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会议动态 中科院之声 热点话题 聚焦科教 媒体报道 视频访谈 两会时评 图片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升级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20-05-26 来源:中国科学报 沈春蕾 【字号:

  防腐涂层材料是一类很常见的产品,但产品性能差异较大,这潜在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带领科研团队将纳米材料应用到防腐蚀涂料中,在成本增加较少的情况下,使得产品性能成倍提高,对整个涂料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引领示范作用。

  当前,随着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的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正在向中高端迈进。韩恩厚认为:“产业升级需要更多的高精尖技术支撑,其中核心技术攻关至关重要。”

  核心技术至关重要

  当下,各种“卡脖子”技术成为我国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巨大绊脚石和较难逾越的鸿沟,严重制约和遏制了我国的产业升级。

  术业有专攻,简单的技术提升可以由中小企业自主研发,但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需要大量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融会贯通。“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还较难独立完成核心技术的攻关,相对而言,科研院所在技术攻关方面更具有优势。”韩恩厚告诉《中国科学报》。

  比如,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提出并构建泛在信息化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在突破相关核心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与管控平台,形成自适应可重构互联制造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航天、汽车、机器人、有色冶金、印染等行业,加速了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王容川对科研院所的优势表示认同,他将核心技术攻关对产业升级发挥的作用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类。

  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直接作用是依靠自己的核心技术生产产品,不需要外部技术支持就可以做到世界领先,但这对我国大多数技术产品而言,还实现不了;间接作用是别人有但可能不卖或卖得非常贵,在掌握了核心技术以后我们就有了议价能力,做得越好议价能力越强,这也是目前正在发生的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就我国目前产业升级的现状分析道,我国的产业升级应该是基础广泛的升级,既包括发展高新技术,也包括现有工业向更高技术水平、更高生产率和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升级,而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核心技术进步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基本动力。

  成果推动产业升级

  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复工复产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效。邓中翰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科学的手段,比如,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身为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的邓中翰,带领研发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推出了一系列面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警务等应用落地的解决方案,此举一方面加速了新基建落地,另一方面也助推了产业升级。

  在科研成果服务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困难。韩恩厚就发现,有技术需求的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存在信息不够通畅的问题。“企业不知道研究人员到底能干什么,而研究人员不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

  王宇是眉山博雅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自200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他多年从事稀土产品的产业投资。创业以来,他发现企业发展需要新的技术,自己的研发团队只能做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需要寻求与科研单位合作,但不知道找谁合作。

  对此,韩恩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企业主动寻找科研院所,而科研人员也需要放下身段走入企业,此外还需要注意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关于如何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王容川表示可以通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

  3月23日,科技部印发《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指出,到2025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

  在王容川看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既要靠近创新源头,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加强科技成果辐射供给和源头支撑,又要靠近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企业和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企业和产业的实际技术难题。

  创新以需求为导向

  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者一旦密切协同,形成良性循环和有益互动,就能带动诸多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产业群整体优势。

  邓中翰表示,当前,要坚持做到创新、产业、价值一起抓、齐步走和精对接,通过产用结合推进三链融合。

  王容川向《中国科学报》简单梳理了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脉络:“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可以是技术追赶或储备,但不能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与突破;创新的目标不是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带动产业链条的形成和壮大;价值链是实现有益创新、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

  韩恩厚认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要实现真正的融合,最关键是要明确三链融合的目标——服务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符合该目标才有真正的发展空间;产业符合该目标才能可持续发展;投资符合该目标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创新、产业、价值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才能走到一起。”他说。

  “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需要掌握核心技术,这也是投资人所看中的。”投资机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分析道,“核心技术攻关可有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我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0-05-26 第4版 两会)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202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