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会议动态中科院之声热点话题聚焦科教媒体报道视频访谈两会时评图片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聚焦科教
让人民有更多科技“幸福感”
发布时间:2018-03-12 来源:中国科学报 胡璇子 【字号:  

  增进民生福祉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这意味着,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科技创新必须面向国计民生,积极回应国家所急、社会所需,从而使科技更好地造福于民。

  服务国计民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宗旨。科技创新既需要展开兴趣驱动的自由探索,也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既要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也要注重科技惠民,将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众多基础研究领域产出重大成果,重大装备和战略产品研制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显著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有力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民生领域、惠及人民群众。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互联网+、共享经济……这些科技创新催生而来的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民生福祉的改善、生活品质的提高,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提供的支撑。特别是资源环境、人口健康、贫困、公共安全等领域,对科技造福人民、创新成果共享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才能更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作用,解决发展难题,回应发展需求,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下,尤为重要的是健全支撑民生改善的技术体系。在生态保护、人口健康、公共卫生等与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的领域,目前仍存在一些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因此,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完善健全技术体系,为民生全面改善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同时依然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长期以来,科研上研发投入多,转化服务少,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渠道仍不畅通。让科技更好造福于民,就是要真正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不断引导科学研究与改善民生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动成果的落地与应用,让“沉睡”的成果“活”起来,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变为实实在在的福利福祉。

  迈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争先领跑,更要让科技成果融入社会、惠及日常,让科技创新成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