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旧专题 > 创新专题 > 中国现代化亟待生态转型 > 生态社会与生态建设
环渤海地区发展中的湿地保护与生态治理
  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发布时间:2007-08-06 【字号: 小  中  大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体生态系统之间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比单纯的陆生和水生环境更多的生态功能。湿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因其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交通、能源、科技等基础,而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随着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好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不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也将为天津经济振兴和环渤海地区发展起到重要支撑。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 湿地 保护 促进区域发展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从自然地理环境看,这一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包括黄河、辽河、滦河、海河、独流减河、蓟运河、大凌河以及海域、滩涂、河口、沼泽、湖泊、疏林、灌丛、草甸及水库、盐田、稻田等湿地类型,是我国滨海湿地和滩涂分布最集中的地理区域。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使这里常伴有旱、涝、风、霜、雹等天气现象,成为我国北方风暴潮的多发地区,同时也蕴育了大片湿地资源。环渤海地区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并列为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密集区。这里丰富的各类资源,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先进的制造业,是中国北部沿海重要的黄金海岸,在我国对外开发开放和沿海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环渤海地区湿地生态现状

1. 环渤海地区湿地生态主要由三大湿地团组成:

(1)天津湿地。湿地是天津的特色,这里素有“九河下梢”,渤海之滨的称谓。天津地区湿地广大,湿地面积有24.8万多公顷,占天津面积的20.9%。这里坑塘星罗、洼淀棋布、河流纵横。全市有水库与湖泊100多座,一、二级河流98条,洼淀70多处(过去统称七十二沽),另外还有5800多个坑塘。这里因东临渤海,浅海域与滩涂面积就占全市湿地面积的23.3%。天津湿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湿地植物400余种,野生动物600余种,其中有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贵鸟类,如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等22种。目前天津建有湿地保护区5处,面积16万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64.5 %。湿地在天津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从历史起源还是现实状况来看,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战略基地,加强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山东湿地。山东省海岸线漫长,北起鲁冀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南至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全长3121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居全国第二位。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山东湿地共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湿地等5大类。划分为浅海水域、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海岸性咸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库塘等13种类型。全省湿地总面积178.4万多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1.38%。其中面积达100公顷的近海及海岸湿地面积有120.7万多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67.7%;各种河流湿地215条,面积30.5万多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7.1%;面积达100公顷的湖泊湿地8个,面积16.4万多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2%;另有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面积3940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0.2%;库塘167座,占湿地总面积的5.8%。

(3)黄河、辽河三角洲湿地。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鲁北平原东缘,山东省的东北部,扇弧状伸入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它是我国第三大河口三角洲,为我国重要湿地分布区之一。辽河三角洲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平原南端,是由辽河、大凌河等冲击而成的冲击海积平原组成。黄河、辽河三角洲与渤海湾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平坦的地形,海陆交界的湿生环境、不稳定的气候和水文以及多风暴潮的海洋活动,促进了多样性的湿地类型在低平洼地地区的广泛发育。黄河三角洲的陆地生态系统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45.30%,海陆交替系统占48.10%;辽河三角洲的陆地生态系统占自然湿地总面积52.3%,海陆交替系统占44.4%,说明辽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构成中以陆地生态系统为主,而黄河三角洲以海陆交替系统占优势。黄河三角洲中天然湿地比重较大,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22.9万公顷,占总湿地面积的68.4%。该区海岸线长500公里,泥质滩涂面积大,达10.2万公顷,占总湿地面积的30.6%。辽河三角洲湿地总面积为31.5万公顷,其中滩涂占19.2%,苇田占21.1%;在人工湿地中稻田占37.7%,是辽宁省的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2. 环渤海地区湿地广阔,具有丰富价值。首先,这一地区湿地具有繁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目前天津湿地生物资源有1000多种,其中植物400多种;动物600多种;仅水禽就占全国湿地鸟类的48%左右;这里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2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占全国湿地一级保护鸟类的43%。其次,湿地作为生态遗迹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天津有驰名中外的牡蛎滩和贝壳堤,是退海造陆过程的珍贵自然遗迹,在中外滨海平原中实属罕见,对研究古代地理、气候、生物、海陆变迁以及地质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河流三角洲湿地是一种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独特景观结构的地质资源,其生态价值十分重要,环渤海区域的黄河、辽河三角洲湿地营造了丰富的动植物生长环境。黄河三角洲地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河口滩地和滨海湿地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最为丰富。辽河三角洲由于大面积保留了其天然的湿地景观,这里不仅成为世界第一大芦苇沼泽地,还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辽河三角洲以生产水稻和芦苇为主,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共有水稻田11.9万公顷,年产水稻63.6万吨,占粮豆比重的91.6%;沼泽以芦苇、碱蓬等植物群落为主。该区苇田面积达6.6万公顷,年产芦苇3.4万吨,成为重要的造纸原料,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环渤海地区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湿地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缺乏对湿地保护的正确认识,加之过分的开发利用,目前环渤海地区湿地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表现为:

