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科教
多位人大代表呼吁为自然保护地立法:
不能让“生态安全底线”失去底线
发布时间:2013-03-04 来源:科技日报 刘莉 【字号:  

“走在河边,闻到河水是臭的,走在路上,呼吸的都是PM2.5。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有人来问‘你幸福吗’,我觉得不幸福。不幸福的人多了这就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谈起生态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满腔忧虑。

3月3日上午,他和另外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出现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包括他们在内的一群民间环保人士希望在两会上向全国人大提交一份立法建议,保护我国目前已岌岌可危的各类自然保护地。

去年我国自然保护区“自身难保”的消息不时见诸媒体: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小水电开发、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保护区因小南海水电站建设被迫调整、环评公示期施工的辽宁盘锦滨海公路试图穿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海豹的核心栖息地……本应当做“生态安全底线”去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如今显得有些“没底气”。

由科研人员、法律工作者、环保志愿者等组成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保护立法研究会”从去年开始开展工作,希望推动国家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地法》,保护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据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介绍,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有2632个,占国土面积18%,但不少都面临尴尬处境。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因为工作原因经常接触自然保护区,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有的自然保护区确实存在保护难题:很多当地人仍然保留捕猎习惯,有人在保护区内下绳套捕杀野生动物,有人在保护区采中草药、砍柴,还有一些“驴友”,因为猎奇穿越保护区对野生动物带来干扰。“对自然保护有利的事情,我一定全力支持。”侯蓉说,她将会和其他人大代表一起联名提交议案。

据了解,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法规只有《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缺少一部完备的法律规范来保护这些土地。“自然保护地保护好了,所有物种都会受益,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才能好起来。”侯蓉说。

“不尊重环境、过度开发,最终将会留下一片满目疮痍的大地。”在阿来看来这不仅仅是个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我支持自然保护地立法这件事,会与别的代表一起努力促成它进入立法程序。”他说。

阿来希望不要像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一样:“哪管身后洪水滔天,只要我自己过得好。”

关闭页面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