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会议动态中科院之声热点话题聚焦科教媒体报道视频访谈两会时评图片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中科院之声
严纯华委员:全面激发高校教师积极性
发布时间:2018-03-13 来源:中国科学报 【字号:  

  近几年,大家常常讨论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问题,形成了一个共识:高等学校若继续单纯以发表SCI论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既不利于发挥教师倾心教学、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引导教师“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必将影响高校教师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转化,服务国家发展的创新性。其中,对于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最近,国家发布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无疑对于改革和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高校必须对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教师进行分类考核,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热爱教育教学、潜心创新研究、主动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对于大学而言,首先必须要求教师将教学视为“天命”,积极从事本科和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实验和社会实践教学,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境界和格局,指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个扣子”;学校要鼓励教师紧盯国际科学前沿、坐得冷板凳、敢碰大科学问题;学校还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特色,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特点,鼓励教师面向国家战略,解决关键技术、产业升级、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学校不能单纯地以论文发表这一指标来评价教师业绩,尽快制定符合学校发展需要、适应学科发展规律、适合各类人才成长的分类管理和评价体系,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理和服务理念,让每个人的劳动和贡献得到认可,尊重教师,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在推进教师分类考核和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高校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为教师创造干事、创业的平台和条件,营造先进的大学文化。还要在发展中不断优化评价指标,适时提高考核“门槛”,鼓励和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积累和优势,术业专攻、建功立业。

  目前,兰州大学已经制定了不同学科门类的教师分类考核方案,各学院也在完善和优化教师业绩评价指标,并将在试行中动态调整,优化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同时,结合学校实施的“云上兰大”计划,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职能部门服务能力,尽可能减少各类统计和考核对教师的工作负担,使他们更安心和专心于各自喜爱和擅长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严纯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