1.湿地退化、面积减少。如辽河三角洲,1984年该区湿地面积为36.6万公顷,到1997年,该区湿地面积为31.5万公顷,湿地面积减少了5.10万公顷,占原湿地面积的14%;天津地区湿地较解放初期50年代减少一半,市区湿地减少80%多;北大港水库库容5亿m3,现在已退化44%,七里海湿地总面积原108平方公里,减少到约45平方公里,减少了近60%。

2.兴修水库后水源大幅度减少,建闸、开渠,水源被拦截或流失。如黄河三角洲因在河流中上游兴修水库而造成侵蚀后退的现象极为突出。现黄河流域的上、中、下游共修建了3380多个水库,在河口区也修建了14座河口水库。黄河下游河段多年来进行引黄放淤,引黄河水供应一些下游的大、中城市,加上最近10多年来,由于西北干旱地区大量引黄灌溉,致使黄河下游断流,每年都有4-6个月的干涸期。

同样情况发生在海河流域,现海河上游已先后新建和扩建了32座大、中型水库和500多座小型水库,控制了山区流域面积的83%。使天津平原的来水量大幅度减少。如1950年至1957年上游来水约达100亿立方米,而在上游兴建一批水库后,1965年以后水源减少95%,平均每年来水仅剩5亿立方米左右。

3.湿地生态环境脆弱,降低了生物多样性。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开发建设用地,致使环渤海地区湿地大量减少,一些海岸滩涂、盐田、草地、贝壳堤等湿地被占用开发,人为的生产垃圾和废弃物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高强度农业开发和城市化冲击,使得目前这一地区不少天然湿地已成为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承泄区,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挑战。与60年代相比,天津地区芦苇产量已减少50%左右,淡水鱼类减少30种,鸟类减少20种,一些珍禽如鹈鹕、白尾海雕等珍禽罕见或未见,自然银鱼、紫蟹、中华绒鳌已经绝迹。

4.湿地污染日趋严重。天然湿地由于受生产和生活的三废排放、人类的观光旅游、围垦建设等开发活动受到严重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人工湿地来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同样对土壤、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影响到正常生物链。湿地污染会影响到内陆和沿海的水体质量。水有富营养化,对鱼、贝类会产生毒性伤害。而湿地水文变化、功能下降,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如渤海海面近年来不断发生大面积赤潮(2000—5000平方公里)就是典型例证。

5.湿地大量缺水,使得湿地面积在逐渐萎缩的同时,造成地下水位和地面下沉,盐渍化程度加重。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地面沉降而产生的海平面相对上升,可达3.5~4.5mm/a,海平面上升造成的高水位将降低沿海河流排水、泄洪能力,因而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6.湿地保护区管理机构和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资金和建设资金匮乏,未列入各级计划和财政,致使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监管能力下降,不能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对于湿地生态环境研究基础薄弱,湿地保护区区划不尽合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冲突也是突出问题。

三、环渤海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治理的思考

地球上的生命,主要靠三大生态系统支持:森林、海洋和湿地。其中森林和海洋一向倍受人类关注,而湿地却未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湿地往往被看作是肮脏而无用的烂泥废地,或被当作开垦农田的对象而大量的进行围垦,因此,世界上湿地的减少速度远大于耕地的减少速度,从而成为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气候和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湿地的保护开始受到重视,保护湿地的观念才开始在中国形成。

湿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湿地所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正在为更多的人们所熟知和关注,因此,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出现,结合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以及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在加快开发开放的同时,大力开展好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它将为天津经济振兴和环渤海地区发展起到重要支撑。

1.环渤海地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重点包括:

