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会议专题 > 现代化报告2009 > 报告节选本
第二章第二节 文化现代化的专题研究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10-27 【字号: 小  中  大   

文化现代化的专题研究,是把文化现代化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进行的学术研究。这种研究从何时开始,没有统一认识。目前的研究,大致分为三大类:文化现代化的概念研究(阐释性研究)、文化现代化的实证研究和文化现代化的应用研究。这些研究的主要目的可以分为两类:学术目的——探索文化现代化的本质和原理;应用目的——寻求促进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的政策工具。当然,上述分类是相对的,有些研究是综合性的,有些研究有所侧重但兼顾其他。

   多数现代化理论认为,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迁进行了阐述。有关内容将在第三节介绍。虽然文化现代化的学术文献比较丰富,但是,迄今为止,文化现代化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有些国家的学者认为,文化变迁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发展或文化现代化是否存在,则值得商榷。因为,文化现代化意味着文化进步,但是,我们很难说现代文学比古典文学更先进、现代艺术比古典艺术更先进。文化现代化的专题研究,需要澄清文化现代化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下面简介国内外学者的有关工作。

一、文化现代化的概念研究

如果文化现代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就需要识别文化现代化的事实,规范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现代化的概念研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由于文化没有统一定义,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有些内容可以进行水平比较,有些内容不能进行水平的比较,要归纳和规范文化现代化的基本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容易引发学术争议。

关于文化现代化的概念研究,大致有三种思路。其一,根据现代化过程文化变迁的事实,抽象出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其二,根据学术文献的有关内容,归纳或推导出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其三,根据社会理想或个人理想,阐释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当然,有些时候是综合研究。第一种思路,根据文化变迁的事实,抽象出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具有实证研究的性质。

1、国外学者的概念研究

文化现代化的概念研究,多数是阐释性的。许多的相关文献,从概念到概念,从文献到文献,更多反映学者对文化现代化的一种理解或期待。这种研究更多体现文化思想的演变,与实际的文化现代化,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或部分一致的;也可能是完全不一致的,即是一种想象。文化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文化现代性则是文化现代化的结果。关于文化现代化的概念研究,部分文献是针对文化现代化的,部分文献是针对文化现代性的。

1)关于文化现代化的阐释

文化现代化的相关文献,在处理文化现代化的时候有三种做法。其一,直接用文化现代化概念,但不对文化现代化做解释或定义。其二,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文化现代化的含义,但不规范。其三,根据相关文献或文化变迁的事实,给出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现代化的阐释,迄今没有统一认识,不同国家的学者观点有差异。这里介绍一些学者的观点供讨论。

英国学者拉什(Lach, 1990)认为,如果现代化是一个文化分化过程,那么,后现代化是一个去分化过程de-differentiation)。文化现代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原始阶段、宗教和形而上学阶段和现代阶段。在原始社会,文化和社会是没有分化的,宗教和宗教仪式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宗教和形而上学阶段,文化从社会中分化出来;在文艺复兴时期,世俗文化从宗教文化中分化出来;在18世纪,发生理论的、伦理的和审美的分化。文化分化和自治导致了艺术和认识论的现实主义的兴起。在现代阶段,文化进一步分化和自治,导致了文化现代性;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如理论、伦理和审美都是高度自治的。在后现代阶段,则是文化去分化的过程。

   丹麦学者尼尔森(Nielsen,1993)认为:文化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本质是个性化过程;文化现代化也是一种结构状态,一种新的文化结构状态;它的特点是传统状态的诸种限制因素被打破、社会实践分化成不同的自治领域、行动的理性化和个人的自由。

   立陶宛学者卡瓦利(Kavolis, 2006)认为: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它能够在不同时间向相反方向运动,甚至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文化现代化的方向包括:个人主义(重视个体差异)、历史性(人类创造的意义)、系统和功能的合理性、普遍性(适合全人类的标准和法律的应用)和人性化(规则的评价依据是否对人类有利)。文化现代化包括三个层次的过程:现代化与反现代的分裂是核心过程、内部深处的复古过程、不同实体外部的后现代重构。

