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交流·案例
电子所:科研单位创新文化的开拓与尝试
发布时间:2013-01-18 来源: 【字号: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所”)成立于1956年9月,是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机构。50多年来,在几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下,电子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以解决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己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技术水平,围绕电子学应用系统和电子学器件,形成了众多优势学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我国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2007年以来,在科技创新事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电子所认真落实中科院2010-2020年创新文化建设纲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规律,所长高度重视、带头参与,所党委认真组织、积极推动,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狠抓落实,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科技创新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底和2012年初,电子所先后被评为中科院和京区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是全院仅有的2个所级先进团队之一,也是京区唯一的所级先进团队。

一、背景和动因

电子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主要表现在:初步建成了“创新、求实、团结、奉献”的优良所风;以践行“科学院精神”和“航天精神”为契机,发挥求真务实、崇尚技术、勤勉认真、埋头苦干、注重实绩的优良传统,能够在技术攻关和重大任务中发挥组织的集中优势,同心协力、攻克难关。应该说,这种趋于内敛的、埋头苦干的、严谨求实的、诉求于技术本身更多的科技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支撑了电子所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发展,使得电子所能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找到满足国家科技需求的切入点,完成了自身发展阶段的重大跨越。2007年,电子所的经费总收入为5个多亿,此后连年迅猛增长,到了2011年,突破了11个亿,完成了翻一番的宏伟目标。

随着科研收入和科研任务体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科研队伍建设要求的提高,电子所的传统文化中也显现出和滋生了一些消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干部职工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小富即安、自我满足、畏惧困难、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等倾向;

2.锐意进取、持续创新、团结协作、跨越发展的昂扬劲头不足;

3.视野狭窄、思路封闭、度量不足、协同创新程度较低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电子所领导班子及时抓住并研究电子所文化中存在的不良苗头,党政领导班子形成了关于创新文化建设的高度共识和紧迫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电子所文化创造活力,调动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打造更加积极进取、开拓有为、更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文化体系,努力开创文化引领科技发展、科技发展促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具体做法

电子所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一”,具体解释为——“一个品牌,一个围绕,一个突出”。

“一个品牌”就是电子所创办的综合文化论坛品牌——“科电论坛”;“一个围绕”——围绕重心工作;“一个突出”——突出工作业绩和实效。电子所旨在通过“三个一”把电子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发扬光大,并有效克服视界狭窄和不良思维惯势的束缚,努力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体系。

电子所在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主题活动等形式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积极拓展创新文化平台。2010年,先后创办了所刊《创新科电》和高层次综合性学术文化论坛“科电论坛”,在职工群众中产生较大影响,普遍深受好评,显著增强了创新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成为创新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科电论坛”。

“科电论坛”是电子所主办的高层次综合性学术文化论坛,坚持围绕创新、服务创新、促进创新的原则,与专业性学术交流互为补充,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社会各界杰出人士,就与本所改革创新发展相关的一些重要战略和管理问题,以及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领域和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的一些重大、前沿课题,传播科学文化和前沿知识,交流创新思想和学术成果,分享辉煌人生和成功心得,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高战略思考和科学探索的能力,为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研究所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强劲的精神动力。

科电论坛自2010年6月份开办以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6期,大大超过了最初每个季度举办一次的预期。论坛覆盖了包括国防安全、科技政策、科技创业、反腐倡廉、党史党建、健康养生等众多领域,大大地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发展的责任感和动力。其中,邀请了包括阴和俊、尹卓、吴一戎、杨桂生等一系列在领域内有着广泛影响的报告人,在不少报告现场都出现了满场旁听的情况,很多周边研究所的同志也慕名而来,听取报告。很多人表示,科电论坛的确带来了新的视野、新的思想、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电子所不遗余力地将这种文化平台与周边研究所共享,每次报告前都张贴海报,有的报告前还在协作二片的范围内印发通知,和兄弟研究所共享文化盛宴。围绕中心工作,始终是电子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指向。

“一个围绕”是指电子所的创新文化建设始终围绕科研中心任务开辟战场,千方百计融入到中心任务中发挥积极有利的保驾护航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创新文化体系的集中、强化和成熟。

近5年来,电子所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紧密结合科研中心任务以及“创新2020”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工作,所党政领导班子两次深入到所属各研究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梳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把所层面重大决策的具体情况向各部门做面对面的解释和说明,了解并疏导民情民意,上下齐心协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两次全所范围的调研摸底和上下沟通,全所各层面梳理问题的流程和机制得到了建立健全,广大职工对研究所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状及前景有了更加全面、清晰、深刻、理性的认识,参与研究所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强化,同时,所内各级组织和部门也都提升了出台重大决策要广泛接受监督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自觉性。通过这一过程,文化建设充分融入到中心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真正以工作作风和工作模式的提升固化文化建设的成果。

通过这个过程,电子所的文化建设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进一步强调了真抓实干,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激励了斗志,也进一步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最大程度地将群众智慧和精力集中在谋发展上面,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研究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个突出”是指着力建设“突出业绩,凸显实效”的务实文化和作风。严谨求实一直是电子所的优良传统之一。在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科技领域,要拿出能够满足国家需求的过硬的技术产品,就需要把这种精神进一步弘扬光大。在电子所的创新文化建设领域,主要通过制度的导向作用来强化这种业绩意识和实效意识。这是一种务实的文化,是把很多工作目标都进行量化和细化的一个管理和思维习惯。

电子所普遍把“归零”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要求深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技术归零就是强调要做到“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管理归零就是强调要做到“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处理严肃、完善规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管理理念影响着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做事方式,深刻地决定了研究所文化的风格。

电子所一直努力把“归零”的理念一直延伸到了针对每个人的工作管理中。2005年,电子所首次实行部门管理目标责任书制度;2008年,实行全员管理目标责任书制度,即每个人都和部门领导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把自身的工作目标以量化的形式明确下来,并与年终考核紧密挂钩,实现了每个人年度工作目标的“归零”。在考核的定量部分,甚至量化到了具体的数据和表格。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每个人培养强烈的目标意识,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强调实际效果。而今,注重业绩、注重实效已经成为电子所科技创新文化的中坚力量,有力地支撑了科技事业的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三、效果和思考

电子所的创新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为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及时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十一五”和创新知识工程三期中的各项科研任务顺利完成,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为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到所科研经费连年增长。2011年,在中科院组织的评估中,电子所是同类研究所中发展最好的单位之一。电子所以过硬的竞争实力顺利进入了中科院“创新2020”整体择优支持的队列。

近年来,电子所创新文化沿着“三个一”的主线努力探索向纵深发展的规律,并努力探索与科研任务之间的有力的“连结点”和“支点”,在新的高度上实现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在队伍建设中发挥更好的组织动员和团结凝聚的积极作用,努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贡献出更多、更好的技术成果。

与此同时,面临科技创新文化中一些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也有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是通过创新文化建设,的确能够增强研究所的软实力,增进研究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研究所核心价值观念要广泛深入地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就需要找准并逐步解决影响和制约个人积极性发挥作用、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探索和谐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机制,激励每名员工增强作为电子所人的幸福感、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这是创新文化的落脚点所在。

二是如何围绕中心、突出特色,找准创新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创新,要有目标和方向。实践表明,只有围绕科技创新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实践特色,发挥文化的纽带和凝聚作用,文化建设才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特色鲜明、更加丰富生动、更加扎实有效。这是文化建设能否持续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是如何建立健全创新文化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创新文化建设的成果。创新文化应该随着科技体量和规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最好是能够引领发展的方向和态势。应当按照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观层面层层衔接递进的要求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建设。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闭页面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