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网】委员解析中国科研的“柴米油盐”
发布时间:2017-03-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素 【字号:  

  “柴米油盐”是生活的必需品。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科技界委员,对从事科研活动的“柴米油盐”直抒己见。

  柴:乱挖人才何时休

  创新驱动,人才为先。有委员指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视人才储备,却演变成“挖墙脚”。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兰荪说,正常的人才流动自然有利于科研发展,现状是价码越抬越高,水平却没有提高,“反而对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科研带来很大伤害”。

  委员们分析,造成乱象原因之一是外界过分追捧科研人员头顶的各类“光环”。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向朝说,国家各部委人才计划近20个,全国各级各类有一定影响的人才计划近百个,每个计划都与科技资源、职称、评奖、待遇紧密挂钩。

  王向朝建议,对当前国家层面上各种人才计划梳理整合,限定同一申请人的人才项目申请数量,针对高层次人才建立薪酬福利指导制度。

  米:成果转换难见金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拿出实例。该所一位70多岁的科研人员研制出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转让成果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按协议得到750万元。但因奖金与工资挂钩,如果一次性提走,月收入超过8万元的部分要按照45%的比例缴税。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汪鹏飞补充说,科研人员提取成果转化奖金“影响一家单位工资总额”,现行征税方法打击了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

  委员们说,2016年实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从科技体制机制上有效破除了成果转化障碍。建议国家统筹协调科技成果“三权下放”配套政策。

  油:国产仪器“扶一把”

  中式烹饪善用油,中国科学家却很难用到国产仪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徐涛列出数据,2014年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的贸易逆差达177亿美元。

  “发达国家在研制环节资助仪器装备原始创新,在采购环节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保护本国产品。”徐涛说,反观国内采购环节相关规定不够完善,政府采购规模较小,对国产产品价值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甚至“歧视自主创新品牌”。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邢新会说,国内虽有支撑装备研制的平台,但主要针对科研仪器原理的基础研究或大科学装置,“对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装备还发展不足”。

  委员们建议建立对自主创新产品的科学定价机制,并“细化落实国产科研仪器装备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机制”。

  盐:基础研究“接力棒”

  盐是百味之首,正如基础研究的地位。近年来中国的基础研究有所发展,比如发表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占世界的比例从20年前不到3%,上升到2015年的18%左右。但客观来说,中国科技原创能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人们看不到眼前的成效,它(基础研究)又不能变成直观的GDP,所以在执行时,尤其是在真正需要经费支持的时候,往往就被忽略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说。

  委员们注意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希冀落到实处。

  饶子和说,20年前老一辈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加强基础研究”,推动政府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如今我们要接过接力棒,继续为加强基础研究而努力。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7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