   德国学者欧甘(Irrgang, 2007)认为,现代化包括三个维度。其一,现代时代和艺术现代化。这个维度是关于艺术的方法和意义的;它既是进步的,也导致后现代的讨论。其二,艺术领域的现代化与其他领域现代化的不同。现代时代是启蒙时代,哲学与宗教分离。这个维度是关于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其三,现代化的技术维度,指工业化或技术化

   美国学者爱德华和斯奈德(Edwards, Snyder, 2001)认为,反映文化现代化的指标包括:婴儿死亡率下降、城市化、就业人口和教育水平的上升、特别是妇女教育水平提高、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率和贫困率下降、人均收入增加等。斯奈德(Snyder, 2004)认为,未来世界有五大趋势,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现代化。现代文化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个人自由和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原则是价值权威、孝顺和服从、自我约束;现代文化一直在侵蚀传统文化,生育率下降是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结果。文化现代化将导致政治不稳定、心理紧张和社会压力,个人思想观念将发生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人接受现代化的原则,文化冲突表现为偶然的暴力行为。发达国家不会限制文化现代化和它的动力因素的扩散等。

2)关于文化现代性的阐释

文化现代性是文化现代化过程的结果的表现形式的抽象归纳。如果把文化理解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那么,文化现代性与现代性是大致相当的。如果把文化理解为现代化的一个领域,那么,文化现代性就是现代性的一个方面,是文化领域现代化的结果的一种理论抽象。在有些文献中,没有严格区分文化现代性与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差异,两个概念交替使用。这里介绍关于文化领域的文化现代性的一些阐释,供大家讨论;它们主要来自文化领域学者们的研究工作,而且多数是阐释性,不同国家的学者的观点有一定差异。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认为哈贝马斯,2006a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种,或是兼容并蓄。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概念是文化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的源头。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赞同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观点(哈贝马斯,2006a):文化现代性的特征就在于,原先在宗教和形而上学世界观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理性,被分离成三个自律的领域,它们是科学、道德和艺术。科学话语、道德理论和法学,以及艺术的生产和批评渐次被体制化了。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都和文化的职业相对应,因此每个文化领域的问题成为本领域专家所关注的对象。这种对待文化传统的专业化态度彰显出文化的三个层面的每一个层面所具有的内在结构。它们呈现为认知——工具理性结构、道德——实践理性结构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

英国学者布兰斯顿(Branston2006)认为,文化现代性主要是关于物质主义和媒体的批判性理解。现代性是一个历史阶段,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与法国大革命、美国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相关。1980年以来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是一个历史阶段,也是描述晚期现代性的一种方式,它的特征包括消费、高技术、全球媒体和后物质主义。

西班牙学者吉格(Ginger2007)认为,文化现代性通常被理解为对表达方式的关注,它既反对艺术是对外部世界的模仿,也反对艺术是艺术家自己生活的反映。法国的文化现代性大约是19世纪出现的。但是,近来艺术和文化常常提到多元现代性,它明显区别于过去的模式。

2、中国学者的概念研究

文化现代化研究是中国学者比较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就开始讨论文化现代化(罗荣渠,1990)。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现代化研究的文献开始增多;21世纪初,文化现代化研究的文献大量涌现。目前,关于文化现代化没有统一认识。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能简要介绍部分学者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李燕(2001)认为,文化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继承、批判与创新的过程,是文化创新(诸如,知识创新,思想创新,等等)的过程。而文化创新在更加广阔的意义上,成为当今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文化创新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代表先进文化的行动。文化现代化是对人的知识的现代化,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境遇的现代化,是人的理想价值意义系统的不断更新和重建的过程。文化创新和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陈依元和王益澄(2001)认为:文化现代化指文化诸因素和门类的国际现代发展水平或最新、最高发展水平,是在继承、弘扬民族的、全人类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不断向现代文化转型的特殊变迁过程。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信息化、文化产业化、文化消费经常化、文化交流国际化、文化科技化、文化人口高比例化、文化人才高端化和文化管理法制化等。

赵伯乐(2002)认为:文化现代化特指狭义文化意义上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上层建筑和精神领域内,是与经济现代化并列的一个范畴。文化的现代化指其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极为丰富并表现出创新的震撼力;在道德伦理层面体现出人类理性的高度发展水平,代表人类最优秀、最美好的感情和心理取向;在观念形态上,是合理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结合。从它的历史和趋势看,文化现代化具有目标上的模糊性、方式上的继承性、性质上的适应性和表现形式上的多元性四个特征。

