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会议动态中科院之声热点话题聚焦科教媒体报道视频访谈两会时评图片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科研人员时间从哪儿省
发布时间:2015-03-09 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卉 【字号:  
  无论是在科研院所还是在高校,加班加点地工作已经是大多数科学家的常态。即便如此,还是会经常听到他们抱怨时间不够用。“科研人员的时间去哪儿了”,最近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与此同时,很多公众也在质疑“为什么科研人员这么累,却没有多少成果”。

  近年来,各类评价评审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的宝贵时间。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晓轩表示,越是优秀的科学家往往被评价占用的时间越多。

  为此,从2013年开始,中组部、科技部等联合开展清理项目评价、人才评价、机构评价(简称“三评”)行动。

  李晓轩介绍说,此举试图归并、删减各类评价,并将评估时间集中在特定的时间段,使科研人员一年能有约8个月的“休渔期”专心致研。

  目前,该行动已在试点城市北京取得初步成效。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自己坚决支持归并、删减各类评价活动。

  避不开的时代特征

  “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特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发达国家,现在科研人员都比较忙。”作为两届政协委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王道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二三十年来,电子、信息、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中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科研产出加快,导致科研人员必须花大量时间熟悉和阅读文献,以了解和掌握新技术。

  王道文介绍说,在他所熟悉的农业、生物医学等行业,现在要进行一项理论或技术创新所需花费的精力,要比2000年以前至少多出5~10倍。

  中国的科研人员似乎比国外同行更忙。王道文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在科研资助、管理与组织方面存在一些效率不高的地方,这也是一个难以完全跨越的必经阶段。“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加快进程。”

  当前,我国正在采取一些举措提高科研效率。在王道文看来,一些项目涉及的评价比过去要少一些,但“还是有很多形式主义。有些评价对科研人员来说没必要,但管理人员认为有必要”。

  项目经费的牵绊

  “没有基本的科研经费保障是很大问题,现在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全国人大代表、主持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的副所长吴金水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对于科研能力特别是经费竞争力方面比较差的研究人员,最大的顾虑就是经费问题。因此,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短、平、快的研究项目。“总是心神不定、方向不稳,怎么能产出系统性的成果?”吴金水表示。

  而能力比较强的科研人员,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申请经费,还要考虑项目怎么做,导致他们也很累,而且影响效率和成果产出。

  吴金水认为,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科研项目基本都是短平快式的,长的有三五年,短则一两年。如果所做项目以前有基础,通过完善提升可以出一些成果;如果是重新开始,很难取得成果。

  同时,由于经费中断,很多工作做不下去。应付项目过程中的年度、中期等各种阶段性检查和评估,也导致研究人员要将很大一部分力量部署到低层次的文章产出上,以保证“数量”达标。还有很多项目,干上几年,项目结束团队就散伙,队伍也不稳定。

  改革科研项目立项体制

  要达到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要求的前瞻性部署、深层次谋划,吴金水认为,必须有一种新机制,尤其是要改革科研项目立项体制。

  吴金水举例说,“十一五”启动的农业系统行业专项,可以一直做到“十二五”“十三五”,一个团队可以得到持续的支持。而行业专项是目前中科院没有的。

  为此,他建议,中科院也应争取这样的经费支持,比如设灰霾专项、农业面源污染专项、小卫星专项等。“让大家围绕一个方向做下去,持续十年二十年,肯定能出大成果。这就是长效机制。”

  在考核机制上,吴金水认为,现在的导向有问题,还是在看发表的文章总数。“在《自然》上发一篇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文章,就交差了。”

  在他看来,小项目以1~2篇、大项目以最多不超过5篇有理论或技术突破的论文作评审依据,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项目产出、科技成果评审等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5-03-09 第4版 综合)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