态改善增添了活力。很多水电、煤、油、冶金等项目的蓬勃兴起,不仅带动了地方交通条件的改进、财政的增收和城市面貌的变化,而且也使企业员工及企业所在的小环境大为改观。现在的问题是沿岸的普通百姓还很穷,需要解决的是要使开发项目同富民相结合。

在黄河沿岸,虽然兴起了很多大项目,但黄河沿岸还有2/3的县是贫困县。在山西,各种各样的企业在这里每年挖走煤炭6亿吨,但山西沿黄的28个县,农民收入超1000元的只有14%,53%的农民收入只有600-1000元,还有33%的农民收入在600元以下。山东沿黄25个县,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同非沿黄县市比,分别相差6倍和12倍。

在青海,沿黄河修了多个梯级水电站,作为企业取得了很大效益,得到很多好处。而作为百姓,为了支持建设水电站,从祖辈生活过的好地方,或向后靠,或往高移,而得到的补偿十分有限。电站建成后,这些百姓生存环境不仅没改善,而且变得更困难。当地有“三望三叹”之说,一是望水兴叹。水库修起后,农民吃水用水反倒更困难,今天要么要用高价水,要么就是没水吃。二是望电兴叹。本来百姓看到国家要在身边建电站,无不兴高采烈,而电站建成后,为电站作出贡献的农民却享受不到任何优惠,身在电站边上,用的电和城市一样贵。三是望站兴叹。电站建起后,电站职工不仅有高收入,而且还享有用大量的资金打造的好住宅、好环境,当地百姓同他们比起来一天一地。这怎能不让人望之兴叹?

在陕西榆林,那里因为发现了大煤田和大油田,他们有些人自豪地讲,我们这里就是“中国的阿联酋”,政府财政收入和城市面貌变化之快的确十分喜人。尤其油、气、煤的开采和加工企业,其办公大楼之豪华,职工生活环境之好、收入之高让人惊叹。但是,迄今,占这里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年收入才只有2200元。我两个月前去过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人家在采油增收后,并没有忘记百姓。我在沙特参观时,他们指着大片的住宅区,说是政府建好后送给百姓的,而且今年还要再建150万套住宅,准备送给那里的普通百姓。而我们的企业和项目的发生地,是否也仿效一下沙特和阿联酋的做法,关注一下平均收入还不及全国水平的当地农民呢?

为了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十分必要促进项目建设与富民相结合。一是需要尽快把几十年来形成的农业支援工业的观念转变到工业反哺农业上,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原则,去建设工业、开发资源,使项目建设为致富民众做贡献。二是需要改革税收政策,对进行水电、煤、油开发的企业,要么实行在开发地注册公司、税收交注册地的办法;要么实行地方参与所得税、增殖税的分成,力争中央、地方各取一半。三是涉及资源开发项目,应给地方或百姓赠送干股,或实行地方或百姓以土地入股的办法,然后共同承担贷款责任,共同参加管理和分红。四要建立补偿机制,对造成资源受损、生态破坏、水位下降、空气污染的企业,要在其销售收入中切取一定份额,对百姓进行补偿。

五、黄河“水少”是关键,开源节流要并进

黄河水本身有“混”的问题、“脏”的问题,有时也有“多”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少”的问题。“水混”的问题,已如前述,需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来改善。“水脏”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其支流的渭河的污染治理,需要通过对污染企业的关停减排来解决。“水多”可能导致洪水泛滥问题,已经通过多座水库的建设,得到了管控,很多年不曾发生。现在最难办的还是“水少”问题。作为生态现代化战略关注和介入黄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在“水少”方面下功夫。

黄河流域仅保有全国2.5%的水资源,却要保证全国12%人口和15%耕地的用水量,沿岸50多座城市和420个城镇的生活生态和工业全都依赖这点水。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为647立方米,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为每人403亿立方米,这个数字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比世界最缺水的国家索马里人均水资源量还少300多立方米。

为了节约用水,国家和沿岸地区作了大量工作,例如国家实行了水量分配制度,对各省区实行定量供应。又如宁夏为了节约用水,一是在海原、中卫等地推行了压石块节水保墒种西瓜的技术,使不能种庄稼的干旱土地,种上了70万亩西瓜。二是开始用纸厂废水造林,在中卫市靠近腾格里沙漠处造出30万亩杨树林,并形成一个鸥鸟成群的淡水湖。三是实行了水权转换制,并在农村建立了水协会,促进了农村节水,将农民节约下的用水量,转卖给工厂,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保证了工业发展的水需求。另外,在内蒙古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完善了污水处理设施,使“中水”得到了重复利用。

但是,不能不看到,黄河沿岸浪费水的现象也还十分严重,有些地方农业用水还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很多地方水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但还在发展水稻种植。也有一些地方,为开发旅游,建湖泊、建运河、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在黄河水的管理上,虽然划定了各省区的用水量,但是,并没有具体分配和管理办法,有的地方由黄河分出的取水河敞开放水,被当地人称作“第二黄河”的排水量,从表面看比黄河的水流量一点也不少。我们在一些地方考察中,还发现公路两侧的荒地上,出现有数十米宽,十几公里长的漫水带。

为了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能以更好的保证沿岸的生态现代化,并满足西部开发中工农业发展的需求,很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从节约用水和补充水源两方面,解决好黄河沿岸的“水少”难题。

在节约用水方面:

一要尽快出台黄河水的取水管理法规,建立水资源管理监控网络。可以按流量断面控制,使配水的限量定额得以保证。尽快改变现在有定额无监控的现状,消除实际上的自发取水、滥用水资源的现象。

二要千方百计提高水的消费效益,尽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力争减少大水漫灌,引进先进的农业灌溉设施。依照节水需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低水耗和高效率的作物种类,推广利于保墒节水的地膜、喷淋及滴灌技术。

三要严格控制超采地下水的发生,研究和开发因矿产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防治技术;加快城市工业节水技术与设施的推广;搞好中水回收和污水处理;尽力保护好地下水资源免遭破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四要推广水权转换经验,对节约用水的农民和企业,可允许进行水权转换,推动水资源由低消费效益行业向高消费效益行业转移。

在开辟新的水源方面:

一要高度重视黄河水继续减少的现实,面对黄河源头马多县原有4000个湖泊已减少到400个,并已导致近10年来黄河水流量同上世纪70年代相比减少23%的实际情况,要采取紧急措施。可考虑将马多县及附近几个县的牧民全部迁出,对黄河源头进行封坡育林、育草,恢复植被、湖泊,防止土壤沙化,遏制水源继续减少,搞好涵养水源、增大黄河水量。

二要立足于黄河沿岸大发展及其流域的生态现代化,需下决心早一点起动西线调水工程,或从雅鲁藏布江或从盘龙江实行南水北调,扩大黄河水源,增加黄河水流量。通过节流与开源并进,解决好黄河沿岸的“水少”危机。

总之,生态现代化战略以黄河流域为重点,这不仅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黄河流域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4%,没有黄河流域的生态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生态现代化。下决心把黄河沿岸的生态现代化搞上去,就一定会使全国的生态现代化发生根本转变,为全局的生态现代化作出大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