李宗桂(2005)认为:文化现代化有其特定的价值指向和精神追求,这就是包蕴并体现着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公平正义精神、效率意识、契约精神、公民意识、法制精神,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学建设和文化现代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张静和周三胜(2005)认为: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中最艰难的文化转型。历史发展和新的时代赋予了中国文化现代化以新的特征。从文化与经济政治、时代性与民族性、本土化与全球化、一元与多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等六对矛盾着手,辩证把握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规律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孙英春(2007)认为:文化现代化问题涉及到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国内与国际等诸多复杂因素,具有多维性、不平衡性和复杂性,很难有一种普遍适用的解释模式。中国文化现代化路径中不可或缺、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是民族本源、地区基础和全球视野。

辛文斌(2007)认为:文化现代化是文化诸要素在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吸纳全人类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并不断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其内容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信息化、文化产业化、文化科技化和文化管理法制化等,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素质、能力、知识的现代化,是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类型、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陆杨和王毅(2007)认为:文化现代性有三层涵义。首先,它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些是后现代主义的口头禅。其次,它意味着艺术是大众的艺术,而不是天之骄子的专利。最后,它意味着对我们日常生活常新不败的“审美化”倾向,始终能够保持一种批判意识。

周宪先后主编了两本书:《文化现代性与美学文化》(2005)和《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2006)。在两本书的序言中,周宪梳理了外国学者关于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思想脉络。汪晖(2008)在《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中讨论了文化现代性。

二、文化现代化的实证研究

文化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是对文化现代化过程或文化现代化现象进行直接研究。这种研究以学术目的为主,旨在探索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或者检验文化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理论的真实性。如果这种研究基于应用目的,那么,它就属于文化现代化的应用研究。

文化现代化的实证研究和概念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如果实证研究归纳出文化现代化的概念,那么,这种实证研究具有概念研究的性质。如果概念研究是基于文化变迁的客观事实,那么,这种概念研究具有实证研究的性质,可能是一种间接的实证研究。

1、外国学者的实证研究

外国学者的实证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世界、国家和地区层次的研究。

德国学者德哈兹和霍克博奇(Gerhards, Hackenbroch, 2000)利用18941994年德国人给新生儿起名(第一个名字)的数据,分析了文化现代化的趋势和原因。他们分析了5个要素。

1)世俗化是否存在。测度方法:利用基督教来源的名字作为第一个名字的数量。

2)家庭联系的重要性是否下降。测度方法:名字中包含父母名字的孩子的数量。

3)社会阶级的重要性是否下降。测度方法:社会阶级的起名的同质性。

4)个性化是否存在。测度方法:起名的异质性。

5)文化全球化是否存在。测度方法:从其他文化来源的名字的数量。

研究结果支持文化现代化的4个观点:世俗化、家庭传统改变、个性化和全球化;但是,起名与阶级结构解体的联系不明显。在100年里,采用基督教名字的数量下降,采用德国名字的数量从上升到下降,采用新名字和外国文化名字的数量增加。研究结果还显示,文化现代化过程存在一种结构变化(图2-3)。

美国学者狄瓦勒和塞德(Divale, Seda, 20002001)分析了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迁。他们选用了13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分析指标包括贸易、技术、农业、运输、政府和政治系统、家庭和社会组织、个人卫生和衣着、行为、通信和教育、公共卫生和宗教11个领域的33个指标。他们认为,从操作角度考虑,现代化是从传统习惯向现代行为和习惯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是自愿或被迫从优势社会借鉴来的。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府、贸易和教育的变化、第二阶段是卫生、技术和运输的变化,第三阶段是家庭结构、宗教和个人卫生的变化,第四阶段是行为的变化。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威勒姆(Wilhelm, 2004)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南方棉纺厂的文化现代化”。他分析了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民进入南方棉纺厂后所发生的文化冲突。这些南方工厂常常靠近小的城镇,是新的工业区。在新工业区里,工人的文化从乡村的、生存的和生产的文化,转变为工业的、现代的和消费的文化。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进步是有阶段的。当新工人把乡村文化带到工厂时,文化现代化就开始了。第一阶段是20世纪前10年的福利计划,它促使工人们采用现代的饮食、清洁、衣着和休闲方式。第二个阶段是20年代,工人们开始消费汽车、电影、收音机、新的时装和音乐。大约到20世纪50年代,他们才完全融入主流文化。

