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全国政协委员高鸿钧:低调务实的新委员
发布时间:2013-03-11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诗萌 【字号:  

实验室里的高鸿钧。

第一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我觉得首先是一种荣誉,但更重要的是责任。作为科学技术界别的委员,我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提出有价值的提案,真正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2月26日下午,当记者在中科院物理所见到中科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高鸿钧时,他正在为今年两会的提案忙碌。

坐在记者对面的高鸿钧,一袭半旧的深色冬衣,说话时语调平缓而又温和,但镜片后的双目却射出锐利的光芒。正是凭借着这份锐利,高鸿钧得以在物理学领域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

1963年,高鸿钧生于安徽怀远县曹老集乡瓦房台村,这是个地处淮河边的经济落后和文化贫瘠的偏僻农村。据高鸿钧回忆,他在青少年时期生活与学习十分艰难。在中学时代,他最感兴趣的学科是数学。在当时一位数学老师的影响下,高鸿钧将数学家华罗庚视为自己的偶像,还把华罗庚的名字写在数学课本的封面上,提醒自己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虽然后来高鸿钧选择了物理学方向,但他在科研工作中,却始终保持着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赏,在国际上获得了德国洪堡研究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在国内他获得了何梁何利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一系列荣誉。2011年他47岁时当选为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

“未来信息技术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首先是材料。这是世界各国都想抢占的制高点,竞争非常激烈。”说到此处,高鸿钧加重了语气,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在下一个信息技术时代,我国能否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后来居上?作为科学家的高鸿钧,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而除了科学家这一身份,高鸿钧的另一个身份是中科院物理所副所长。因此,如何高效地组织科研工作,也是他时常思考的问题。而他正在酝酿的两会提案也与此相关。

高鸿钧告诉记者,他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常有机会和国际的顶尖科学家交流。

“和他们交流时我常常会想,哪些东西是关键的?哪些经验是切实可行的?事实上,发达国家有很多先进的科技管理经验和高效的科研组织模式值得中国科技界借鉴。”高鸿钧说。

此外,高鸿钧还认为,应该给科研工作营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他向记者指出,国外的科技发展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与宝贵经验,而中国的科技发展则主要是在建国后才起步,中间又遭遇了多次挫折,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因此,我国的科学家以及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仅在数量上就与美日和欧洲等顶尖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较大差距。

“如果让我们的科学家群体,或者是工程技术群体,在短时间内去超越发达国家上百年积累和几十倍于我们的团队,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一些关乎国家命运的关键技术及其相对应的基础科学领域,竞争更为激烈。”高鸿钧说。

面对这样的现状,高鸿钧认为,应该给予中国科研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宏观上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提“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不然就会产生“浮夸”,并“坏事”。而应该静下心来,夯实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同时,在研究与管理过程中,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和模式,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才能更加有效、更加快速地推动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全面发展与真正、实质性的赶超。

□名片

高鸿钧,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他在纳米体系的构造、结构表征与物性研究方面,做出了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工作。201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3-11 第4版 两会特刊)

关闭页面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