(1) 保护要科学、利用要合理。根据环渤海地区不同湿地类型保护及利用现状,建议将这一地区湿地进行科学区划,主要为生态敏感区、文化敏感区、资源生产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以利于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生态敏感区包括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珍贵动物栖息地等。通过生物群落的科学保护,建立合理的生态位,从而形成合理的时空和营养结构,最大限度地保护物种多样性,并与周围环境组成和谐的统一体。文化景观敏感区指有特殊或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提升湿地科普教育性和文化性,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通过文化教育使公众认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资源生产敏感区包括水源涵养、土壤维护、野生动物繁殖区等。天然灾害敏感区包括可能发生洪灾、潮水、海啸等区域。

(2)开展湿地恢复工程。环渤海地区恢复湿地的问题应作为国家在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议选择一些具有重要标志意义、而目前又遭受侵蚀或人为污染破坏的沿海湿地,开展湿地养护和恢复工程的试点研究和防灾减害研究。环渤海地区有关省、市政府应予以投入,并将这种投入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

(3)构建天人和谐的生态城市,深化湿地保护与利用。迄今,人类在建城活动中的生态思想已经历了自发、失落、觉醒、自觉四个阶段。生态城市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对于城市部落有了更高的认识。根据各区域自然、地理、社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科学保护与利用湿地,多元打造城市生态,建立特色湿地公园与试验区。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倡导保护城市湿地,并从城市建设的标识、规划、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实施。

(4)加强生物工程措施。按不同湿地类型进行生物工程建设,综合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营建适宜不同湿地类型的种群结构,推行科学植物配备的生物工程措施,以起到降解污染、净化水体的作用和效益。积极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与节水型生产工艺。研制推广抗旱农林品种和节水型水利设施。尽快推行海水淡化、中水利用,为湿地提供生态用水,保持湿地生态良性循环。

(5)建立湿地网络机制,加强环渤海地区协作。以开展合作研究为抓手,对这一地区湿地中的某些共同关心问题展开联合,建立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提高湿地保护的科学性。建议水利、环保、农业、林业、海洋、水产等有关部门协作,制定区域内统一的监控管理、应急处理方案。试行统一调度实施,以促进环渤海区域湿地生态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环渤海地区湿地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对策

国际共识认为:湿地是“地球之肾”,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实现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保持这一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切实的方案和措施,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扎实的工作。

(1)加强湿地保护教育,扩大湿地保护宣传,提高湿地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使人们了解和认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让人们树立起保护湿地观念,在提高人们对湿地功能、价值和效益的认知基础上,形成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2)搞好科学规划。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功能考虑,制定《环渤海地区湿地保护规划》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利用湿地规划》,对不同湿地类型提出科学的保护与利用规划,特别是搞好运用生物工程措施修复湿地的规划设计。这些规划的提出和实施与水资源的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资源的利用、生态服务功能发挥以及经济效益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对湿地结构和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实现环渤海陆、海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是确保滨海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制订保护湿地的政策、法规。以环保部门为主,组织有关单位,制定《环渤海地区湿地保护条例》来统一部署、依法管理;要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开发利用环渤海区域湿地要经过生态、水利、环保、林业等专家评估,经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方可实施。要建立综合信息监督管理系统,及时对湿地资源、生态、经济、生物多样性、污染物、景观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实行多级湿地生态区划管理,做好危害评价、暴露评价、受体评价和风险表征等评价。

(4)推行多形式的管理与开发机制。在行政、企业、民间、个人或团体或国际组织间实行单独或联合形式,试行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资金投入与根据湿地保护管理的原理与原则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合理开发湿地旅游与养殖、种植与加工。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湿地科研、教学及生态与文化旅游,发展科学养殖、种植、加工业,以促进湿地经济多层次、多方位发展。

(5)在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外有关国家在湿地立法、保护、开发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与发达国家在湿地保护方面的交流,结合本地区特点和发展要求制定地方性湿地保护法规或试验基地,为全国性立法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在吸引国际财团投资、引进跨国企业进入、确立重大产业项目等方面鼓励有关省市和部门积极开展与国际湿地组织合作,加强湿地及其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增奇等. 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及其保护意义[J]. 浙江: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12).

2. 李长安. 中国湿地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J]. 北京:中国水利,2004(3).

3. 汪和文等. 辽东湾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思考[J]. 安徽:安徽农业科学,2006(24).

4. 聂永国. 湿地资源生态恢复及保护与利用[J]. 北京:绿化与生活,2006(6).

5. 邓培雁. 陈桂珠. 生态伦理与湿地保护[J]. 广东:生态科学,2006(3).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