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苑先锋
曾馥平:科技扶贫十九年
发布时间:2012-07-16 来源:人民日报 王健 【字号: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副站长曾馥平,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木论乡顶吉村调研时的情景:石漠化严重,交通不便,耕地严重不足,只能瞅着石头间隙种点粮食,农民吃的还是玉米糊糊,只能住在茅草屋里。

那是1994年,他作为研究人员被中科院选派到广西,参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肯福异地科技扶贫。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呆就是19年。

曾馥平所在的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下文简称“观测站”)建于2000年,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九万大山坡麓地带,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系统。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面积约54万平方千米,是全球三大连片碳酸盐裸露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口接近1亿,贫困人口高达3000万,是我国最大的贫困地区之一,为典型“老、少、边、山、穷”地区。其中脆弱的环境基础就是制约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改善生态、科技扶贫是喀斯特观测站自设立之初就积极承担的两大任务。

可有关喀斯特的研究很久没有受到重视。 “之前是黄土高原的时代、黄淮海平原的时代,现在才进入喀斯特时代。”观测站站长王克林遗憾地说,“现在一说生态建设,北方有黄土高原,南方就有喀斯特。”

推动对喀斯特的研究,寻求生态发展之路,其中就有观测站这些大山里科技守望者的一份功劳。

从环江县城出发到下南乡古周村,车程约一个半小时。除开始一段柏油路外,全是山间起伏的石子路,大多只能容一个车身。

“以前由于人为的开发、放牧、原始耕作,这里到处都是裸露的石头。” 观测站的陈洪松研究员在颠簸的车里对记者说,“后来国家实行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政策,我们来了之后又进行了科学研究,推广牧草种植和科学种田,现在绿色又回来了。” 

在山洼底的古周村,村民们在路边缓坡地上仅有的岩窝窝里种上了玉米。古周示范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地形地貌,山石裸露,石漠化严重。观测站研究者通过科学研究,选择了适合该地生长的木豆、任豆、香椿、竹等进行推广种植,使得植被覆盖率提高了7.3%,达到71.89%,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9.5%。

木连站部,这块占地146平方千米的试验园区就是科研人员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试验区的坡地上,科研人员们每年都要精心耕作。“我们就在这里做试验,抛荒、火烧、刈割、顺坡垦殖,还要种植草本饲料、木本饲料、经济林、落叶果园、落叶乔木林、常绿乔木林以及封育林。”王克林站说,“总之,就是农民怎么种我们怎么种,农民种什么我们种什么,就是要看看哪种方式有利于水土保持。”

观测站专家带来的不仅仅是绿色,更是脱贫致富的希望。多年来,当地养牛依靠天然草场自由散养,牛生长慢,产出率低,也破坏自然环境。观测站专家们建议大力发展种草养牛业。2008年,环江就成为中国菜牛之乡,“环江菜牛”远近闻名。至2011年底,全县推广保留种植优质牧草2.82万亩,配套养牛2.32万头,年出栏牛利润收入4600万元。

古周村村主任谭凤章介绍,全村共有八九十户人家,都跟随政府和中科院的科技号召,合理耕作,推广经济树种、牧草的种植,发展畜牧业。“我们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而这钱都是政府出了大头,我们只是出一点点。”

“当年这里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地方,就是要守护住这里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要让当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曾馥平副站长回想起环江19年的变化时动情地说。 

(原载于《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6日 18版)

关闭页面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