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是1980年开始的,已经进行了四轮(表1-14),涉及81个国家和地区,覆盖85%的全球人口(Inglehart, Welzel, 2005)。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价值观调查可以看成是文化现代化的一种实证研究。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世界文化现代化研究项目。有关结果将在本章第三节(后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述)讨论。

关于文化现代化的实证研究还有许多,如关于日本(Shively, 1971)、土耳其(Park, 1976)、印度(Singh, 1986)和英国威尔士(Housley, 2005, 2006)的文化现代化研究等。

2、中国学者的实证研究

   中国学者的文化现代化研究,多数是阐释性的或抽象的。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分析,部分具有实证研究的性质。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介绍部分学者的观点,供大家讨论。

   李翔海(2002)从哲学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程。他认为: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被迫走上现代化道路以来,历史已走过一个半世纪。对现代性的追求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思想主题;就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而言,现代中国文化走过了一个现代化的价值理想从外在冲击内在转化的过程;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主要成就包括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延续中国文化之民族慧命、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文化具备了现代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思想框架、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迈出了坚实步伐等三个方面;人类文化发展的后现代转向使中国文化面临两难困境的同时亦为其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向21世纪,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新的综合与新的创造,切实完成既实现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又超越西方式现代性的双重任务。

   叶南客(2003)分析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递进轨迹。他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基本同步,肇端于l9世纪50年代,大发展于20世纪末,近一个半世纪的文化变革可用“困惑、冲突、启蒙、探索”加以概括,这期间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划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失败。第二阶段是从甲午战争失败,中经戊戌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的成功。第三阶段自辛亥革命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达到高潮,一直延续到40年代。第四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初到7O年代末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五个阶段是从文革结束至今。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在发展中重新补课,在文化冲突中重新整合,从而开创现代化新局面的辉煌时期。

   郭尚兴(2005)比较了中西文化现代化的轨迹。他认为,西方文化现代化起步于文艺复兴,历经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政治和工业革命,是一个自我蜕变、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由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对神权的怀疑与否定。这种主体意识激发了人类的独立性和认识自然的冲动,其后果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其进程是顺向的。19世纪,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即由于外部力量的冲击,中国被迫发生了修补式的洋务运动、改良运动,及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这是一个仓促的追求物质文明、然后返回到逐步进行思想解放的逆向过程,且这种思想解放又是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这种不同发展轨迹导致了不同后果。在西方,文化现代化是从多方面整体推进的,理性发展相对成熟,自然地激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理性发展迟缓失衡,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受到阻碍,乃至辛亥革命后的社会仍然是“假共和真封建”,同时造成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滞后。

许苏民(2006)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程——17世纪中西大分流的历史教训”一文中阐述了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发端于16世纪的观点。他认为,西方学者提出的“冲击一反应”论的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把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近代史看作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其近代化运动的历史。我国的学术研究,需要突破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的“冲击一反应”话语模式。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已具有自身内发原生的近代性思想文化因素。明朝全面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的万历九年(公元1581)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l6世纪开始的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进程之所以遭到挫折,是以清代明的历史变局所导致的,它的历史教训在于没有处理好农民问题、民族问题、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关系问题。许苏民在文中介绍了16世纪中国江南发生的深刻变化,以此作为他的观点的历史基础。从江南开始的“天下之势偏重在商”的历史性变化,使“苏州成为国内商业、金融业和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纺织、染色业)的中心”,这已是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事实。它具有以下新的时代特征:一是国有手工业的垄断地位让位于私营手工业工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普遍存在于江南各地。二是农业的高度商品化。出现了很多的专业经济区和农村专业户。三是迅速发展的都市化、城镇化进程。隶属松江府的上海县,迅速崛起而成为“谚号小苏州”的繁华商业都市,集结在上海的商人有数十万人。上海周边诸县,大量村落发展为城镇,拥有两千家以上、有些甚至超过万家的市镇,约二十余座。四是商业资本大量地、持久地转化为手工业产业资本,打破了商业资本向土地回流的传统怪圈。明万历六年(1578)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完稿,明万历九年(1581)朱载的《律历融通》、《算学新说》、《律吕精义》等著作问世,这些与近代英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即研究和发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方向。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文献比较多,如《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冯天瑜,杨华,2000)、《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2003《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王业兴,2003)、《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汪晖,2008)和《中国文化产业史》(李向民,2006)等。

