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科教
田力普委员:专利千万不能唯指标唯数量
发布时间:2013-03-08 来源:科技日报 吴晋娜 【字号:  
看完《科技日报》3月7日刊发的《警惕把专利搞成新的“面子工程”》的新闻调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委员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
田力普首先承认,“报道中提到的制造垃圾专利的现象确实存在”,并希望通过《科技日报》向地方政府说几句话,“尽快转变专利资助导向,千万不能唯指标唯数量,而忽视专利质量”。

在他看来,目前各地出台的专利管理和激励政策中存在“三大问题”:第一,重申请,轻授权、维护和转化;第二,在支持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方面重点不分,存在平均分配的现象;第三,重点支持国内专利申请,忽视对国外专利申请。

他呼吁,各级地方政府和专利管理部门,要尽快转变这一政策倾向,把专利资助政策调整到位,千万不能唯指标、唯数量。专利需要技术和市场结合,重视数量而忽视转化率和产出比,就违背了优惠政策制定的初衷和专利管理的整体方向。

以保护期20年的发明专利为例,田力普算了一笔账,“我国专利的平均寿命是8年到10年,国外会超出我国4到5年”。在他看来,这和我国专利发明的创新水平、质量有关系,当前专利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质量的提升上。

田力普表示,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专利重量轻质的危害,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引导专利发展方式转型。在专利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逐渐由过去单纯资助申请环节,转向支持授权、维护和转化环节;从三种专利平均分配的资助方式,转向重点支持发明型专利;从单纯支持国内专利,转向国内国外专利并重;从单纯重视申请数量,转向重视授权量。一些地方政府还把专利转化水平纳入了考核范围。

关闭页面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