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会议动态 中科院之声 热点话题 聚焦科教 媒体报道 视频访谈 两会时评 图片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科教
王金南代表: 科学确定污染源是治污必答题
发布时间:2020-05-26 来源:科技日报 陈曦 【字号:

受访者供图

  81%

  相比2013年,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2019年重污染天数下降81%。

  “2013年发布‘大气十条’,是‘向污染宣战’的第一步,科技支撑力度非常之大。国家科技专项、总理基金专门支持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的研究,给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强了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说。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王金南提出建议——将汾渭平原地区纳入国家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

  作为总理基金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2018年王金南带队牵头承担了晋中市“一市一策”驻点研究工作,编制完成了污染源排放清单,摸清了晋中市“污染家底”;通过2018—2019年秋冬季颗粒物来源解析,摸清了秋冬季PM2.5成因,制定了以“控煤、降尘、工业提标改造、柴油车治理”为主的冬防路线图;采用走航观测、激光雷达等手段锁定污染源头,充分应用技防手段;按照“一行一策”“一县一策”制定精细化综合管控对策。

  谈及科技在治污中的支撑作用,王金南表示:“中央提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科学治污非常重要,是精准治污的前提和依据。就蓝天保卫战而言,首先必须把污染的成分搞清楚,然后寻找污染源、制定治理措施,这些都需要运用科学手段。目前,‘十四五’清洁空气改善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臭氧及其两项前体物VOCs、氮氧化物将纳入下一步治理的重点。”

  王金南说,要深刻认识到我国大气治理任务还很艰巨,我们的目标是国家空气质量标准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虽然2019年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年均PM2.5浓度已达到36微克/立方米。“但越到后面,任务目标越艰巨,需要科技支撑的力度也就越大。”

(责任编辑:江澄)
关闭页面
© 1996-202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