三、文化现代化的应用研究

文化现代化的应用研究,是把文化现代化作为一种先验事实,把文化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框架,并运用这种理论去研究或指导文化实践与文化过程。文化现代化的应用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文化现代化的定量研究,包括文化现代化评价、文化发展评价和文化竞争力评价等。其二,文化现代化的政策研究,包括文化指标、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政策分析和文化政策制定等。其三,文化现代化的跨领域应用,包括用文化现代化理论去研究和解释其他领域的现象,或者把文化现代化理论作为其他领域研究的分析背景。

1、外国学者的应用研究

1)文化现代化的定量研究

197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的哈毕逊等人(Harbison et al. 1970)完成了112个国家1950年、1955年、1960年和1965年的现代化水平评价。他们采用了40个发展指标,构建了8个发展指数:经济发展指数、文化发展指数、健康指数、教育指数、高水平人力资源指数、高水平人力资源存量指数、人口指数和综合指数。其中,文化发展指数包括6个指标:报纸发行/千人、收音机普及率、电话普及率、人均年看电影次数、汽车普及率和成人识字率。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人类发展报告(UNDP, 19902003),提出人类发展指数,包括4个指标(人均GDP、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综合入学率),评价国家为175个,评价时间为1975年至今。2001年加拿大佛莱塞研究所(Emes, Hahn, 2001)拓展人类发展指数,增加6个指标(婴儿死亡率、儿童死亡率、成人死亡率、电视普及率、收音机普及率和电话普及率),建立人类进步指数,评价国家为128个,评价时间为1975年至1999年。人类发展指数的4类指标,有2个直接与文化相关。人类进步指数的10个指标,有8个指标与文化直接相关。如果人均GDP和预期寿命与文化相关,那么,这些评价可以看成是文化现代化的一种评价。

关于文化竞争力也有不少文献(Vlieert, Kluwer, Lynn2000Hult, Ketchen, Nichols2002)。

2)文化现代化的政策研究

1993年美国学者贝内特(Bennett, 1999)建立了主要文化指标指数(Index of Leading Cultural Indicators),它包括犯罪、家庭、教育、青年行为、大众文化和宗教、公民参与等领域的指标。通过分析1960年以来的指标数据,反映美国社会的事实和趋势。

1999年美国学者摩利斯和尼尔逊(Morris, Nelson1999)提出了明尼苏达主要文化指标指数,包括犯罪、青年行为、家庭和孩子等16类指标。他们分析了1960年以来的指标数据,比较了全国、明尼苏达州、明尼安泊里斯市和圣保罗市的文化指标指数。

2008年英国伦敦发展署(LDA2008)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伦敦:文化审计》。报告比较分析了伦敦、巴黎、纽约、东京和上海等11个世界城市的创意产业和文化基础设施,分析了它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出、文化活动、文化消费和文化能力等。

关于文化发展和文化政策的文献还有很多,如《文化规划》(Evans2001)、《发展文化》(Harrison, Kagan2006)和《保持芬兰文化出口能力》(MOE2005)等。关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和文化贸易等有大量的文献,许多文献与文化政策相关。UNESCO关于文化发展和文化政策的报告比较多,如《世界文化报告2008》和《世界文化报告2000》等。

