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科教
政协委员评说产学研:三结合需要找对“点”
发布时间:2013-03-10 来源:科技日报 高博 【字号:  
“说句不好听的,学校就是想通过产学研合作多弄点经费。”在3月7日的政协科协界别小组会上,中国铁道科学院研究员李和平委员发言毫不客气。而他的抨击,引来了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委员的共鸣。
李和平发现,目前分析产学研合作的文章,大多出自大学而非企业。原因是“企业对产学研合作不感兴趣,认为这种形式没有用”。

李和平解释说,企业往往是在申请科研项目时,迫于产学研合作的硬性规定,不得不“扯大旗作虎皮”,跟学校来个“拉郎配”。

在院所一面,“大学教师对企业了解不多,很多项目离产业化远得很。”李和平说,“那些比较熟悉企业的教师,有一些实用的成果,他们自己想办法就消化了。”

李和平告诉大家,自己认识的很多教授,开了不止一个公司。“他的成果不可能流向企业;企业也认识到:‘我请你搞开发,回头你自己就把产品上市了。’因此企业不可能搞什么结合——等于花钱树立一个竞争对手。”

听到李和平的分析,韩启德颇有感触。

“政府总是希望,院所和企业你们先结合,我再投入。”韩启德说,“但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先进,你让生产企业直接从高校拿到能用的成果,太难了,太少了。”

韩启德指出,中国的产学研总搞不起来,一大原因是缺乏中间企业。“都想把高校成果一步用到企业生产,这是不行的。比如大的制药企业辉瑞,有很强的研究能力,但新药不是由它独自研发的,也不是从高校直接拿来的,而是一环一环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共同完成的。”

韩启德举了一个他刚考察过的企业例子:由海归留学生开创,替大制药厂做生化项目。这个企业有7000名员工,在上海有20多栋大楼,在美国有四个基地,年产值几十个亿。

“这家企业做中间化合物,做生物化学,做动物实验,但他没有产品。做到一定程度就卖给大企业。”韩启德说,“很多科技服务型企业就是这样,各做一小块,做到最精。”

“这些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都是富有活力,拼着命干。”韩启德认为,只有存在大批这类企业,产学研合作才有生命力。

“我们的政策应该是给它们免税,或者贷款。做不成就淘汰了,做成就壮大了。不需要专门给经费。”韩启德说。

关闭页面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