3)文化现代化的跨领域应用

利用文化现代化概念来分析或阐释所研究的问题的文献比较多,这里简介几项研究。

美国学者诺利丝(Norris2004)分析了193个国家19962001年的国家选举。她采用两种分析模型:理性选择模型和文化现代化模型。文化现代化理论是解释投票行为的一种主要理论。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征,以及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文化现代化是非线性的,1970年以来进入后工业社会,又有许多新特征出现。文化现代化理论假设,首先,社会现代化导致社会结构的可预知的变化,特别是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人力资本的提高;其次,社会现代化对政治文化有深远影响,在后工业社会,公民的政治文化发生变化;其三,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早期社会化过程所决定的,包括社会原则和价值观的获得;其四,选举工程只能有限地导致政治行为的短期变化。利用这种文化现代化模型(图2-4),可以分析选举结构和选举结果,并进行国际比较

美国学者尤兹(Utz2005)研究美国人1960-2000年期间的肥胖问题。美国人的肥胖现象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肥胖人口的增加与文化变迁紧密相关,美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导致了美国人的肥胖化的趋势(Beller, 1977Brown, 1991)。

文化现代化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或分析现代环境政治(Ignatow2005)、教育改革(Carli2006)、妇女教育和性别平等(Agrawal1986Nielsen, Rudberg2000.)、志愿者行为(Hustinx, Lammertyn2004)、景观设计(Cosgrove2006)、广告设计(AlMakaty, et al, 1996)、科学政策(Rogic2003)、就业行为(Heinz2000)和地区发展(Lewis, Billings1997等。

2、中国学者的应用研究

1)文化现代化的定量研究

陈依元和王益澄(2001)完成“宁波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制定及评价”。他们提出了设计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的5条原则,设计了衡量文化现代化的l0个二级指标与24个三级指标。在确定了宁波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标准值后,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推出影响宁波文化现代化的主要因素前四位是:文化投入、文化科技、文化法制和文化设施。最后,根据评价模型公式,测算出宁波文化现代化水平的现状评价值为51.8分。随后,王益澄(2003)以宁波市为例,开展了城市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研究。

殷国俊和祁述裕(2004)在《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提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物理模型”,设计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方面1767个指标,并完成美国和中国等15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国际竞争力排前3位,南非、印度和中国排后3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显著。

花建等(2005)提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模型”,但没有进行竞争力评价。

2)文化现代化的政策研究

叶南客(2004)分析了江苏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包括区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战略目标。他认为,江苏文化现代化的四个战略重点是:法制化、产业化、民族化和现代化;促进江苏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包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完善文化网络建设、缩小文化区域差距、提高文化科技含量和扩大文化对外交流。

冯小琴(2006)认为:在全球现代化进程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文化的现代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什么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关键问题,西北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文化产业化。

王琳(2007)认为,城市文化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密切联系。文化建设是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进一步将天津文化辐射能力扩散到京津冀、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措施,更是推进天津城市文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天津滨海新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独特的辐射优势,而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休闲旅游业是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学术讨论还有很多,如成中英(1988)、丁晓强等(1995)、刘永佶(1997)、方立天和薛君度(1998)、黎德化(1999)、董平(2001)、周建超(2001)、刘中树(2002)、周昌忠(2002)、徐映奇(2002)、邸永君(2003)、谢惠媛和郭文亮(2003)、傅守祥(2004)、柳昌清(2004)、连连(2004)、齐卫平(2005)、林元昌(2005)、权宗田和李映楠(2005)、王明科(2005)、胡伯项和孔祥宁(2005)、郭德宏和耿云志(2006)、章剑华(2006)、陈始发(2006)、邓克敏和蒋磊(2006)、塔娜和麻海山(2007)、辛文斌(2007)和李海彬(2008)等。

文化发展和文化政策与文化现代化紧密相关。关于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政策研究的学术文献非常丰富,如《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季羡林,1997)、《古今东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汤一介,1997)、《文化政策学》(胡惠林,2003)、《文化发展论》(许明,花建,2005)、《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张玉国,2005)、《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熊澄宇等,2006)、《文化力与文化产业》(李京文,李建平,2007)、《2004~2005中国文化创新年度报告》(韩永进,马敏,蒋昌忠,2006)、《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叶朗,2007)、《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牛维麟,2007)、《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服务报告》(李景源,陈威,2007)、以及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湖南、安徽、四川、广西、云南、厦门、南京、太原、成都等省市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或文化发展报告等。

3)文化现代化的跨领域应用

郭树勇(2003)研究了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国家利益的关系。贺立华(2002)分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